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 46 章
作者:青竹葉      更新:2020-03-18 06:15      字數:5721
  進擊的生活流(快穿)最新章節

  夭壽啊……

  自己為什麽要停下來,還一步三回頭?鬼迷了心竅嗎?

  昭明懊惱得想要捶自己的腦袋,還得打起精神應付這突如其來的來自巡邏隊的詢問。

  這人應該是個隊長,是個笑眯眯的,看起來特別文質彬彬的年輕人。眼睛狹長,似笑非笑,不知怎麽的就讓人想起那些在斯文和敗類之間遊走的梟雄。

  反正被捉個正著的昭明當時就有些心慌慌了,他幹巴巴的用本地話問他們什麽事。

  這時候天已經暗了,冬天天短,那些居民院子都已經關上,這夥人一個個流裏流氣比街上的流氓還邪氣,就這麽在巷子口堵住瑟瑟發抖的昭明。

  陸昭明沒有偽裝自己,還是那白淨俊秀的少年模樣,一雙眼尾上調的桃花眼無辜的眨呀眨。

  “你別怕嘛。”這隊長說話懶洋洋的,伸手搭在昭明的肩膀上,“哪兒來的?之前怎麽沒見過你?”

  昭明覺得有點兒怪,不隻是因為這年輕人站在他左邊,卻伸手搭他的右肩膀,手指輕輕按在他的肩窩上,明明力道也不大,就是突然毛骨悚然。而且他覺得這語調有些莫名熟悉,特別熟悉,以至於整個人都不太對。

  但這會兒也不好說什麽,拿著全身的演技態度坦蕩得拿出之前開的介紹信給他們看,表明自己真的是良民,奉旨出行。

  “賣糧食?……我看不像吧?裏頭什麽東西?”

  昭明在心裏mmp,他明明可以直接掀開看,又有這麽重的酒味,但人家就非要問一問,跟作弄老鼠的貓一樣。

  昭明是極不情願被人這麽逗的,好氣性不代表沒脾氣,也就是這會兒了,被逮個正著,可不正是鼠和貓?

  “自家釀的葡萄酒,不是糧食酒。沒違反規定吧?”昭明笑著說,十分自然的在對方的手裏塞了一隻煮熟的雞蛋,“為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安全,勞您一大早就站崗,早飯吃了沒?”

  年輕人湊近了,眼睛愉快地眯起,“趕早市的吧?”

  “……嗨呀!這不是響應國家號召,鼓勵農民農閑時開展家庭副業增加收入麽?這就是農副產品,鄉下多了,城裏少了,我就是幫大夥兒跑跑腿,解決一下雙邊因為交流過少引起的誤解,協助解決人民負擔。”

  昭明長得十分純良,笑容燦爛得跟冬天的陽光一樣,簡直不敢相信他能頂著這樣無害的臉把走私的事兒說得那麽清洗脫俗。

  這年輕人一秒破功,悶笑了一下立馬變回原來那懶懶散散的樣子,“沒收什麽跑腿費?那麽小氣呐?”

  按在肩窩上的手指捏了捏,昭明一僵,重新露出笑來,“集體的事兒怎麽能要什麽跑腿費呢?咱們可是社會主義國家,不興資本主義那一套。”

  “寬哥,差不多得了,這小哥臉都被你嚇白了。”後邊一個縮著腦袋跺腳驅寒的小夥子忍不住開口。

  細長眼的年輕人轉頭瞪了他一樣,把手收回來,“東西拿出來看看,要是好,我們買了。”

  昭明一聽,合著是嗅到酒精味道來買東西的?不是,你們巡邏隊的這麽知法犯法好嗎?想是這麽想,他還是把竹筐裏的草葉推開,露出裏麵的玻璃瓶。

  “就這點東西,糟踐了好些葡萄才成功的,喏,都在這兒了。”

  雖說受了一番驚嚇,但最後的結果還是好的,一筐子的酒都賣出去了,不但是市價賣出去,還換回來不少票。不過要昭明說,他寧可不賺這筆錢,真心的,那年輕人也就是看著斯文,蔫兒壞蔫兒壞。

  像個狼崽子。

  “昭明哥——昭明哥你在不?”

  “在呢……唉,二毛啊,什麽事兒啊?”

  昭明從屋子裏出來,自從他給全村人都帶回來了廉價紅糖之後,這個村子的人似乎就不把他當外人了。喊別的人都是某(姓)知青,更親近一點就是某某(名)同誌,到了昭明這兒,長輩喊‘小昭’、‘阿明’,平輩喊‘昭明哥’、‘明哥’,晚輩就喊叔。

  不過話說回來,他帶回來的紅糖是挺多的,價格隻有市價三分之二,就是村裏最吝嗇的婦人都買了幾兩,那些大方的還買了不少送親戚朋友,過年拿出來很是體麵。加上這錢是賣糧食的錢裏頭扣的,換算一下就更加優惠了,買到就是賺到。

  村裏人在這種交易裏嚐到甜頭,還說以後還這麽幹。

  昭明挺好奇,怎麽這一個村子的人都不怕死麽?這年頭抓走私還是挺厲害的,居然男女老少都躍躍欲試,簡直不科學。

  後來幾個人就和他說了說當地現狀,首先,按著本地的傳統,子女全部成家之後就要分家,父母一般就給一筆分家費,連房子都沒有的,所以蒙祖蔭什麽的就別想了,自個兒奮鬥吧。

  於是人人都被錢這個小婊砸迷惑,土地裏找吃的太艱難,大家總想幹點大的。

  這個村子還屬於比較遲鈍的了,某某地方一整個村子都在雞毛換糖,他都換了多少年了?又某某地方穿街走巷的賣紐扣針線、給人修剪刀也沒少見啊。他們讓人抓了放,放了抓,臉皮和城牆一樣厚。

  然後,這邊多是丘陵,優質土地比較稀少,就得在別的地方上挖掘出金子來,所以走私這個事真是層出不窮。我得活命啊,我得養老婆孩子啊,那既然種地不能給我帶來這些,我為什麽不嚐試一下別的?

  人逼急了,什麽事幹不出來?

  窮則變,變則通,就是這個道理。

  再然後,就和南方這邊的宗族觀念有關係。宗族這種東西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但無一例外是比較團結的一個勢力,甚至是可以和官方抗衡的。

  本地的基層領導,基本都是各個鄉鎮出來的,他們身後還有一群同宗同族住在村子裏。那麽對於這類同宗同族走私的事情,就不好那麽講明白說道理,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家都好過日子。

  昭明就明白了,為什麽這邊黑市這樣光明正大了。

  這個大爺說完了,還忍不住誇了誇昭明,“你這個小後生還是挺不錯的,腦子活,敢想敢幹,人也勤快踏實,你瞧,你來得最晚,本地話學得最快,有腦子。最重要的是,你不能總是仰著頭過活,有時候就得把頭低下來。我瞧著,那些知青同誌做學問都是挺好的,不能做生意,做生意就不能把傲氣放臉上。做人也一樣,太驕傲,走不長。”

  這個大爺在本地頗有威望,屬於長老這個級別,他對昭明表現出欣賞之後,別說昭明,就是一塊兒的知青都獲利不少,仿佛更加融入了這個小村子。

  “昭明哥,縣裏有人找你,在三叔公那兒呢。”二毛說。

  縣裏有人找?昭明疑惑不已,他在這裏又沒什麽熟人,怎麽會有人找他?

  “那行,我馬上過去。”昭明給了二毛一塊過年剩下的花生糖。這塊糖不小,四四方方孩子巴掌大,小孩兒打碎了能吃好些天,也就知青們這樣舍得,其中屬昭明手最鬆,又很疼孩子,村子孩子都很喜歡他。

  二毛美滋滋的揣著糖塊就走了。

  昭明去裏間找了羊羔皮的外套披在身上,拿了一把青色油紙傘慢慢走出去。

  南方的冬天多雨,尤其是最近幾日,時常有小雨駕臨,北方孩子的身子骨可扛不住這一凍,所以時時都記得帶著雨傘出門,身上厚厚好幾層,裹得跟個熊仔一樣,就這事兒,村裏大娘們已經笑了他好幾遍了。

  昭明去到村長家裏,村長媳婦一看他來了,招呼著兒媳婦給泡了一杯滾燙的薑絲紅糖水,雖然裏頭紅糖也不多,卻是他們的心意。這要換了別人,可未必有這麽好的待遇。

  “大娘,您別忙,休息休息。”昭明從口袋掏出炒黃豆和炒南瓜子,塞了一把給大娘,又塞了一把給邊上的兩個小娃娃。這也是他受歡迎的原因,哪怕臨時去了別人家,也從來不空著手。

  “你三叔公在堂屋呢,留下吃飯嗎?”

  “不了不了,您別客氣。”

  昭明去了堂屋,除了老村長,還看到了一個挺眼熟的人。

  “啊……”

  昭明才張開嘴巴,那個笑眯眯斯斯文文的年輕人就站起來伸手搭在他肩膀上,對著老村長說,“我和昭明很久未見,都不知道他來了這裏,也是機緣巧合,上次見到了,才知道來了您這邊兒。以後我說不好常常上門,得麻煩您多給些方便了。”

  什麽很久沒見?

  什麽機緣巧合?

  什麽鬼?

  昭明錯愕的看著僅有一麵之緣,並且相處並不愉快的巡邏隊隊長。

  那演技精湛的大隊長笑著用肩膀撞了一下昭明的肩膀,“是吧,阿明?”

  阿明個鬼哦。

  雖然心裏翻滾,但昭明的臉上還是特別冷靜持重,他好奇這人什麽目的,又為什麽假裝他們好交情,也笑了一聲,“是啊是啊,多少年沒見了,相互也沒聯係,差點沒認出來。”

  村長叼著一根雪白的煙,不舍得點燃,嗬嗬的笑,“沒事兒沒事兒,方便的很。你要不嫌麻煩,常來,啊。得了,你們年輕人聊吧,我去看看老婆子在幹什麽。”

  老村子特別善意的給兩人留了空間。

  老村長一走,昭明就變了臉,雖然還是笑,卻怎麽都看不出之前的和善來,他伸手把肩膀上搭著的這隻手扭下來,“哦,好久不見啊,我怎麽不知道在這裏還有我的老朋友呢?”

  “你不高興了?”對方攤攤手,笑嘻嘻的靠在頂梁的那根圓柱上,剛剛看著挺正直的年輕人,這會兒看著就特別不正經,“別不高興嘛,上次我也沒坑騙你啊。我叫喬寬,虛長你幾歲,叫我寬哥就行。”

  莫名其妙。

  昭明都不明白這人找自己什麽事,他一個手裏頭有點權力的巡邏隊隊長,找他這鄉下知青,還冒充他幼年朋友,總不會隻是閑著無聊發慌吧?

  “上次的酒挺好喝的,你這兒還有嗎?”

  “為酒啊?”不知道為什麽,昭明就鬆了一口氣,為酒,那簡單啊。

  喬寬的眼睛眯起來,那神情像是吃飽了肚子舔爪子的老貓,“是啊。”

  “葡萄酒,還有石榴酒、楊梅酒和桑葚酒,不過都才半年,酒味比較淡,口感酸甜。”

  村子的後山有不少果樹,屬於村裏的集體資產,除了一部分交到供銷社換成錢和票,剩下的都歸村民所有。因為供銷社每次拿走的不多,村民自己打一些,還剩下不少在樹上,昭明就采摘了一些釀酒,他尤其喜歡後山深處野果樹上的果子,

  知青們都知道,他們裏頭有兩個‘巧手媳婦’,一個是小餘同誌,自己醃製烏梅、炒本地野茶、曬醬、曬臘肉臘腸……一個是昭明,床底下的大壇子,有鹹蛋、鬆花蛋,有酒泡的豆腐乳,也有自釀的果酒,還能自己調配跌打藥酒。

  眾知青每次看到兩位掌廚在廚房裏掂勺子都會心有戚戚:都是城裏來的,為何你們如此之秀?

  喬寬點點頭,“我先看看。”

  “買酒就買酒,你幹嘛充我舊友?”

  “又不是一棍子買賣,何況,我瞧著,你以後還是得去縣城裏吧?那縣城我熟啊,誰家有什麽誰家缺什麽我都知道,真正的好東西可不會走早市。你說咱們城鄉合作怎麽樣?不比你單打獨鬥強?”

  “我們才見了一麵。”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你讓我想想。”

  兩人就去了知青點。這會兒才過了年,地裏沒什麽活計,大家都趁著這會兒走親戚,所以知青們也難得有了空閑。這會兒天已經不早了,外頭冷,大家就圍坐在爐灶邊,揣著手,抱著裝滿熱水的玻璃瓶,討論著晚上吃烤年糕還是吃蒸窩頭。

  小餘同誌回家了,剩下的知青們依依不舍,哭得跟對象出國一樣。幸好昭明還留著,這日子總算還能過下去。不過比起學慣南北的全能型選手小餘同誌,昭明同誌的廚藝技能點得比較偏,大夥兒也是現在才發現的。

  昭明同誌最擅長做點心,西點中點都行,但在這兒是沒什麽發揮的餘地,也就早上弄些窩頭菜包,再過年那會兒奢侈得用油、肉、麵粉做了外酥裏嫩的滬市生煎包,這些點心好吃是好吃,不當正飯啊。

  再然後,昭明同誌熬粥、煲湯、清蒸菜也很棒棒的,一碗野菌湯鮮得能把舌頭吞掉。他甚至還會做出一桌相當美味的豆腐宴。

  但昭明自己口感清淡,擅長的菜肴也是一樣以蒸、燉為主,少鹽少油,十分健康。這類菜吃個幾天沒關係,一連吃十多天就出問題了,太清淡了。

  知青們嘴巴都被小餘同誌的家傳禦廚手藝養刁了,小餘同誌自己做了許多醬料,哪怕素菜也能做出葷菜的油香,昭明卻做不到,他擅長把油膩的葷菜做出素菜的清爽。

  川蜀來的同誌最傷心,每天喝著清湯流眼淚,但這會兒小餘同誌不在啊,能怎麽辦,委委屈屈的吃了幾天營養健康的養身湯、清蒸菜,最多就是把私藏的豆瓣醬、辣油等等拿出一點調味。

  材料所限,過了年之後桌子上基本就沒有過肉菜,手藝所限,還都是口味清淡的。不吃辣的知青們都覺得還好,昭明的手藝還是相當不錯的,但吃辣的重口味就饞了。

  小餘同誌離開的第n天,想她,想她,還是想她。

  這些同誌的怨念實在太過深重,昭明想了想,確實不好頓頓白菜豆腐,他就在晚餐上做花樣,咱們可以圍爐燒烤啊,不然吃火鍋也成,蒸窩頭夾餡料也可以啊。能圍著烤火,還能邊吃邊聊,熱乎乎的吃進肚子裏,又暖又舒坦。

  此提議一出,全票通過。

  同誌們終於不再抱怨昭明的寺廟風廚藝了,他們每天早上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思考:晚上吃什麽?

  喬寬到了知青點,一看一群人圍坐在廚房,看到昭明都招呼,“小昭,晚上吃什麽呀?”

  昭明揮揮手,“還有些糯米粉,今兒吃酒糟圓子怎麽樣?”

  “不留著過兩天元宵麽?”

  “元宵要用的我留著呢。”

  “大圓子還是小圓子,放冬瓜糖絲麽?”

  “放薄荷,清爽。”

  “放紅豆沙,沙甜。”

  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討論裏麵放些什麽東西更好吃。

  喬寬看著心裏可樂,心說這村裏的知青們怎麽和他原來接觸的不大一樣,樂樂嗬嗬的。這知青點也不一樣,圍了院子,錯落有致的種了瓜果蔬菜,也搭了架子,上麵還有老去的絲瓜藤。地上有幾隻剪了羽毛尖尖的母雞在啄食,還有幾隻扁嘴的小鴨子,搖搖擺擺的到處晃悠。

  都沒看出來是個知青點,不知道的還以為進了哪個老鄉的家。

  昭明進了屋子,趴地上從床底下扒拉壇子,喬寬就倚靠在門口的位置,一邊打量井井有條的男生宿舍,一邊笑眯眯看昭明拿東西,“那酒釀圓子我能吃一碗麽?我家裏也沒人,自我家阿叔走後,這些年就沒正經吃過住家飯。”

  “這算什麽住家飯啊?”昭明抱著壇子站起來,他把幾個壇子擺放好,彈了彈膝蓋上的灰塵,“我得先問過大家。你不怕回去太晚了?”

  “就一小時的路,有什麽怕的。”

  昭明就想起來,這人好像是騎著自行車來的,那自行車還停在老村長屋子的門口。

  知青們都很熱情,聽說是城裏過來找昭明的舊友,都要他留下吃飯。喬寬打蛇隨棍上,張口就許諾,日後去了縣城去他家裏住兩天,又很是‘自家人’的謝謝大家平日照顧昭明。

  “你們是阿明朋友,便是我的朋友,以後有事盡可以去縣城找我。不犯法不違背原則的,義不容辭。”他自然地伸手搭著昭明的肩膀,態度真誠熱情。

  男同誌們都哈哈哈的說好啊好啊,隻有一個女同誌嘀咕了一聲‘怎麽跟來了對象似的?’,她也就是隨口一說,後麵也跟著‘好啊好啊’起來。

  昭明抽搐著嘴角,並不是很想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