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歸心(加更,求銀票!)
作者:名塵      更新:2021-05-02 03:30      字數:2247
  一天之後,從青州而來的鏢局眾人,抵達了京城。

  李弘文直接讓田寧將他們接來了李府。

  對了,田寧等九十九名黑麒軍士兵,現在已經成了李府的府兵,百人不到的人數,說多不多,皇帝不說,沒人會在意這一百個人是回青州去了,又或者去了哪。

  外人隻知道肅王府世子的新府邸,那府兵是真威風,一個個地站的筆直,站在門外就像門神一樣,他們還沒在哪家見過這麽威風的府兵。

  王憐雨最先走了進來,當她看見迎接她的哥哥,臉上那一道長長的刀疤的時候,眼淚一下子就忍不住了。

  “哥!出什麽事了!”王憐雨跑向王連明,哭著問道。

  其餘跟隨上京的眾人也是一驚,紛紛圍著王連明道:“連哥,這是怎麽了!”

  “難道被人發現了!?”

  王連明摸了摸妹妹的腦袋,柔和道:“沒事,這是我自己弄的。”

  隨後又看向眾人,道:“我在京城很安全,這刀疤,說來話長,現在就不和大家一一細說了,日後有空,再告訴大家。”

  隨後,王連明在妹妹耳邊耳語幾句,李弘文隻看見王憐雨煙霧迷蒙的雙眼看向他,隨後便看見,王連明帶著王憐雨,在他麵前跪了下來。

  王連明沉聲道:“我知道,世子殿下拿回這府邸,也是為了我們,現在還全力替父親翻案,我王氏兄妹無以為報,日後,王連明,願憑世子殿下差遣,效犬馬之勞!”

  王憐雨也沒有說話,隻是懂事地和哥哥一起跪了下來。

  李弘文一驚,道:“連哥,你這是做什麽!快起來!”

  李弘文還沒扶起王連明,王氏兄妹身後的眾人,包括石頭在內,居然齊齊跟著跪了下來,齊聲道:“願聽世子殿下差遣!”

  田寧在旁看著,心間微動,世子殿下,這是無形間又匯集了一股力量!

  石頭的身手田寧見識過,本事不小,王連明能贏南越大將,肯定也不是一般人,今日來的這些,都能看的出來是練過武的,這些人合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先前的燕子山眾人,雖也十分感激李弘文對他們好,卻並未像如今這般,直到王連明帶頭跪下,這些王家舊人,雖然人不算多,真真正正成為了李弘文可以如臂使指的勢力,這是除了傳承下來的黑麒軍外,李弘文自己的第一股勢力。

  “你們,這、這...”李弘文微微愣住,緊接著歎了一口氣,伸手去扶王連明,道:“連哥,先起來吧,兄弟們的心意,我明白,大家都是頂天立地的漢子,別讓大家跪著。”

  王連明頓了頓,隨後站起身來,道:“肅王府並不虧欠王家,殿下亦然,殿下為了父親的案子四處奔波,上下求索,我都看在眼裏。”

  “連哥,”李弘文拍了拍王連明的肩膀,隨後又看向眾人,道:“我想為王家翻案,並不是出於正義心理,亦或是肅王府和王家的淵源,隻是因為諸位也對我有恩,就這麽簡單,諸位大可不必如此!”

  王連明搖頭道:“殿下不用妄自菲薄,王某的話,始終作數,隻要殿下需要,哪怕全然赴死,王連明也在所不辭!”

  王連明身後眾人也都站了起來,目光堅定,儼然是和王連明一樣的想法,他們能回到這處府邸中來,就是李弘文努力為王家翻案的證明。

  他們相信王連明,王連明能做出這樣的決定,一定有他的理由,而他們跟隨王連明這麽久,王連明的決定,就是他們的決定。

  事到如今,再拒絕就有些矯情了,李弘文歎了口氣,道:“走,都進來坐吧,不要站在外麵了。”

  -----------------

  東風鏢局在京城開始營業,據說開張的時候,明麵上的掌櫃是楊世誠。

  不過在京城有一條傳言,據說鏢局開張的時候,肅王府世子李弘文,乃至太子殿下,都親自到場,而且傳言還說,在馬術上贏下南越大將的程家遠親,就在這鏢局擔任鏢頭,如此人物押送貨物,那還能有失?

  一瞬間鏢局的名頭便傳開了,生意火爆無比。

  鏢局開業的那天,李景洛確實去了,不過他不是首先去的鏢局,而是去了李府。

  正如李景洛所想,他提出要去找李弘文的時候,父皇欣然同意,甚至原本下午該上的課都替他取消了。

  李景洛找到李弘文的時候,李弘文正要去鏢局,李景洛正希望見見京城的繁華景象,便和李弘文同去了。

  從宮中出來,李景洛還帶來一條消息。

  以兵部侍郎為首的朝廷大臣,今日在含元殿上,提出諫言,請求李睿瀚,調邊關守將程顯回京。

  眾大臣還為此事給出了三條理由。

  其一,程顯在邊關統兵已五年有餘,時間日久,而他的家眷都在京城,朝廷應該體恤程顯,讓他和家人團聚才是。

  其二,就和第一條原因一樣,程顯在邊關統兵太久,為了防止邊關士兵,隻知將令,卻不知君令,生出禍端,應早日調程顯回京,差使其它將軍換防。

  其三,恰逢大乾從南越手中奪來兩座城池,待南越將城池交出之後,兩國間便有了“緩衝區”,借著這個機會,正好調整邊關布防,天時地利人和具在!

  李景洛帶來這個消息的時候,曾詢問李弘文,程顯將軍鎮守邊關這麽多年,明明效果很好,從未出過亂子,為什麽大臣們,卻執意要父皇讓他回京呢?

  被這樣問的李弘文有些沉默,那三條理由,第一條和第三條都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罷了,隻有第二條,才是大臣們所關心的。

  他們才不會管程顯有幾年沒見過家人,有多久沒和家人團聚了。

  而李弘文感到奇怪的是,程顯是程長青的兒子,在朝中的風評也很好,守備邊關的效果更好,程長青是當年挫敗南越征途的主要人物之一,盡得他真傳的程顯守備邊關,會給南越更大的壓力,想要一個完美替代程顯的人,是很難的。

  而且程顯統兵已有五年,在這段時間中,從未有人提過換將,為什麽偏偏是南越提出“緩衝區”這個說法的時候呢?

  新增了需要管理的地方,不是更不宜調動人員,而是應該穩定局勢再做打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