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睿智的英國公張維賢
作者:貧道修的是問情道      更新:2021-04-14 19:41      字數:3101
  成國公府,管家匆匆往府老成國公朱應槐的寢居而去,一邊跑還一邊高聲叫著:“老爺,不好了老爺.......”

  老國公朱應槐是在萬曆二十九年九月,因為他的侄子朱鼎臣死後無子,以叔叔的身份承襲爵位的,隻是這些年他的身子一直不大好,大多時間都是在府中養病。

  這幾日因身體不適沒去五軍都督府當值,而在府中休養。床榻上正在侍女的服侍下服用著湯藥的朱應槐眉頭一下子就皺在了一起,也不知道是因為聽的外麵管家大呼小叫,還是因為湯藥太苦。

  待老管家進來後,便麵有不虞的道:“什麽不好了,本公還沒死呢?”

  “老爺恕罪,”老管家告罪了一聲,然後又接著說到:“老爺,出事兒了。”

  朱應槐將侍女都打發了出去後,才皺著眉頭問道:“出了何事?”

  “老爺,咱們府中的買賣都被廠衛給查封了。”老管家一臉焦急和無措的回道。

  “什麽?”老國公朱應槐被這消息驚的不輕,剛剛躺下的他如彈簧一般立馬坐了起來,“你在說一遍?”

  “老爺,剛剛收到的消息,咱們府中在京師的所有買賣都被廠衛給查封了。”

  朱應槐急切的追問到,語氣中帶著一絲惶恐,“怎麽回事?可是聖上要將我成國公府除爵?”

  “不是的,老爺,”老管家趕忙說到:“皇上下了旨意,要戶部、順天府和廠衛一同聯合整治京師稅務,今日他們上街收稅的時候,咱們府中有暗裏控製著的那些個買賣的掌櫃,拒絕繳納稅銀還和廠衛的人起了衝突,廠衛便直接將鋪子給查封了,掌櫃和夥計也都鎖拿進了召獄。”

  聽到這裏,朱應槐猛地送了口氣,剛剛那一顆提著的惶恐之心也放了下來,還好還好,隻要不是萬曆要將成國公府抄家除爵就好。放下心來的朱應槐這才又接著問老管家到:“聖上怎的突然開始要清查京師稅務了?可有聽說過什麽風聲?還有,被廠衛查封的就隻有我成國公府一家的買賣嗎?”

  “老爺,被查封了買賣的到是不止我們成國公府一家,京中勳貴們暗中經營的鋪子有一大半都被廠衛查封了,便是連一些個朝中文官們暗中有著份子的都被查封了不少。隻是這當今聖上突然要清查京師稅務朝中上下也沒有誰收到過任何風聲啊,”老管家想了想才又接著說道,“倒是前些天香皂買賣所得銀款被押送到京師後的第二日,宮中便以皇家香皂工坊的旗號給戶部送了三十萬兩銀子過去,說是什麽香皂的買賣的稅銀?”

  聽到並不是隻有自己一家的鋪子被廠衛查封,生意進項收到影響,朱應槐的心頓時就平衡了一些,但是當聽到老管家後麵的話時,他馬上再追問到,“宮中給戶部送了三十萬兩的稅銀這事,本公我怎麽不知道?”

  “老爺,這事兒有下人向少爺稟報過的呀,”老管家接話道,“我以為少

  爺又跟您說過這事兒了。”

  “這事兒肯定和聖上給戶部送的那三十萬兩銀子有關,”朱應槐一張老臉立刻便沉了下來,怒衝衝的道:“這麽大的事情這個逆子竟然都沒有向我這個當爹的稟告,去,把朱純臣那個逆子給我叫過來!”

  同樣差不多的場景,近乎於同一時間在京中不少的勳貴、大臣府中上演著。

  和成國公府一樣,同為追隨朱棣靖難起家,因公而得封一等世襲國公爵位的英國公府中,就和成國公府中的畫麵截然不同了。

  老英國公張維賢在收到消息的時候,就比朱應槐要淡然的多了。

  正在院中親自監督這孫兒打熬筋骨、習練武藝的張維賢,隻是不鹹不淡的說了一句知道了,然後又稍微問了幾句詳情,才又對老管家問到:“咱們府中的買賣沒有被查封的吧?”

  “老爺,咱們府中除了有一家綢緞莊子和糧鋪被廠衛封了以外,其他的買賣都是給廠衛如數交了銀子,廠衛給掛上了一塊牌子後就走了。”老管家回答到。

  “那兩個掌櫃的以後就不要讓他們掌事了,打發到城外農莊子上去做事吧,”張維賢平淡的對老管加吩咐到,“對了,極兒今日應當沒有在軍中當值吧,去,將他叫來。”

  “是,老爺。”老管家應到,待老管家退下後,張維賢重重的咳嗽兩聲,嚇得一邊趁著他和老管家說話的功夫偷懶的兩個孫兒趕緊老老實實的繼續紮著馬步。

  “父親。”張之極走到他麵前低聲喚到。

  “你對今日這事兒是何看法?”讓張之極在對麵坐下後開口問道。

  張之極給父親將杯中的茶水續滿後,才開口說話:“父親,今日這事,孩兒以為並不簡單。”

  “說來聽聽。”

  “父親,京中以往的稅務都是由順天府所收取的,這幾日廠衛卻突然插手了此事,而且還是在戶部官員陪同的情況下領著順天府的差役挨家挨戶的對所有商鋪收取稅銀,若隻是廠衛而無戶部官員陪同的話,或許還可以認為是聖上想要搜刮些銀子;但是這一連幾日廠衛都是和戶部官員及順天府一同行事,大部分也都直接被送到了戶部去。”

  張之極慢慢的開口說到,“所以,父親,孩兒以為這應該是戶部的文官們向聖上進言說了些什麽。”

  張維賢笑了笑,“你呀,還是他嫩了些,咱們如今的那位陛下是那麽容易聽文官們進言的嗎?”

  “咱們的這位皇帝陛下可是無利不起早的主兒啊!”

  “還請父親解惑。”

  張維賢沒有直接與他解釋,而是問道:“咱們府中的大小事務,如今都是你在打理,香皂買賣府中分紅得了多少銀兩?”

  雖然有些疑惑父親怎麽又突然問起了香皂買賣分

  紅銀兩的事情,但是張之極還是老實的回答到:“父親大人,府中參與香皂買賣分紅所得銀兩約有20萬兩,咱們英國公府在香皂買賣中占的份子不如其他幾家國公和侯爺。”

  “前些日子,宮中以皇家香皂工坊的名義給戶部送去了近三十萬兩銀子,可有此事?”張維賢又問他道。

  “父親,卻有此事,”張之極肯定的回答說到,“此事京中上下早已傳開,且當日六部衙門和五軍都督府中不少當值的大臣們也都有所見,還是戶部李尚書親自帶著人清點入庫的,而且那領頭的公公還給了他一本賬冊。”

  張維賢聽後點了點頭,然後對他吩咐道:“你一會兒下去了,吩咐人手按照太祖爺定下的三十稅一從分紅當中拿出銀兩來,你親自將銀子送去戶部。”

  “父親,這是為何?”張之極尚還有些不解的追問到。

  稍有些失望的輕歎了口氣,張維賢才解釋道:“你還沒琢磨過來嗎?這幾日的所有事情都是從宮中給戶部送的那三十萬兩銀子開始的。”

  “父親,您的意思是......這些其實都是當今聖上的旨意。”

  “沒有聖上的授意,互相瞧不順眼的東廠和錦衣衛怎麽可能聯合在一起,還加上了戶部和順天府一起辦差?而且還一次就查封了這麽多的和各家勳貴、朝中大臣們有著關聯的鋪子?”

  “從咱勳貴們一開始對香皂買賣起了貪戀,想著要插上一腳的時候,咱們這些人就已經落入人家的算計裏去了,”張維賢飲了一口茶水後接著給張之極解釋到,“從公主府到錦衣衛找上我們這些人,聖上的銀子又豈是那般好賺的,為父有八成的把握,敢說這事兒啊,從始至終就是針對咱們勳貴給設下的一個局。”

  若是此刻朱由楫再此聽到張維賢對他兒子所說的這一番話,肯定會忍不住給他點上12個讚的。能夠在和明末三大疑案都有牽涉的情況下,從混亂險惡的政治鬥爭中混跡不倒,連後來的狠人九千歲都不敢把他怎麽樣,還深得皇帝信任,這頭腦果然是堪稱睿智,不簡單啊!

  “將來的英國公府始終是要交到你的手中,所以為父今日就再教你一句話。”張維賢神色嚴肅的盯著對麵的兒子鄭重的開口說到。

  “請父親教誨!”

  “你要記住,咱們英國公府不論什麽時候都不要和朝中的文官們又過多的交往;絕不參與皇位繼承之爭,唯皇上馬首是瞻!”

  “明白了嗎?”

  張之極連忙表示自己一定用心將他的話記在心中,“孩兒謹遵父親大人教誨!”

  張維賢這才點點頭,“去吧。”

  “那孩兒這就下去安排將稅銀送往戶部事了。”張之極起身道。

  “嗯,”張維賢又叮囑了一句:“記得一定要大張旗鼓的送到戶部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