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提前(加更,求銀票!)
作者:名塵      更新:2021-04-25 11:10      字數:2161
  “賀紫山?”汪懷山微微皺眉,賀紫山的目標太大,萬一露陷,很難圓過去。

  撫著白須,凝神想了一會,汪懷山忽而笑道:“看來這位二皇子,在南越的日子也不是一帆風順。”

  汪懷山吩咐道:“等到子時,你帶他過來吧,注意不要被人看見。”

  “是。”

  -------------

  夜深人靜,子時是一天的終點,正子時,則是第二天的起點,在這個時代,這個時間,人們大多都睡下了。

  官驛之中,燈火已經熄滅,但其中的人,還沒睡下。

  一處廂房的窗戶打開一條細縫,賀紫山通過這道縫,觀察著四周。

  良久之後,一身夜行衣的賀紫山,小心翼翼地從窗戶中翻了出來。

  隨後行至牆邊,翻牆而出,朱五已在官驛牆外等候多時,見到賀紫山出來,借著夜色打了個手勢,帶著賀紫山離開此處,鑽進一處胡同。

  從小到大賀紫山也沒做過這種鬼鬼祟祟的事情,但是一路上風平浪靜,不禁讓他在心中有些佩服自己,果然天才不管做什麽都是天才。

  繞了一個大圈,再通過汪家的密道,賀紫山終於和朱五進入了相府。

  書房門被推開,一身夜行衣的賀紫山走了進來,拉下臉上的麵罩,賀紫山在椅子上施施然坐下,笑道:“這麽晚了上門叨擾,還望汪老不要怪罪。”

  書桌後的汪懷山精神不佳,臉上有些倦容,他已不知多少年未曾如此晚睡過了。

  汪懷山抿了一口茶,提了提精神,道:“有何事情,便快些說吧,老夫不像你們這些後生,到了深夜還精神奕奕。”

  賀紫山笑道:“聽聞汪老的兒子剛剛涉及一宗構陷肅王的案子,汪老倒是不怎麽擔心的樣子。”

  汪懷山吹動著浮在水麵上的茶葉,道:“你輸掉大比,二品大員斷了一臂,還要拱手送出兩座城池,你都能笑得出來,比起你來,老夫能睡得著又算什麽?”

  這下可謂是戳到了賀紫山的痛處,賀紫山拉下臉來,道:“你我合作,也不必說這些了,我需要你幫我一個忙。”

  “是早些將程顯調回來,好讓你們南越發兵?”沒等賀紫山自己說,汪懷山先將他的目的說出來了。

  賀紫山微微驚訝,但未在臉上表現出來,開口道:“沒錯,中秋太晚,我需要程顯在那之前離開乾國邊關,越早越好!”

  果然猜的不錯,賀紫山就是為此而來,汪懷山沒有急著答複,輕抿著茶水,賀紫山也沒有催促,等待著汪懷山自己開口。

  良久之後,汪懷山道:“好,我可以嚐試,早些調程顯回京,就以我的信件為準,隻要我的信件到了你手上,就代表程顯已經離開邊關。”

  沒想到汪懷山答應地這麽幹脆,賀紫山內心一喜,卻未說話,他知道汪懷山能答應的這麽幹脆,肯定也會提出相應的條件。

  可是半天過去,汪懷山隻是一個勁地喝茶,一句話也沒說。

  良久之後,汪懷山抬眼看向賀紫山,道:“老夫已經答應,你還有何事?”

  賀紫山一愣,道:“你難道不需要南越付出什麽?”

  “不用,”汪懷山搖了搖頭,道:“我的條件依然和之前一樣,日後南越接到我的信號,不管什麽情況,什麽時間,都要發兵大乾,如若你說不能做到這點,那合作便不用繼續下去了。”

  “能,能!合作照常進行,我們之間的承諾,依然有效!“答應地這麽幹脆,賀紫山還以為汪懷山會借機提出什麽條件來,卻沒想到他什麽都不求。

  汪懷山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你便早些回官驛去吧,離開久了,遲早露陷。”

  賀紫山不疑有他,即刻便站起身來走了。

  汪懷山卻並未離開書房回去休息,而是拿出一張信紙,隨手寫上“事成。”

  接著裝進信封放好,這封代表著程顯已經離開了邊關的書信,汪懷山居然提前準備出來了,好似胸有成竹一般。

  書房門再度關上,汪懷山臉上出現一抹不屑的笑容,他的條件,其實在剛才就已經定下了。

  他並沒有給出賀紫山具體的時間,隻是口頭上答應了提前,而他之前提出的條件,是日後南越接到他的書信,便要兵發大乾,通過這次商談,汪懷山將兩件事融合在了一起。

  之前說好的是中秋時間,但是汪懷山心裏清楚,在中秋之後,南越就算再收到他要求進攻的書信,大概也隻會做做樣子,而不是猛攻。

  但是這次,他的書信,不再是要求,而是南越也希望收到的信號,到時候,得知程顯離開的消息,南越大軍必然會全力以赴地攻擊大乾的邊關城池。

  因為最近的這些事情,加上李弘文的橫空出世,汪懷山覺得,有必要加快計劃的進度,最起碼,要為提前發起做好準備。

  其實他一早打算答應賀紫山的要求,隻不過如果太幹脆,反而讓他生疑,因此才拖上一拖。

  ------------

  第二天,賀紫山等人在大乾百官見證之下,遞交了蓋上賀紫山私人以及使節專用印章的國書,承諾將兩座邊關城池在一個月之後交於大乾,南越駐軍退出城池,屆時大乾可以安排人手接過城池的管理權。

  一如之比試之前定下的規則,大乾接手這兩座城池之後,也不得駐軍,隻能派兩百人以下的隊伍實施管理,以作為兩國邊境間的緩衝區。

  雖然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但既然南越國書到手,那也就以為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朝中群臣歡欣雀躍,這是大乾時隔十餘年之後第一次擴張國土,開疆拓土之功,自不用多言,百官爭先吹捧李睿瀚是一代明君,也有不少人稱讚胡彪總算為大乾做了一件正事,還有人說程長青年老,卻還在為大乾輸送優秀人才,不愧是大乾柱石。

  不知是刻意還是無意,文官們唯獨忘了一人為大乾贏下兩場的李弘文,除了武將們,其他人隻字未提李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