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中原風雲-河洛篇
作者:莫名一遇秋月      更新:2022-06-16 01:29      字數:3200
  聽到瀟文遠如此一說,曹操肩膀微微一顫,仰首看著那蔚藍的天空,目光中充滿了回憶和念想。

  他想起了年輕時候的夙願,曾經他是多麽渴望與霍驃騎看齊,甚至還希望自己死後能在墓碑上刻上‘大漢征西將軍’的序詞,隻是一係列的打擊,讓他對天子失望了,對大臣們失望了,對整個大漢都失望了,看著這人相食的世間,看著那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悲愴,看著同為漢臣們的你欺我詐,你死我亡,最後,他走上另一條裏,一條希望通過自己雙手來改變這一切的道路。

  隻是,這條路剛邁出一步,就被眼前這年輕給徹底粉碎了。

  這個時候,讓我再重拾夙願?

  我能做到嗎?我還可以去做嗎?

  曹操茫然了。

  “孟德兄,暫時放下擔子吧,你與你的兄弟部下們,就先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如果真的決定了,再和我說吧。到時候我們一同征服這世間裏我們能到達的所有土地!”

  瀟文遠說完後,就示意部下收繳了曹操殘軍的兵刃。曹操雖然沒有一下子給出瀟文遠答案,不過卻配合著驃騎軍收攏殘兵,做出一副淪為俘虜的姿態。

  瀟文遠也不為難他們,那些普通士兵要參軍的就接受,要解甲歸田的就發放路費。

  而曹操則帶著夏侯惇、李典、樂進、曹洪、曹純、滿寵、程昱等文武跟著瀟文遠身邊,算的上是高級俘虜吧。因為除了不得離開驃騎軍的視線外,曹操等人的行動還是非常自由的。

  並且曹操也很配合,在瀟文遠引軍進攻兗州其他郡縣時,曹操主動出麵勸降,讓驃騎軍幾乎不廢一兵一卒,就先後拿下了兗州的濟北國、東平國、任城國、山陽郡,並一路招收降兵,讓瀟文遠這支南下部隊的軍力擴展到十五萬左右。

  而就在瀟文遠忙著接受曹操地盤的時候,魏郡的諸葛亮也有動作了。

  河內守將是文醜,領軍八萬,如果是固守河內,憑著河內城堅,確實很難短時間內拿下,畢竟他諸葛亮可沒有瀟文遠的本事。

  不過一聽河內太守是文醜,諸葛亮就有計較了,也就擺開車架和旗幟引兵十萬,正兵出擊。

  文醜一聽是瀟文遠假子諸葛亮掛帥,也就多有輕視,畢竟他可不信這黃口小兒有什麽能耐,也就帶齊人馬出城迎戰。

  兩軍戰於牧野,文醜驍勇,黃忠不敵,連敗數陣,文醜頓時更為輕視諸葛亮了,也就不聽隨軍軍師許攸的建議,為了全殲諸葛亮軍,就全軍壓上,追殺諸葛亮軍百餘裏,隻殺的諸葛亮軍丟盔棄甲,就在文醜得意洋洋要生擒諸葛亮和殺盡來犯之敵的時候,諸葛亮大軍卻突然回身布陣,同時四麵炮聲齊響,數萬驃騎軍騎兵在太史慈和張郃的帶領下從四麵殺出,一時之間文醜軍大亂,加之黃忠回身奮戰,乘文醜慌亂之際一刀斬於馬下。

  文醜被殺,許攸被俘虜,就注定了河內袁紹軍的敗局,殺之天黑,包圍圈中的河內軍戰死五萬餘,降者二萬餘。

  而清點,諸葛亮部不過是損失八千餘兵馬,並且多為詐敗時損失的,說起來也算是一場輝煌的大勝了。

  而諸葛亮經過清點後,見天色暗下來了,也就讓張郃背著文醜屍體,再從降軍中挑選幾名降兵,加上換裝的驃騎軍精銳千餘,去詐河內城門。

  天色大黑之際,河內城門下,穿著文醜親兵衣著的張郃背著文醜的屍體對這城樓大喝道,“將軍中了奸賊埋伏,現在重傷昏迷不醒,爾等還不快打開城!?要是耽擱了將軍救治,你等能擔當得起嗎?!”

  守城將校倒是細心,連忙讓張郃把亮起火把來,他要確認是不是文醜將軍。

  張郃當然照做了,讓人把火把亮起,並將背後的文醜屍體照亮。

  那守城將校一見確實是自家將軍,並且那慘白的臉色和布滿鮮血的衣甲無不說明文醜將軍此時情況不妙。

  慌亂之際那守城將校也顧不得那麽多了,那可是主公的愛將,要是因為他的遲疑而出了什麽問題,他是十個腦袋都不夠掉呢。

  所以連忙著人放下吊橋,打開城門。

  而張郃一靠近城門,就與一眾部下棄了偽裝,斬斷吊橋繩索,三兩下的就殺了城門守兵,奪下了城門。

  而在張郃動手之時,諸葛亮事先安排好暗中尾隨張郃的騎兵,此時也在黃忠和太史慈的帶領下火速殺入城中。

  一通廝殺下,河內戰兵多被文醜帶出去城了,城中多為老弱,所以很快的就被殺的崩潰而降。

  河內城被攻下後,諸葛亮就著令張郃、高覽兵分多路,去取河內郡中的其他縣城,而他則親自統領五萬鐵騎,帶領著黃忠和太史慈急速行軍,配合著青州水軍,偷襲了孟津港,然後乘袁紹還沒反應過來渡河直下洛陽。

  這青州水軍是哪裏來?皆因為瀟文遠早在初到青州的時候就開始打造水軍了。此時正好用的上,否則諸葛亮的五萬騎兵奔襲也難以完成,畢竟渡黃河是需要很多船隻的。

  等諸葛亮大軍於洛陽和汜水關之間的要道上駐紮下來後,現在身處於汜水關的袁紹總算接到了文醜兵敗被殺,河內失守的情報。

  大驚之下,袁紹趕緊讓顏良整頓兵馬回洛陽,卻忽聽探馬匯報,諸葛亮此時引五萬騎兵在洛陽和汜水關必經之路上駐紮下來了。

  這讓袁紹震驚之餘,也無暇他顧,讓顏良火速整頓兵馬,留下三千勁旅守汜水關後,就帶著十萬人馬攻諸葛亮。

  諸葛亮卻不急,高掛免戰牌,任袁紹如果強攻,他都隻是下令固守。因為他此時正等待著張郃和高覽拿下河內全境後南下取洛陽。

  此時洛陽大軍多在袁紹手上。原因無他,就因為之前呂布被陳宮邀請入兗州了,這讓袁紹看的有些眼熱,也想分一杯羹,畢竟之前兗州是曹操占著的,他與曹操還是有些情誼的,加之北方驃騎軍給他的壓力很大,讓他不好對曹操動手,而此時呂布卻白得了半個兗州,這讓袁紹動氣心思來了。

  要知道之前呂布可是投在他的旗下的,呂布得的地盤不就等於他得到的嗎?所以他就派人向呂布索要陳留郡。

  呂布是那麽好相與的嗎?

  根本鳥都不鳥袁紹使者,這讓袁紹很沒麵子,大怒之下就帶著精銳大軍屯兵汜水關,企圖逼迫呂布屈服。

  而諸葛亮也是因為得到了這個情報,才在打下河內治所後就火速渡河南下,他要將袁紹手上最精銳的這一支大軍堵在洛陽之外,這樣子洛陽城雖然有一些守軍但是卻不多,並且少了袁紹這主心骨,也讓諸葛亮運作起來更加容易。

  袁紹此時也非常心急,他知道諸葛亮之所以斷他歸路為的就是洛陽,現在河內一失,洛陽的北麵大門就完全對驃騎軍敞開了,驃騎軍若全線壓下,憑著洛陽城中五萬守軍,根本無法抵擋驃騎軍的洶湧。

  所以他必須在洛陽城淪陷前將眼前這黃毛小子給滅了。

  隻可惜夢想是豐~滿的,現實卻顯得有些骨感了。

  說真的,如果擺開架勢來,他袁紹這十萬大軍也未必打的過諸葛亮的五萬精銳騎兵,不過那樣一戰勢必讓諸葛亮損失慘重,就算勝利了也是慘勝,並且諸葛亮也不急著動手,他需要的並非殺袁紹,而是徹底將袁紹大軍大殘,同時給張郃等人拿下洛陽的時間就足夠了。

  袁紹一時奈何不了諸葛亮大軍,就想繞道而行,但是他袁紹一動,諸葛亮就派騎兵不停地奔射擾陣,袁紹一回身要大戰一通,諸葛亮就讓部隊呈現防禦姿態,甚至直接回營防守固守,弄得袁紹苦不堪言的,士兵忙於奔命,很快的就叫苦連連。

  而就算袁紹不玩了,想要跑也跑不過諸葛亮,因為諸葛亮部下都是騎兵,而他袁紹手下大半都是步兵。打嘛,諸葛亮根本沒興致與之交鋒,就如同牛皮糖一樣牢牢地纏~著袁紹大軍。這多少有些疲兵之策的味道,袁紹手下郭圖和逢紀也都看出了這一點,隻是袁紹軍的機動性不足卻成了短板,明知道對方玩疲兵之策也毫無辦法。

  想設伏引諸葛亮軍出來殲滅,可諸葛亮此時雖然年輕,但是一點兒都不莽撞,行事極為謹慎,這和曆史上的諸葛亮一樣,所以袁紹想玩陰的,也要瞞得過諸葛亮那每天十二個時辰不間斷並數量龐大的斥候部隊才行。

  連續兩三次誘敵無果後,袁紹被弄的發起狠來了,也就直接強攻諸葛亮營地,可惜卻被一種強大的連射強弩給連連打退,無奈之餘,袁紹救派出大將顏良憑武勇帶精銳衝陣,卻被驃騎軍名將太史慈和老將黃忠聯手把顏良打成重傷,如果不是顏良機靈,同時胯下馬匹是寶馬,加之高幹和韓猛、朱靈等將死命相救,可能連小命都交代在諸葛亮營寨中呢。

  雖然此戰讓袁紹氣急敗壞,卻又沒有絲毫辦法。麵對著防守如刺蝟一般的諸葛亮大營,袁紹非常想直接不幹跑路呢,可惜又異常擔憂洛陽的安危,最後也不得不下令強攻,畢竟他的根基此時就隻剩下洛陽了,那是丟不得的。所以就隻能著令甲士不斷地強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