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對待皇位
作者:名塵      更新:2021-05-21 05:54      字數:2209
  一直等到了下午,肅王才從宮中出來,不等李弘文開口詢問,肅王便先道:“你隨我來。”

  李弘文的書房,理所當然地成了肅王的臨時書房,兩人站在房中,誰都沒有坐下。

  先行進入書房的肅王,等李弘文帶上房門後,方才轉過身來,看著個子已與自己一般高的李弘文,眼含欣慰,數月不見,往日在他看來有些快活過頭的兒子,如今像是變了一個人一般,少了少年氣,多了幾分沉穩。

  “你在京城,做的很好,”肅王首先對李弘文在京城的所作所為,給予了肯定。

  “在你小時候,為父疏於對你的管教和陪伴,這些不用你母妃說,為父心中也知曉。”不隻肅王妃對肅王有意見,肅王自己心中又何嚐沒有愧疚。

  肅王又道:“以至於後來,你胡作非為,有你母妃溺愛,我也不曾懲罰於你,為父要承認,你能成長到如今的地步,是為父沒想到的。”

  曾幾何時,肅王和肅王妃的心願是一樣的,隻要李弘文能平平安安過這一生便好,直到後來,他發現,李弘文或許可以有一番作為。

  父王很少有和自己說這麽多話的時候,李弘文微微有些訝異,而後道:“孩兒隻是順勢而為,有些事,其實也有運氣在內,也正因為有肅王府,有父王,有黑麒軍,孩兒才能不懼任何人。”

  李弘文初來京城時,除了一個世子殿下的身份,其它的什麽都沒有,能走到今天,成為汪懷山一係官員眼中的煞星,離不開李弘文自己的智慧與膽魄,也離不開肅王府這偌大的背景。

  李睿淵擺了擺手,道:“與這些無關,當年我在京城時,不止是世子,乃至是皇子,都拿那汪懷山沒辦法,你來京城不過兩月,汪止荃落馬,周氏商行被扳倒,查出王家舊案的線索,這些是你自己的能力和功績。”

  “邊關的事,你也做的很好,殺伐果斷,男兒不可失魄力。”對於鈞城的事,肅王也很清楚,似乎對於李弘文屠盡鈞城的南越精銳,不留活口之事,並無意見。

  雖然鈞城的事李弘文並沒有自己告訴肅王,但李弘文也知道,憑程顯和父王的關係,大概也會告訴父王。

  “孩兒還以為父王會責怪孩兒造了太多殺孽。”李弘文如實說道,畢竟當時鈞城的九百精銳,是先降後殺,如果真有人抓住這點不放,李弘文難免要被彈劾。

  不過好在鈞城中的事,大乾朝廷並不知曉,李弘文回來後,朝廷就處於休朝的狀態,甚至他的這次邊關之行,賞賜都還沒下來。

  肅王擺了擺手,道:“南越番子,殺就殺了,若談殺孽,為父豈不是一身業障?”

  若是李弘文殺了九百南越精銳就叫殺孽,那當年殺了幾千、幾萬南越軍隊的肅王,當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弘文微微汗顏,論霸氣,他自認遠不及父王李睿淵。

  一番勉勵之後,肅王談起了正題:“陛下的情況,你如何看待?”

  若是別人這樣問李弘文,李弘文肯定要考量一番,說不說都還不一定,但是肅王這麽問,那就另當別論了。

  “陛下的身體,多則半年,少則一月...”接下來的話,李弘文沒有說,他相信已經見過李睿瀚的父王,心中已經明白。

  “.....”肅王沉默片刻,最終看向李弘文,正色道:“對於皇位,你又如何看待?”

  李弘文不禁神情一滯,看待皇位?這是什麽意思?

  定定地看著李弘文,肅王等待著兒子的回答。

  李睿瀚的身體情況,他很清楚,李弘文不曾見到今日的李睿瀚,可能還不清楚,但是肅王明白,半年,是不可能的,甚至連一月...

  如今太子李景洛年幼,君弱臣強,難免有人生出不臣之心,但是肅王絕對不希望,這個人是李弘文。

  然而,李弘文的才能超出肅王的想象,而有才能的人,通常都會伴隨有大誌向。

  任何人都可以有反心,任何人都可以反對李景洛登基,但唯獨他的兒子不可以!

  他與李睿瀚兄弟齊心,李弘文與李景洛,也該齊心!

  肅王其實現在心中既擔心,又有著從所未有的“害怕”這種情緒。

  如果李弘文回答他,“我想做皇帝”,那他該如何處之?

  以往其它皇子欺負福親王李瞻,肅王都看不過去,如果現在李弘文要奪李睿瀚的兒子,李景洛的皇位,他該如何對待?

  大義滅親?他能做得到嗎?

  終究是自己的兒子,從小缺乏陪伴,心中已有愧疚,以往殺伐果斷的李睿淵,這一刻,真的有些害怕。

  李弘文起初沒明白肅王的意思,因為他從未往那方麵想,直到他看見肅王的眼神。

  “.....”

  李弘文沒有說話,李睿淵也沒有說話,一對父子,站在這書房之中,空氣有些凝滯。

  “父王可還記得,孩兒在青州,做的都是些什麽事?”良久之後,李弘文終於開口。

  肅王微微一頓,正要開口說話,李弘文卻接著道:“下象棋,坐秋千,四處遊玩。”

  “孩兒曾經想法很簡單,隻要逍遙過這一生便足夠了,”李弘文道:“也許現在很多人覺得孩兒是京城炙手可熱的人物,是皇室的後起之秀,但是其實很多事,並不是孩兒主動想去做,隻是形勢使然。”

  最初上京,李弘文隻以為是省親,度個蜜月罷了,從未想過他會與朝廷命官交手,會經曆這麽多事,會殺人,會被人所熟知,會成為如今的李弘文。

  李弘文最後認真道:“對皇位,我從未覬覦,從前不會,以後,也不會。”

  ---------------

  京城暗流湧動,邊關也是一樣。

  鐸城之中,因為朝廷還未派來管理的官員,如今的鐸城,依然歸程顯手下的邊關守軍管理。

  鐸城南城門,兩名守門的士兵望向來人,疑惑開口道:“莫將軍,您怎麽來了?”

  莫容身後跟著兩人,走上前,正色道:“將軍有令,這兩日要加強對南越的監視,此二人,負責摸清南越邊軍的動向,打開城門,讓他們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