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失傳的技藝(3更)
作者:慕夏      更新:2021-03-30 19:36      字數:2163
  馬氏不知兒子是如何得知靜川府發生的事,宋伊人人在靜川府,自不會這麽快來告狀。本就一肚子火無處撒,被自小恭順的兒子一番責備,哪裏受得了這份氣,可又不能與兒子傷了和氣,更不能在兒子麵前失了往日寬厚的慈母形象。於是,強忍著怒氣,把所有的錯都算到宋伊人那賤人頭上,日後定與她算這筆帳。

  “平兒,娘也是愛子心切,她一個窮苦泥腿子,能被你瞧上是她的福氣,她不知珍惜,又與其他男人勾勾搭搭。娘氣不過,沒有深思熟慮一時衝動罵了她,切莫因此事傷了我們母子的和氣。”

  馬氏想著自己經受過大風大浪,對付自己的兒子綽綽有餘,幾句話就能消了王平的怒火,誰知她的話還沒說完,就被王平梗著脖子懟回來。

  “隻是我單方麵仰慕她,人家根本不知情,你怎能當眾辱罵她?她未婚夫來當鋪又是警告又是羞辱,讓別人看盡笑話,你叫我在水洛如何立足?”

  馬氏一聽,隱忍的怒氣再也抑製不了,一拍桌子站起來。

  “你說什麽?那個男人羞辱了你?”

  “還不是因為你!”

  王平哪裏受過這種委屈?一想到被羞辱的那一幕布就怒氣叢生,對馬氏說話自是沒輕沒重。

  自小對母親言聽計從的他突然反抗,馬氏把兒子所有的變化都算在宋伊人頭,如果不是那個朝三暮四的狐狸精,她乖順聽話的兒子怎會如此待她!

  小賤人,我定叫你身敗名裂滾出靜川府!

  馬氏在心裏咒罵著宋伊人,表麵上還要示弱哄兒子。但王平這種從不發火的性子,一但發了火,豈是容易滅火?

  母子二人爭執許久,王平父親回來,看到麵紅耳赤的兒子,勸了幾句他才消停下來。

  馬氏平日本就強勢,瞧不上丈夫,待王平離開後,把所有火都撒向丈夫。

  “就是你這窩囊廢的樣子影響了我的兒子,讓他栽在那麽個狐媚子身上!”

  王父平時就是好脾氣,無論馬氏如何謾罵都不帶氣地陪著笑臉。

  “聽平兒的意思,人家姑娘並未與平兒約定什麽,而且與兒子公平買賣,你去找人家的不是本就不對!”

  馬氏聽了這話,由怒視變為譏笑。

  “喲!有膽子教訓我,是不是聽兒子說那小騷.貨長得美,你這老王八也動了色心?”

  王父聽後臉微微變了色,但隨即又若無其事地陪笑臉。

  “我也隻是說了句公道話,你不愛聽就當沒聽到就是!”

  王父說完也找了借口出門,出了門的那一刻,臉色變得陰沉,目光森冷地掃了眼臥房的方向,甩袖子離開。

  這一切宋伊人自是不知,祁川離開後,她一心撲在生意上。

  柳氏和左燕秋的作品《春日百花圖》完工,宋伊人第一時間拿著繡圖去找韓玉才,想通過他出售這副畫。

  韓玉才盯著畫看了片刻後,眼中露出驚訝的表情。

  “這是柳嬸所繡?”

  宋伊人如實回答,是柳氏和左燕秋共同完成。

  “繡品有問題?”

  “不但沒有問題,而且這種繡法是一種獨技藝,失傳已久的盤繡。這種刺繡方法來自於雪域之地朵娃家族,但這種繡法曾盛傳一時,且傳女不傳男,後不知什麽原因,這種技藝突然消失。”

  韓玉才眼神發亮,滿眼欣喜,生意人看到能換成銀子的物件眼睛都會發光。

  宋伊人也想不到一副簡單的繡品中會隱藏著絕技,她隻是覺得繡法與眾不同,繡的顏色豔麗,栩栩如生,但看不出技法。

  柳氏的繡法她知道,與村裏其他人一樣,懂盤繡的就隻有左燕秋。

  “這副繡品對於懂行的人來說就是絕品!”

  宋伊人自然驚喜,想不到自已家裏藏著這麽一位能人,這如果在前世,左燕秋就是非遺傳人!

  “這副作品暫時不賣,等著參加每年朝廷織造局舉辦的刺繡技藝大賽,一定會取得頭籌!”

  宋伊人第一次對左燕秋的身份有了猜想,既然這種繡法來自遙遠的雪域之地的朵娃家族,左燕秋難道是朵娃家族的傳人?

  一切隻是猜想,隻有問了她本人才能了解實情。

  “聽說前段時間有人當街滋事?”

  談完繡品的事,韓玉才記起自家娘子說宋伊人前些日子當街被人欺辱之事,隨問了一句。

  宋伊人大概說了事情的經過。

  “你說滋事之人可是水洛馬氏?”韓玉才問。

  “正是!”

  韓玉才皺眉:“此人在商界十幾載,人脈廣泛,手腕毒辣,表麵大度爽快,其實心胸極小,睚眥必報。你惹了她,以她的性格定會加倍報複,今後做事多留心。”

  宋伊人之前沒有去了解馬氏,隻是覺得在這種社會背影下,一個女人能在商界混得風生水起不簡單,但沒想過她還有如此能耐。

  “韓大哥的提醒我謹記在心。”

  宋伊人明白,韓玉才當然出於好心提醒她,但她也不是膽小怕事之人,馬氏那樣辱罵她,難道她得忍氣吞聲不成?如果馬氏真要下黑手,來便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誰怕誰?自古生意場從來都沒有風平浪靜、一帆風順!

  回到家,宋伊人提起那副《春日百花圖》及盤繡時,左燕秋一臉迷茫。

  “我的女紅自小都是我娘所教,我知道自己繡法和別人不同,娘說怕別人嫌難看,不讓給外人展示,我一直以為我娘的女紅不好,卻原來是這個原因!”

  “你娘自小就在上河村?”宋伊人問。

  左燕秋想了想說:“聽爹爹說,娘是當年逃難逃至下河村,爺爺奶奶看她孤苦無依就收養了她,後來就嫁給了爹,爹娘當年之所以會好心收留那個畜生,也是因為他和我娘的遭遇一樣。”

  宋伊人了然,左母的出身定不簡單,但她到去世都沒有對左燕秋說出實情,想必有她的道理,便不再追問。又一想,既然左母一直保密身份,如今憑一副繡品,如查暴露了左燕秋的身份,會不會給她帶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