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不老實依律納稅就在獄中過年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1      字數:3071
  在京師近乎逛了一整天的朱由楫,對廠衛和戶部、順天府收稅的方法和過程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陳矩和駱思恭二人還是很到位的把自己的意思傳達到位了的,下麵的緹騎、番子們也還算是執行的比較到位。

  唯一讓他比較不爽的就是,勳貴當中竟然已經有人和文官集團眉來眼去了,還和晉商有勾結到了一塊兒去,最關鍵的一點兒這裏麵為首的勳貴竟然還是當朝的一等國公。

  難怪明末的時候,晉商可以放心大膽的跟關外的建虜玩兒走私,給建虜提供許多大明的情報。大明的勳貴集團,差不多已經從根兒上整個的給爛掉了!

  而且小丫頭朱徽妍早就已經沒了剛出宮時候的興奮了,見天色也已經不早了,朱由楫於是領著一眾人準備打道回宮,順便也好和萬曆匯報一下今日出宮的見聞與收獲才是,雖然他相信此刻的萬曆皇帝肯定早已經收到了廠衛的詳細奏報。

  同時還得回去好生琢磨一下,這大明朝的勳貴們還值不值得拯救一下,在自己今後的大計中這幫家夥該怎麽利用。

  等朱由楫入了宮,抵達乾清宮的時候,果然就見萬曆正在他的禦書房內,臉色不是很好看的在聽著一個小宦官在向他匯報宮外之事,陳矩正就靜靜的侍立在一邊。

  將那小宦官打發下去後,萬曆才帶著怒氣的說到:“這就是我大明的文武臣工,口口聲聲的說著朕與民爭利,竟有這般多的人在暗中勾結著商人們牟利,在朕下旨命廠衛聯同戶部、順天府一起清查京師稅務的情況下,都還有如此多的店鋪敢拒不納稅!”

  “皇爺爺息怒,”朱由楫對萬曆行了禮後開口勸到,“起碼皇爺爺也不是沒有一點兒收獲,至少還有著英國公府為首帶頭領著六七家勳貴,在今日先後給戶部送去了稅銀。”

  “孫兒以為。皇爺爺應當下旨給這幾家主動將稅銀送去戶部的勳貴一些獎賞才好。”

  萬曆並未等到第二日,而是當晚直接下了兩道諭旨,派了兩批內侍出宮,分別對英國公府等以及成國公府等進行了褒獎和申飭。

  受到萬曆嚴厲申飭的勳貴們在次日一大早紛紛向萬曆遞交了自己的請罪折子,同時有些不情願的紛紛安排府中下人,爭先恐後的把稅銀往戶部送去。一時間戶部衙門外停滿了載滿銀子的馬車,也引得了不少京百姓圍觀看熱鬧。

  這麽多的銀子堆積在戶部衙門外,為了避免有些個人生出貪戀歹意,戶部不得不行文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從五城兵馬指揮司中調來了兩隊軍士。

  戶部上下光是搬卸和清點這些稅銀都花了好大功夫,一番忙碌下來,算上宮中、公主府和昨日以英國公府為首的幾家勳貴送來的銀子,入庫所得紋銀總計有近六十萬兩

  。

  李汝華簡直要高興壞了,大明朝從太祖爺開國至今,還從沒有遇見過有人會主動的依照著大明律把稅銀給送到戶部來的,而且還是最難纏的一幫勳貴們主動將銀子往戶部送,這簡直就是大明朝開天辟地頭一回啊!

  民間都傳聞說戶部是整個六部中最重要和油水最足的衙門,也是唯一一個可以直接和吏部鼎立的衙門,畢竟吏部掌管著天下所有官員的經曆、栓選大權,戶部則是掌管著整個朝廷的錢袋子,朝廷不管哪個衙門想要花銀子的時候,都必須要和戶部打交道才成。

  隻是他任戶部尚書的這些年來絲毫沒有覺得自己這個戶部尚書做的有多威風,反而整天要發愁著戶部的銀子不夠用,每年的歲入不夠多,朝廷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精打細算的恨不得將一個銅板都給掰成兩半來花。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在地方任職許久又是文官出身的他,對於地方豪商和文官士紳們玩兒那一套不說門清,但是也知道個五六分;自己能力有限,如今的朝堂上官員們又各自結黨,這裏麵牽扯到的利益太大了,自己這個戶部尚書有多難當隻有自個兒清楚,本來就已經不多的黑發更是因為銀子的事兒被愁的快白完了。

  沒成想,一向愛財的當今天子,竟突然主動給戶部送銀子向朝廷交稅,而且還是下令東廠、錦衣衛、戶部個順天府衙聯合整頓、清查京師稅務。

  這些時日來,京中的大小店鋪也都差不多被廠衛和戶部、順天府給走了一個遍,收上來的銀子足有一百二十多萬兩,另外還有以重稅從青樓、賭場中收上來的銀子也有近三十萬兩,這就是一百五十餘萬兩的白銀,雖然戶部隻能入庫90餘萬,但再加上宮中和勳貴們送來的銀子,也已經有差不多快夠國庫一半的歲入了。

  最關鍵一點是,這些銀子是今後每年都可以收上來的。當今聖上既然下了旨意整頓京師的稅務,以今上的性子肯定不會隻是至於京師這一地的。大明可是有著兩京十三省來著,這還隻是京師一地就一下子收上了來近200萬兩,若是將大明整個的兩京十三省都整頓一遍,朝廷可以收上來的稅銀又有多少?

  李汝華所想的一點兒不錯,當萬曆收到京師稅務整頓的最終奏報,知道戶部入庫的具體的銀錢數目後,萬曆啪一掌重重拍在了禦案上。

  “朝中文武時常上書,說朕設置礦監收取礦稅、布稅什麽的是與民爭利,朕以往也沒忘心裏去,朕知道朝中的不少文武都有暗中和商賈有所往來,經營著一些個買賣,朕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來沒有深究過的打算,以為不過是一些小事而已。

  因為皇家香皂工坊的緣故,連三皇孫一定要朕給國庫交稅,朕不過是心血來潮試探一下而已,沒想到啊!朕都已經帶頭向國庫繳納稅銀了,竟然還有這般多的人想著不給國庫納稅

  。”

  內閣首輔方從哲、吏部尚書趙煥、戶部尚書李汝華、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垂手而立,英國公、定國公、成國公三人在萬曆的話語中更是直接跪在了地上,整個禦書房中就隻有萬曆生氣的在發泄著他對朝中文武的失望和不滿。

  “連三皇孫一個小孩子都知道做生意必須要給國庫上稅,朝中的文武們連一個小兒都不如嗎?”

  “陳矩,宣詔。”好一會兒,萬曆稍微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直接讓陳矩宣布他的決定,這是他昨晚親自擬寫的聖旨。他反正是懶得召開大朝會當著文武百官的麵來頒布這道聖旨的,禦書房內的這幾位直接作為百官的代表就可以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國庫歲入不增反減少,經查,不少官員利用職權之便與不法豪商勾結,偷稅、漏稅,甚至於拒不納稅。朝廷國庫歲入不足用,則朝廷賑災、治河......天下不定,萬民難寧,朕心甚為不安,今著即東廠、錦衣衛、吏部、戶部選派專差分赴各承宣布政使司,整頓清查各州府、縣商稅,若有主動配合按律繳清稅務者既往不咎,凡有抗拒不繳者,無論官商,廠衛可悉皆拿入召獄問罪!欽此!”

  陳矩宣讀完萬曆的詔書,下麵眾人反應各不相同。首輔方從哲依舊一副雲淡風輕,仿若事不關己的樣子;李汝華和趙煥則是有些為難的皺著眉頭;三位國公頂跪在地上低著頭看清神情,倒是駱思恭臉上隱隱有些激動,眼神中也閃過一絲嗜血的意味。

  趙煥對萬曆行禮問道:“皇上,此事既是東廠、錦衣衛和吏部、戶部聯合辦差,又以誰人為首?”

  這點萬曆在親自擬寫旨意的時候就已經和朱由楫合合計過了,當下便開口道:“督察院左僉都禦史左光鬥、兵科給事中楊漣,二人都曾長期在地方為官,且素來清廉剛正,朕稍晚會命人傳旨給他二人為欽差、巡按出京。”

  “七品以下若官員廠衛可直接拿下,不必奏報;六品以上需廠衛同欽差、巡按議定之後再做處置,朕就一個要求,務必全麵整肅大明的商稅,但凡不老實的依律納稅的,無論官商就全都在大獄中過年吧!”

  “必要之時,東廠和錦衣衛可直接調動地方衛所官兵予以軍配合!”

  見萬曆連欽差和巡按大臣的人選都已經選定了,心知萬曆這是鐵了心的要玩兒真的了,而且以萬曆的性子反對也無用,於是都隻能口稱吾皇聖明,表示大家都領旨了,您是皇上,您老人家說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而且有楊漣和左光鬥二人為欽差和巡按,也可以避免廠衛在地方上亂搞!

  尤其是方從哲和李汝華,更是想著這樣一來也好,大明的商稅是早該整肅一番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