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數世之後,大秦將會是中原大地之上唯一的正統!
作者:姒荒      更新:2020-04-18 21:30      字數:2169
  先有國家,而後才能誕生帝國的定義。

  思之再三,嬴政決定推出國家概念,畢竟這一切都是當前的大秦需要要的,如今他隻能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推行政令。

  以大秦帝國需要為目的!

  唯有如此,才能讓大秦帝國穩步發展,不至於一下子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

  ……

  在他看來,如今的大秦帝國便是需要推行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一觀念,才能讓大秦帝國成為一種信仰。

  隻有國家概念誕生,才能催生愛國主義,才能滋生國人百姓的榮譽感與凝聚力,所以,國家概念至關重要。

  心中念頭閃爍,這一刻嬴政想到了中原大地在後世的一段苦難,正是因為愛國主義激蕩,才有了星星之火最終燎原。

  所以,借助國家概念,然後推行愛國主義,對於當下的大秦帝國很有必要。

  “趙高,李斯等人推行土地改革,可有消息傳來?”將心中的想法盡數壓下,嬴政抬起頭看了一眼趙高,道。

  對於這些郡守的培訓是一方麵,但是對於大秦帝國影響最深遠永遠都是此刻進行的土地改革。

  最關鍵的也是土地改革!

  相比於在這個時候推行國家概念與愛國主義,嬴政更在乎土地改革的成敗,畢竟推行國家概念與愛國主義,有不一樣的辦法。

  開設學宮,推行教育,才是治本之法。隻不過,這個時候,嬴政沒有時間與精力去籌辦這些事。

  畢竟天下不穩,不能多管齊下。

  “稟陛下,羅網傳來消息,由於上郡之中沒有太多的老世族以及新士族,再加上這一次李相手段強硬,已經完成了三縣,正在繼續推進!”

  趙高神色肅然,對著嬴政一字一頓,道:“關中大地本身就是秦地,在這個時候,自然沒有關外反對的嚴重。”

  “再加上在內史郡中,李相與渭水北岸一次性殺了三千多人,將渭水染紅,自然是深深的震懾了上郡。”

  ……

  “不到最後一刻,絕對不能放鬆警惕,現如今帝國之中隱藏的敵對分子不少,若是出現暗中勾結,必然會是一場災難。”

  嬴政目光如炬,對於土地改革,嬴政沒有趙高那般的自信,他心裏清楚,土地改革根本就是在老世族以及各大勢力身上割肉。

  撕破臉皮,隻是一個時間問題。

  隻不過,內史之中,本就是大秦帝國的核心所在,雖然有人反抗,但是彼此之間差距太大,他們根本不敢輕易跳出來。

  畢竟隻要是跳出來的,都被嬴政點了天燈,殺得一幹二淨。

  哪怕是權勢滔天,堪稱當朝第一的右相馮去疾都倒了,他們自然清楚,一旦是擋了始皇帝的路,必然隻有死路一條。

  正在這樣的威懾,才會有這樣,相對平穩的局麵。

  但是,有道是富貴險中求,指一旦有適當的利益,這些老世族等人就會膽大起來。如果看到了保住土地的希望,他們必然敢踐踏世間的一切法律,甚至於對抗皇權。

  所以,在這個時候,必須要警惕,警惕有些不法分子給與這些人精神上的支持,要不然,一旦逆反心態爆炸,麻煩必將席卷整個關中。

  一念至此,嬴政繼續,道:“讓李斯穩步推進,時間朕已經給了他,在這個時候,朕唯一的要求便是穩。”

  “關中土地改革,可以殺人,但是殺人之後,不能亂,不能讓關中元氣大傷,要不然,大秦帝國在整個中原推行土地改革的時間,將會無限延後!”

  “而我們沒有時間……”

  ……

  “諾。”

  點頭答應一聲,趙高轉身離去,他心裏清楚,不日李斯等人的奏章必然會出現在嬴政的案頭。

  而在這個時候,他隻能認真的完成分內之事,自從羅網三分之後,他手中的力量進一步收縮,早已物是人非。

  特別是在這個時候,他總感覺後背有一雙眼睛一直在盯著自己,正因為如此,趙高變得更加謹慎。

  他心裏清楚,羅網三分之後除了他繼續執掌的羅網一部之外,其中一部形成了對外戰爭司,另外一部分便是大秦之盾。

  而監視他的,十有八九便是大秦之盾,隻不過,在這個時候,趙高比較想清楚一下這是嬴政的命令還是韓談的自作主張。

  望著趙高快步離去,嬴政目光閃爍了一下,對於趙高的小動作根本瞞不過他的眼睛,隻是他一直都很仁厚。

  隻要是沒有一如嫪毐那樣觸及他的底線,一般人都不會有問題。

  ……

  鹹陽宮外。

  國相府中,這一刻,王綰喝了一口參湯提了提神:“蕭何,對於陛下今日提及的國家概念你有何看法?”

  正在收拾書架的蕭何聞言微微一愣,他已經進入國府很多時間了,但是一直以來,王綰對於他都是不聞不問。

  仿佛在國府之中隻是多了一個打雜的,而不是多了一個屬官,若不是他在沛縣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一定會大發牢騷。

  在愣神之後,蕭何放下手中的竹簡,站起身來,對著王綰肅然一躬,道:“丞相,家國天下出自《禮記·大學》: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隻不過,陛下所言的國家,並不是家國,而是國在前,家在後,這意味著先有國,後有家。”

  “之前,國指諸侯國,而陛下口中的國家,其實就是指如今天下,國家與天下的含義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重合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是大秦帝國之中發生的每一件事,跟天下國人百姓息息相關。”

  “以國家取代國,這意味著大秦帝國從此便是一個國家,徹底讓國家與天下等同。”

  “如此一來,大秦帝國將會是中原大地的代名詞,一代人過去,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百年之後,這一觀念深入人心。”

  “到了那個時候,大秦帝國便是中原大地之上唯一的正統,而天下國人百姓,紛紛以維護大秦帝國為己任,如此一來,才能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