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官祿
作者:荒唐假紳士      更新:2021-04-01 11:04      字數:2363
  黃俊賢崩潰了以後,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都老老實實的交代了出來。

  隨著黃俊賢的交代,孟嚐剛聽了幾句神色便愈發鄭重。事關重大,他立即吩咐記錄的皇城司堂事筆錄繼續記錄,隨即打發審訊室其他皇城司精銳前去通知劉猛趙無極等人。

  劉猛接到孟嚐派人送來的消息便立即趕往皇城司密牢。

  根據黃俊賢的供詞,一個龐大的商業網絡徐徐展開在孟嚐的麵前。

  當神宗得到皇城司情報的時候,趙煦正在勤政殿還沒離開。神宗看著皇城司的情報,真的是義憤填膺。

  大宋大宋官員的待遇一直不低。自大宋立朝以來,宋代官俸製度十分混亂,官員無實職者可以領俸,有實職者則可以另加錢。除正俸外,還有服裝、祿粟、茶酒廚料、薪炭、鹽、隨從衣糧、馬匹芻粟、添支(增給)、職錢、公使錢及恩賞等,地方官則配有大量職田。官員有差遣職務者另加津貼,作為職務補貼。這種職錢依官員本官與差譴職的級差按等發給,故雖任同一官,職錢並不相同。在判、知等字前加守、試者,說明低於差譴職一至二品,每月分別加55貫和50貫。在判、知等字前加行字或不加字者,說明本官高於差譴官或與之平級,每月加60貫。

  由於宋代官員俸祿的款項極為繁複,如果一一計算,實在太花費精力.為此我在這裏僅列舉俸祿一項,其餘多項的總值大致推算為其俸祿的2倍.

  月俸其餘月收入

  三師萬注:正一品均為虛職,加職,無實權,故俸祿反而少

  首相萬

  次相及副相萬

  六部尚書萬

  侍郎萬

  九卿萬

  少卿萬

  赤縣縣令萬

  赤縣縣丞萬

  宋朝官員的俸祿的確是古今罕有.當朝一品的文武首席官員的月收入即有128萬之巨!

  年收入超過1500萬!!

  位居二品的官員,月收入也有25萬多,即使是相當於現在富裕縣的縣長的月收入也將近13萬!!對比明朝官員的俸祿,真是天壤之別呀!!

  附:宋代官職表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

  太尉、司徒、司空

  少師、少傅、少保

  從一品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樞密院樞密使

  正二品及以下

  參知政事

  樞密院樞密副使

  門下省侍中

  門下省侍郎

  中書省中書令

  中書省侍郎

  尚書令

  尚書省左、右仆射

  左、右丞相

  三司使

  副使

  翰林院

  翰林學士正三品

  翰林侍讀學士正三品

  翰林侍講學士正七品

  崇政殿說書從七品

  諫院知諫院

  六部

  尚書從二品

  侍郎從三品

  郎中正六品

  員外郎從六品

  禦史台

  禦史大夫從二品從六品

  殿中侍禦史正七品

  監察禦史從七品

  九卿

  卿正四品

  少卿從五品

  國子監

  國子監祭酒從四品

  司業正六品

  國子博士正八品

  國子監丞正八品

  路

  轉運司:轉運使、副使、判官

  提刑司:

  提舉常平司:

  提舉學事司:

  經略安撫司經略安撫使

  府知府事

  開封尹正三品

  開封少尹從六品

  開封府均從六品

  州

  從五品

  判某州事

  監縣

  宋代之縣,分為:

  赤縣:在京城內

  畿縣:京城外

  望縣:四千戶以上

  緊縣:三千戶以上

  上縣:二千戶以上

  中縣:千戶以上

  中下縣:不中千戶

  下縣:五百戶以下

  縣

  知縣赤縣:正七品

  畿縣:正八品

  其它:從八品掌縣之治

  縣丞赤縣:正八品

  畿縣:從八品

  其它:從八品

  主簿赤縣:從八品

  畿縣:正九品

  其它:從九品

  尉赤縣:從八品

  畿縣:正九品

  其它:從九品

  以上,為宋朝官員品階,

  優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員很少有自願致仕的,有的為延長任職期限,竟改動年齡。中國古代的“秩祿”製度,等級森嚴,不允僭越。秩是官秩,是官位的高低;祿是俸祿,是朝廷發給官吏的薪餉。官秩品在秦漢時以穀物多少計算。西漢從萬石到佐史分為二十級,曹魏時以一品至九品定分為九級,南北朝逐漸改為正從九品十八級,隋唐沿襲南北朝的秩品等級,以後各朝也大抵如此。

  漢代的官俸以穀物計算,最高秩萬石月俸350斛,最低秩月俸僅為3.6斛。兩者相差近百倍。唐代官俸有職田、祿米、錢貨。京官一品、外官二品授田12頃,京官八品、外官九品授田2頃50畝。武德初年,正一品祿米700石,從九品祿米50石。貞觀時一品官月俸錢6800文,九品官為1300文。唐後期,俸祿厚外官、薄京官。宋朝百官的俸祿在曆代封建王朝中最為優厚,月薪餉最高達400貫,是漢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除俸錢外,還有祿米,宋朝大小官員錦衣美食,生活奢華。正一品官,月領祿米150石,俸錢12萬文,外加每年綾20匹,羅1匹,綿50兩;從九品官,月祿米5石,俸錢8000文,外加每年綿12兩。除以上薪餉外,各種福利補貼名目繁多,計有茶酒錢、廚料錢、薪炭錢、馬料錢,等等。官員家中役使的仆人衣食及工錢也由政府“埋單”。宋代公用錢借貸利息與職田的收入,除由部門長官支用外,大部分進了部門“小金庫”,隔三差五發放給官吏們,成為收入的一部分。官員出差或赴任時,可以憑朝廷發的“給卷”在地方上白吃白住,甚至領用糧食衣服等。

  宋朝還設立“祠祿之製”,德高望重的高級官員進行定期療養,一切費用均由國家承擔。宋朝的不少官員能領取兩份薪餉,名曰“職錢”。優厚的待遇,使宋代官員很少有自願致仕的,有的為延長任職期限,竟改動年齡。因此,朝廷隻好強迫官員致仕,對年滿七十的老官僚,不予考課,不給升遷。官員致仕時,往往給予加官晉級,類似當今公務員的“即提即退”。宰相級的官員致仕後,仍可參議朝政做“高級顧問”。官員自動致仕的,其子孫可以“蔭補”一定的官職,致使“官二代”從政者眾多。

  宋朝官吏待遇如此之高,在神宗的思想裏,真的難以想象大宋商業竟然會如此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