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通進銀台司
作者:荒唐假紳士      更新:2021-04-01 11:05      字數:2456
  趙頊對遼國使節團即將到來的消息早已心中有數,而且根據皇城司之前的情報,就已經預料到兩方使節會一前一後抵達汴京城。西夏使節團還未進汴京城,遼國使節團便大張旗鼓的向汴京城而來,如果說兩國之間沒有預謀,實在讓人很難信服。

  遼國使節團一路從上京城大張旗鼓的向著汴京城而來。整個大宋朝廷內外也漸漸得知遼國使節團即將進京這一消息。

  隨著消息傳開,整個天下有識之士的目光都漸漸聚焦到汴京城這座巨型城市中。

  現在大宋朝廷平靜的表麵下已經不能簡單用一片暗流洶湧能形容了,誰都想象不出古井無波的表麵下正在醞釀著的是何等樣的驚濤駭浪。

  所有人都在猜測皇宮中的那位以及朝中的宰執們將會如何應對這種情況。雖然說在澶淵之盟後,遼國主與大宋帝君是以兄弟相稱,但是宋還是要向遼每年交納歲幣。而西夏名義上是大宋的藩屬國,但同時又向遼國稱臣。可以說,其中關係之錯綜複雜很難想象。

  現在大宋和西夏尚處於交戰中,夏國使節與遼國使節又齊聚大宋首都汴京城。每個人都在猜想下麵的情勢會發展到何種程度,可以說,下麵一段時間汴梁城中情勢的發展走向將直接影響到三國邊境下麵幾年乃至幾十年的和平穩定,其中必然牽扯到邊境近百萬軍隊以及近兩千多萬百姓。

  趙煦也同樣從皇城司得到了上述消息,有皇城司情報支持的他對整個局勢有著更加直觀的認識,他同樣在靜觀接下來情勢的發展。

  在他看來,作為受突厥和唐朝雙重熏陶下成長的國家,遼國是一個以一支以騎兵為主其他兵種一應俱全的國家軍事機器。

  公元十世紀,遼帝國是名副其實的東亞霸主。契丹人的疆域東瀕日本海、西抵阿爾泰山,幅員萬裏。而在帝國的力量輻射範圍內又建立起堪比中原政權的東亞封貢體係,高麗、北宋、回紇、西夏等國家都不得不向耶律皇帝輸誠納貢。

  在對周邊勢力征服過程中,契丹人海納百川,在保持遊牧民族傳統的同時,更是不斷借鑒被征服民族的優點,建立了一支戰力碾壓北宋、體係完備不輸於唐朝的武裝力量。

  但遼國並不是不可戰勝的,大宋在遼國最強盛的時候依舊用步兵抵禦住了遼國鐵騎的入侵,而現在遼國已經走上了下坡路,大宋又何懼之有?

  以趙煦淺薄的政治經驗,現階段,他能做的好像也隻是靜觀情勢發展。

  大遼使節團行進速度異常緩慢,晃晃悠悠的像是來大宋旅遊一般甚是閑適。大遼使節團進入大宋邊境後,耶律乙辛等人對沿途接待的地方官員更是頤指氣使,甚是張狂。看來整個大遼在大雪中的受災情況並沒有耶律乙辛向遼道宗耶律洪基匯報的那樣嚴重,不然,作為遼國北院大王的耶律乙辛如何會這樣不緊不慢?

  當遼國使節團進入大宋境內後,西夏使節團這邊終於將大宋朝廷能拜見的官員都拜訪了個遍。不管是保守派改革派還是中立派係,能拜見的官員梁乙逋等人都一一走訪了一遍。根據皇城司觀察,梁乙逋等人與大部分官員都是一副相談甚歡達成共識的樣子。

  當得知遼國使節團進入大宋境內的消息後,梁乙逋便立刻向鴻臚寺丞惠明浩提出要求見大宋皇帝陛下,正式遞交國書。

  惠明浩等人立即向上匯報,很快消息便傳到了正在勤政殿與三省及樞密院的宰執們議事的趙頊手上。

  “官家,鴻臚寺卿李源求見”陳光得到內侍稟報,走到趙頊邊上輕聲道。

  “朕知道了”趙頊低頭掃了一眼相公們呈上的奏疏,便轉頭繼續聽著宰執們關於這份奏疏的爭辯。

  這份奏疏是剛上任評定官製所得淩誌蘇遠承二人聯名所上奏,奏疏傳到通進銀台司引起通進銀台司上下騷動從而引起了宰執們的關注。

  通進銀台司,官署名。大宋置,隸樞密院。據《宋史·職官誌一》記載,原設通進、銀台兩司,知司官二人,以兩製以上充任。通進司掌接受銀台司所領天下章奏案牘及文武近臣奏疏進呈,以及頒布之事銀台司掌抄錄天下奏狀案牘事目進呈,並發付有關機構檢查,糾正其違失,監督其執行。實際職務如何劃分,恐也沒有一定,所以後來兩個司合並為一而稱通進銀台司,其主官稱為知通進銀台司,為明清通進使司之所本。

  通進銀台司最初是通進司與銀台司二司的連稱。從宋太宗時期起,通進銀台司被整合成為一個由通進司、銀台司、發敕司和封駁司等四司所組成的、在“知通進銀台司

  兼門下封駁事”統一領導下的一個主管文書運行的信息傳遞係統。

  通進銀台司作為全國文書收發的總機關,掌握全國信息,溝通君主與臣僚、中央與地方,雖沒有決事的權力,卻可以操控信息的流通。它連結了太多的信息和權力,對它的控製與反控製也就成為宋代政治生活的一部分。

  在經由通進銀台司的文書運行的每一個關節點上,庶僚、宰執乃至君主都可能發揮各自獨特的作用,而種種明槍暗箭、刀光劍影也早已展開於文字運行之間。

  所以,淩誌蘇遠承二人所上奏疏才會引起宰執們的重視。

  以淩誌蘇遠承所奏,他們提出將通進司改隸給事中,罷銀台司,其職歸章奏房。其目的就是為了讓皇帝乃至宰執們更好的掌控這套信息傳遞係統。

  可以說,淩誌蘇遠承二人這份奏疏雖然引起了樞密院的少許不滿,但卻是得到了皇帝趙頊以及三省的相公們的一致認可。而今日趙頊將三省以及樞密院的宰執們召集過來其實就是為了討論如何實施這份奏疏中的方案。

  “既然各位卿家對這份奏疏上的提議沒有意見,那就交由尚書省擬旨準備實施吧。”最後,趙頊一槌定音道。

  “謹遵陛下旨意。”眾臣一齊躬身應道。

  “剛剛鴻臚寺卿李源求見,想必是有急事,正好眾位卿家都在,我們一起聽聽李源有什麽要事要匯報吧。”趙頊稍一頷首,掃視了一圈宰執們以後平靜的說道。

  “臣等遵旨”

  “陳光,傳李源進來”趙頊轉頭對著陳光的方向道。

  陳光走到殿外,對著門外的內侍吩咐了幾句便又回到趙頊邊上站定。這時隻聽門外傳來內侍黃門的稟告:“啟稟陛下,鴻臚寺卿李源求見。”

  “傳”

  …

  “臣李源拜見陛下”

  “免禮”

  “啟奏陛下,剛剛西夏使節團團長梁乙逋請求麵見陛下,正式遞交國書。臣不敢耽擱,特來稟報。”鴻臚寺卿李源見禮後便直接稟報。

  “各位卿家對此事有何看法?”趙頊聽完李源的匯報便轉向宰執們和煦的問道,眼眸裏閃過一絲無人發現的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