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不該吃的東西
作者:名塵      更新:2021-05-13 17:04      字數:2234
  高湛推開了寢宮了大門,請李弘文進去,而他自己,則轉身離開,去取奏折前來。

  李弘文懷裏揣著王武陽的自罪書,走到李睿瀚的床榻旁,而一眼看到李睿瀚,李弘文頓時愣住!

  前天回京後,進宮複命之時,李弘文便注意到,李睿瀚的麵色有些不太正常,然而今日,已經不是不太正常能形容的了!

  李睿瀚整張臉泛著青色,麵容枯槁,四十歲的年紀,卻像一個垂垂老者一般!

  其實李睿瀚剛喝下了湯藥,臉色已經稍微好上那麽一些了,隻不過,好那麽點,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

  李弘文驚訝道:“陛下、您、您這是...”

  “嗬嗬,無妨,”李睿瀚擺了擺手,不談身體的話題,而是道:“你見朕所為何事?”

  李弘文頓了頓,而後從懷中掏出那封王武陽的自罪書,遞給了李睿瀚。

  李睿瀚伸手接過,並未打開,疑惑問道:“這是何物?”

  李弘文看著李睿瀚,正色道:“王武陽的遺物。”

  眼中光芒一閃,李睿瀚將目光投向這張羊皮紙,既然李弘文帶著這東西來見他,也就說明,李弘文查到了什麽。

  緩緩打開,這宗陳年舊案,再度擺在李睿瀚眼前。

  與李睿淵不同,李睿瀚雖也習過武,但並不像李睿淵一般,領兵打過仗,又與朝中武將關係甚好。

  李睿瀚還是皇子的時候,更喜歡和朝中文臣交流政見以及治國之道,拋開尊卑不談,與王武陽的關係,李睿瀚隻能算作點頭之交。

  但是李睿瀚知道,李睿淵與王武陽的關係,因此這些年,王家舊案他倒也記在心中,然而現在這張羊皮紙上的內容,已經不僅僅關乎一個王武陽的冤屈。

  待李睿瀚看完那封自罪書,李弘文開口道:“向路成九行賄的,是周氏商行,而周氏商行的掌櫃周成淼,已經被我帶走並保護起來,根據他的供述,大體可以確定,周氏商行的背後,是汪懷山!”

  李睿瀚目光一凜,又是汪懷山....

  李睿瀚不是不知道汪懷山有意染指兵權,他也查出了幾個,之前因為吳憶安中毒,李睿瀚就揪出了幾個以震懾汪懷山。

  如果真如紙上所說,路成九確實受賄,最後確實王武陽遭了罪,那麽如此看來,不僅僅是在他登基之後,汪懷山的手,早在先皇時期就伸向了軍中!

  路成九隻是被李弘文查出來的一個,他隻是滄海一粟,大乾幾十萬軍隊中,有多少這樣的粟?

  這十餘年來,夠汪懷山做多少布置?

  李睿瀚之所以一直不向汪懷山動手,就是因為還未查清汪懷山在軍中的暗子!

  李弘文又道:“周氏商行,大概就是汪懷山收買人心的財路來源,臣建議,即刻查封周氏商行在大乾各地的全部財產!”

  “嗯,”李睿瀚點了點頭,道:“你本就是戶部官員,朕再給你一道聖旨,此事,就交由你著手去辦。”

  “臣遵旨!”李弘文拱手應聲,而後又道:“還有一件事,那路成九自當年事發之後,銷聲匿跡,臣已問了胡彪、袁衡等人,皆說不知去向!”

  李弘文已經讓田寧去問了胡彪等一直待在京城的黑麒軍舊將,慶和九年來,路成九居然一次都沒在京城露麵過!

  李睿瀚沉思片刻,而後道:“這名字,朕不曾聽過,你可以問問你父王。”

  李弘文又道:“臣還想請陛下,允許臣查閱兵部卷宗!”

  肅王那邊李弘文自然是會去問的,但是他在京城也不能閑著。

  大乾軍隊中的士兵,不管從何處入伍,都會由兵部登記在冊,每年征兵之後,各地也會將這些卷宗送往京城兵部保存。

  既然路成九曾在京城營任職,那麽兵部一定也有關於他的檔案!

  隻是兵部的卷宗數不勝數,查起來頗耗時間。

  “朕準了,”李睿瀚答應下來,而後微微扶額道:“若無事了,你便先回去吧。”

  李弘文抿了抿嘴,並未移動腳步。

  李睿瀚放下手來,見李弘文還站在一旁,不禁笑道:“有話便說,以前朕可不曾見過你如此猶豫!”

  李弘文握了握拳,最終還是問了出來:“陛下,臣也懂些醫術,您,最近是不是吃了什麽不該吃的東西?”

  李睿瀚現在的模樣,和李弘文曾見過的一篇文章上描述的很像。

  而那篇文章上所記載的,是古代帝王,追求長生不死而服用各種“仙丹靈藥”。

  煉丹術,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開始萌芽,秦始皇就曾派徐福率人入海找仙人,求仙丹,後世無數帝王,也曾效仿。

  這種所謂能長生不老的仙丹,隻是某些道貌岸然,假裝“仙長”之人,煉製出來騙取銀財的東西罷了。

  在李弘文這樣的現代人看來,通過煉丹追求長生不老,是荒誕且無稽的,然而在沒有一門名叫“科學”學問的古代,這個說法,給了無數人幻想的空間。

  慶和朝沒有國師,但據蘇老學士的《啟元綜史》記載,在先皇時期,大乾是有一位國師的。

  蘇老學士曾記載,先皇就曾讓這位“國師”煉製長生不老之丹,估計先皇後來幾年的性情大變,與此離不開關係。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先皇沒有長生不老,李睿瀚登基,啟元變為慶和。

  而在李睿瀚登基之後,那名“國師”便銷聲匿跡,不知去向,大多數人猜測他是因為煉丹不利,被李睿瀚所處死。

  李弘文一直以為李睿瀚是威嚴且不失大氣的明君,一年下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禦書房處理政務。

  可是沒有想到,這樣的明君,終究還是被”長生“所吸引,蒙蔽了心靈。

  李弘文前往邊關不過一個月,皇帝伯伯卻成了這副模樣....

  李睿瀚聽見李弘文的話,表情微愣,沉默良久。

  半晌之後,李睿瀚才笑道:“何謂不該吃的東西?朕又不是孩子,什麽東西該吃,什麽東西不該吃,朕心中自然清楚。”

  李弘文一時語塞,他有些不知道該用什麽話去回答李睿瀚了,雖然他們是同宗的皇室,但是在血緣關係之前

  他們還是君臣。

  李睿瀚認定要做的事,李弘文如何去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