第四十二章 城管局衙門的職責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1      字數:2961
  作為大明的南京,南京和北邊的京師比起來,繁華程度絲毫不差,甚至於還猶有過之。

  尤其是商賈貿易,南京可是比起京師就更加興盛的多了,街道兩旁多得是鱗次櫛比的店鋪,便連那些個街巷之間都時不時的有著叫賣吆喝之聲。

  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南京還是整個大明文風最為薈萃之地,多的是風流的讀書人,流連於青樓畫舫之間,因而南京也是整個大明的士紳、勳貴和官員、商賈之間往來最多、牽扯最深的。

  作為六朝金粉之地的南京,套用一句宋人柳永在他的望海潮詞中描寫杭州的話來說就是金陵自古繁華!

  也正因為這自古繁華,所以南京亦是整個大明風氣最為奢靡,享樂最為盛行的溫柔鄉。

  入冬之後,下過好幾場雪的北方早已是草木凋零,在南方依舊還有些地方留著一抹冬日難得的綠意點綴著。

  冬日的南京依舊熱鬧繁華,清晨的薄霧剛剛散去,冬日陽光懶洋洋的灑在南京城內。

  南京城內靠近東麵的秦淮河一帶,因為這裏靠近皇城,所以這裏是整個南京最為繁華富庶的地段,勳貴大臣和富貴大戶們大多喜歡居住於此。

  大功坊,這裏有一座整個南京城除了皇城之外,有一座占地麵積大,修建的最為奢華的府邸。

  “老爺,北邊兒有飛鴿傳書。”府中的管家手中捏著一隻小竹筒匆匆進入書房,見自家老爺正在訓斥兒子,連忙行禮教到,“小公爺也在呢?”

  “滾出去吧!”徐弘基瞪了一眼站在一邊低眉順目的徐文爵,冷哼了一聲說到。

  徐文爵如蒙大赦。待徐文爵退出書房後,這才又對管家問道:“北邊兒什麽消息,念吧。”

  “是!”老管家這才當著徐弘基的麵拆開了手中的竹管,從中取出一卷寫滿了蠅頭小楷的薄紙,展開後仔細看了一眼後,忙將之又遞給了徐弘基,“老爺,北邊定國公爺親筆寫給老爺的。”

  看了一眼老管家,徐弘基從他手中接過看了一眼上麵的內容立刻便皺起了眉頭。

  “老爺,定國公說當今聖上在京師整肅商稅,成國公府和定國公府都被聖上下旨申飭了,而且聖上還明發聖旨,要吏部、戶部聯合廠衛一起清查全國商稅。”

  “皇上任命的欽差和巡按也都已經出京了。”老管家將信卷遞給徐弘基的同時開口說到。

  將手中的信件湊到一旁燃著的燭火上將之燒成了灰燼,這才開口說到:“定國公讓咱們早做準備,陛下似乎是動真格的。”

  “那老爺,咱們要怎麽辦?”

  徐弘基想了想,才說

  到:“無事,讓府中的一些個買賣該怎麽樣還怎麽樣,先不必管他。”

  “那後麵若是北邊兒來的那些人要府中的買賣交稅又該如何,還請老爺拿個決定。”

  “若是如此的話,屆時再看吧,對了賬目都沒什麽問題吧。”徐宏基接著又問道。

  “老爺賬目這塊兒您大可放心。”管家連忙回答。

  “嗯,”徐弘基點頭又道:“你下去後,給徐州知府傳個話,讓他無論如何也要給我把巡按的行駕給截下來,仔細的探一探那位左巡按大人的口風和態度。”

  “是。”老管家答應道,出去後便馬上去安排府中下人帶著魏國公府的信物和書信往徐州而去。

  這一日不但是魏國公府收到了從北邊來的消息,居住在南京城中的一大半文武連同許多的鹽商們也都收到北邊傳來的消息,其實不光是南邊的這些官員、豪商。包括北方的一些各省的一些官員、豪商亦是如此。

  但是這些人對此的反應可不相同,有如同徐宏基一般選擇先觀望一陣,同時寫信給沿途的官員要求他們想辦法先從探聽一些口風然後走一步看一步,若是實在沒辦法那在足額繳清五年的稅銀,能不交錢或者是少交錢那就最好了,總不能和銀子過不去,畢竟五年的稅銀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當然這其中也有些對此不以為然的,絲毫沒有將之放在心上,商稅這玩意兒都已經快兩百年沒有人往朝廷交過了,而且對付從京師來的文官他們這些人自然有著一套辦法,況且咱們這些人在朝中又不是沒人?天子既然排除來的人是以文官為首,說不得此時就還有著極大的操作空間與轉圜餘地。

  不過,讓這些人想破腦袋也琢磨不透,當今的萬曆天子怎麽會突然想著要在全國清查、整頓商稅呢?而且還是在這都沒兩個月就快要過年了的關口,這紫禁城裏邊兒的那位皇帝老爺是成心的不想讓大家夥兒安心的過個年啊!

  京師外邊兒的官員和一些商人們因為這事兒互相忙著走動通氣兒,商量著要如何應對從京師來的欽差巡按的對策。

  京師中和外邊那些個商賈有責牽扯的文武勳貴們同樣也有整天提心吊膽的,就怕那些家夥有人愛財不要命,敢和萬曆的皇命相抗,敢抗稅不交,最後把事兒給搞大了,到時候弄的不可收拾,把自己這些人給牽連出來,到時候別搞得頭上的烏紗不保,還得連家中妻兒老小都搭進去。

  萬曆皇帝可不會管這些人有什麽想法,隻要不是想著造反謀逆就成了,萬曆也懶的去理會他們。

  如今的萬曆天子眼睛都已經快變成方孔的了,用朱由楫的話來說自己這便宜皇爺爺已經是掉錢眼兒去了。因為隔三差五的,即使是腿腳不便,萬曆也要跑內承運庫去轉悠一圈,看一看庫房中成堆的銀子,才會心滿意足的回去

  就寢。

  朱由楫對此也是無語,後世史書上記載說萬曆愛財是一點兒也沒錯!

  乾清宮,西暖閣內,朱由楫又被萬曆給提溜到了他的麵前,內閣首輔方從哲、吏部尚書趙煥、戶部尚書李汝華和司禮監掌印兼東廠廠督的陳矩、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也在場,朱由楫一跨進西暖閣內就愣住了。

  “見過三皇孫殿下!”見朱由楫進來五人連忙對他行禮到。

  朱由楫等幾人行完禮後,隨意對他幾人回了一禮,嚇得幾人趕緊跪在地上連稱受不起,朱由楫也懶的管他們,徑直走到萬曆麵前恭恭敬敬的行禮到:“孫兒由楫,拜見皇爺爺!”

  萬曆哈哈笑著讓朱由楫不必多禮,將他叫到了自己的禦坐邊上。

  “皇爺爺,不知道皇爺爺喊楫兒來此是有什麽要吩咐的嗎?”朱由這才對萬曆問到。

  萬曆笑了笑,對下邊的幾人說到:“三皇孫已被朕叫來了,有何要問你們便盡管問吧。”

  此時方從哲才撫著頷下白須,對朱由楫問到,“三皇孫殿下,老臣聽聞殿下您曾向陛下建言要在京中新建立兩個叫稅務局和城管局的衙門?”

  “沒錯,有問題嗎?”朱由楫問到。

  “殿下向陛下建言要新設立的這兩個衙門,稅務局老臣倒是可以理解,無非就是負責收稅罷了,隻是這城管局衙門又是作何的呢?”

  吏部尚書趙煥和戶部尚書李汝華也是臉上帶著疑惑的看朱由楫。

  朱由楫隻能耐心的給他們解釋了一遍,告訴他們城管局主要就是負責大明京師的城市管理,負責治理京師哪些個亂擺攤子、占道經營的情況;大明的京師乃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城管局還要負責維護大明京師的市容市貌,監督環境衛生,治理京師中那些在大街上亂扔亂倒垃圾和一些人隨地大小便的行為。

  經過朱由楫這麽一解釋,大家這才搞明白所謂的城管局衙門是用來幹嘛的。

  “那敢問三皇孫殿下,請問這兩個新設立的衙門又要歸屬於六部哪一部呢?”吏部尚書趙煥接著問道。

  “是啊,老臣也想請教皇孫殿下這個問題。”李汝華也跟著問道。

  這新建的兩個衙門到底歸屬哪一部下麵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便連陳矩和駱思恭也是一臉好奇的看著朱由楫,想要知道他的答案,他二人也想著將這兩個衙門放在自己麾下,沒有誰會嫌棄自己手上的權柄太重的。

  “稅務局衙門既然是要收稅的,那自然是應當歸屬於李尚書的戶部了,城管局就直接放在順天府衙下麵得了。”朱由楫的話讓李汝華臉上不自禁的露出了一抹喜色,陳矩和駱思恭咂咂嘴稍有些失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