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要人
作者:雀同      更新:2020-03-18 23:48      字數:2290
  至於他怎麽辦,那還不好說?這住宅那麽大,隨便弄出一間房子,就夠他住了,而且還能每天吃到穀倪妹妹親手做的飯菜,爹娘做的當然好吃,但誰讓穀倪妹妹更懂他的胃口呢?

  他的紙也造出來了,穀倪是唯一一個知道怎麽造的人,這個時代,紙這種東西,他一個人用就好,竹簽他實在用不慣啊,要不然也不會盜用蔡倫的造紙術。

  戰爭這種事兒,需要時間,去趙國的使者還沒回來,兵權也沒交到他手裏,不過軍營還是要去的。

  幾天過去了,劉眾終於拿到了虎符,開始了對軍隊的訓練管理,隻要出使趙國的人一回來,就可以發兵了。

  朝堂上。

  “大王,趙國已經答應出兵,趙軍正在集結兵力於燕國邊境處,隨時聽候調令。”那上來稟報的大夫錢易麵露喜色。

  “好!”聽到這個消息,對燕王來說也很是振奮,激動的站了起來,轉了個圈,“來了多少人?”

  “趙人集結了五萬兵力,由趙成統領。”

  “嘶!五萬兵力...。”朝堂眾臣一片嘩然,趙人勇猛,胡服騎射使趙國的士兵羈傲不遜,在整個戰國,能與趙國抗衡的,也隻有秦國,五萬兵力,足夠打一場大戰了。

  “大王,趙人恨透了中山國,趙王說了,若大王能一舉拿下中山國,趙國願與燕國平分中山之地。”大夫錢易這次出使趙國很成功,臉上興奮的表情就沒下去。

  “劉子果然妙算,錢易大夫出使趙國有功,待戰後一起封賞,此戰,出謀者皆有封賞。”

  王道,隻要用得好,在任何時候都好用,燕王行此策,也是讓劉眾心服。

  朝堂再次喧鬧了起來,有人建議立即往中山國派遣內探的,也有人建議加強兵力的,還有人提供中山國人脈關係的,總之,凝聚的力量使得現在的燕國上下,沒人會信此戰會輸。

  燕王看著在角落裏沉默的劉眾,“劉子可有什麽建議?”

  “大王,臣以為趙國平分中山國土地的建議不可取。”劉眾行了一禮。

  “哦?劉子請言。”

  “大王,中山國像釘子一般釘在趙國腹內,這也是趙國之所以恨中山國的原因,大王若是與趙國平分中山國,那麽釘在趙國腹內的釘子就成了燕國,燕國與趙國的盟約,很快也會土崩瓦解,趙國會視燕國為敵,燕國之敵乃是齊國,燕國複仇之前不應與趙國為敵。”

  趙王趙雍可不是什麽好招惹的人物,一切能威脅到趙國的勢力,他都要滅。

  燕王思索了一會兒,“嗯,劉子所言甚是。”

  “大王,臣還想向大王要一人。”這段時間,劉眾時刻留意著來燕國的人。

  “何人?劉子盡管開口。”

  “大王,臣要樂毅。”

  “樂毅?寡人沒聽說過此人啊?”燕王很是疑惑。

  “樂毅,子姓,樂氏,字永霸,中山靈壽人,本是魏將樂羊後裔,此人有大才,自從樂羊滅了中山國,樂羊的兒子被烹殺,樂氏一族就不再被重用,屢次遭到打壓,大王若派人前去招攬,此人定歸燕國。”

  等不到,那就自己取,樂毅現在應該是生活的水深火熱吧?

  “大王不可,敵國之人,豈可重用?”一旁的大夫反對。

  有建議就有反對,這就是朝堂。

  “大王,樂毅對中山國來說,也是敵國之人,滅國之痛,中山國對樂氏痛恨至極,樂氏若是有機會,早就逃出中山國了,這樣的人,還是敵國之人?大王若是圖強,必用此人。”劉眾說道。

  燕國的強盛,也隻有樂毅一手帶的,自從樂毅逃走,燕國從此開始繼續衰敗。

  “嗯,寡人立即派人去請樂毅。”燕王聽到劉眾對樂毅有這麽高的評價,很是看重。

  “大王,臣還要人。”

  趁燕王高興,該要的都要了吧,畢竟是一場戰役,他可不想輸。

  “哦?劉子還要誰?”燕王對劉眾要人的話很感興趣,要一個人就是大才,那他巴不得劉眾多要點。

  “大王,燕國境內若是有魯班弟子,請大王盡數招攬,臣都要。”這個時期,戰爭拚的是人,完全埋沒了科技的作用,身為現代人,他可不願放棄這些人才。

  “魯班弟子?那不是一群木匠嗎?來人,下詔,燕國所有的木匠,盡歸劉子統領。”燕王倒是爽快。

  “大王,額!墨家弟子劉眾也想要。”

  尷尬,是不是有點貪心了?不過現在燕王高興,應該不過分吧?誰讓他臉皮厚呢。

  朝堂的大臣一陣無語。

  “劉子還要什麽人,都一並說了吧!”燕王也是無語。

  “大王,燕國魯班弟子,墨家弟子,方技家弟子,臣都想要。”既然燕王說了,那就來個獅子大開口吧。

  “劉子可說說,方技家弟子在戰場做什麽?”一位大夫對劉眾要方技家很是疑惑,大臣與燕王也是想知道劉眾要方技家幹什麽。

  “臣本就是方技家穀負的弟子,方技者,以醫人為本,而戰爭傷者眾多,戰死者遠小於受傷後無人醫治而病死者,戰爭拚的是人,每損失一兵一卒,對戰爭影響都極為關鍵,若有方技家做後援,士兵受傷有人醫治,受傷後的士卒恢複後將可繼續作戰,而將士的士氣也將大大增強,將士將勇往無前,一支士氣高昂的軍隊,又有何強敵可懼?”

  他不想看著人死去卻沒一點辦法,他是現代人,能少死人就少死。

  “那劉子要墨家做什麽?他們隻會守城,難不成讓他們幫中山國防守?”又一位大夫也問。

  “大夫說笑了,劉眾是帶兵攻伐中山國,又怎麽會讓墨家去幫中山國守城?”

  劉眾緩了緩氣,“墨家深通機關術,墨家巨子曾建造眾多守城機械,機械可守,為何不可攻?”

  “劉子怕是難以得墨家相助了,那墨家之人個個執拗,寧死也不肯進攻,怕是到時劉子會得到墨家弟子一眾屍體。”一旁的大夫也插言。

  “這...?”還真是難辦啊,墨守成規的成語可是流傳幾千年。

  “大王,劉眾想試試。”不試試怎麽知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他就不信墨家弟子沒一個動心的。

  “嗯!下詔,令燕國所有魯班弟子,墨家弟子,方技家弟子,一起聚集,由劉子統領。”

  能打勝仗,能讓燕國強大,對燕王來說比什麽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