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探索內氣的控製方式
作者:借假說真      更新:2021-04-13 00:37      字數:2308
  秦毅瀏覽各種武學書籍,和數位內氣武者交流,發現:

  內氣的調動和控製難度很低。

  並且,內氣的控製精度,也比較高。

  內氣可以分成一股一股。

  這雖然不及傳說中的先天真氣,可以一縷一縷地操作。

  宗師罡氣,可以分成一線一線。

  大宗師,更是可以罡氣化為一絲一絲。

  內氣、真氣、罡氣,都是元氣轉化而成。

  它們有相似的功能和作用。

  一股一股的內氣,乍看粗糙。

  但是,內氣的這種控製精度,相比於養血武者和淬體武者對元氣的控製,那簡直是有了質的飛躍。

  因為養血武者和淬體武者,對元氣,幾乎沒有辦法直接控製。

  隻能間接引導。

  養血功法和淬體功法,本質上都是間接引導元氣的手段。

  通過軀體的運動來引導元氣。

  這種方法在秦毅看來是合情合理的,十分符合他穿越之前所接受的科學教育。

  問:想要控製一種無法直接控製物體,該怎麽做?

  答:通過控製一種可控的東西,來間接控製該物體。

  比如,人是無法通過思維,來直接控製一塊磚頭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

  但是,人的思維卻可以控製自己手,把磚頭拿起來,從這裏搬運到那裏。

  再複雜一點。

  人的思維,理應無法直接控製一片雲朵的改變。

  但是,人的思維,卻可以製作出飛機、火箭彈等,可以製作出幹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

  人可以向雲中播散促這些催化劑,使雲層降水。

  由此可見,人的思維對大多數物體的控製,基本上都是間接控製。

  間接控製這一種方式,通過一個個中間環節,擴大了人的思維的控製範圍。

  讓人可以改造他所見到的廣闊的天地。

  這是間接控製的優點。

  但同時,間接控製這一種方式也有缺點。

  那就是精度問題。

  以當下已知的手段,人很難把一顆水珠,“雕刻”成一座雕像。

  很難把一片雲朵,“裁剪”成一件衣裳。

  理論上能做到嗎?

  能。

  但是對當下的我們來說,太難了。

  用已知的手段。

  做不到。

  相比之下,內氣的“精細”控製,在秦毅看來,就是一種極其困難的事情。

  以人類的血肉軀體而言,幾乎無法做到的事情。

  控製不了。

  人體有一套控製係統,就是神經係統。

  人的思維通過神經係統,來控製自己的血肉軀體。

  神經係統是機體內對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起主導作用的係統。

  主要由神經組織組成,分為中樞神經係統和周圍神經係統兩大部分。

  中樞神經係統又包括腦和脊髓。

  周圍神經係統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

  通過一根根散布在軀體中的神經,來控製每一處肌肉,每一個腺體。

  當然,神經係統的控製精度,也就到此為止了。

  器官和組織這個級別,神經係統還可以直接控製一下。

  再往下的細胞級,就隻能通過調節內分泌等各種手段,來間接控製。

  這樣的間接控製,把整個人體都控製在內。

  但也和其它的間接控製手段一樣,相對粗糙,精度不夠。

  比如,無法控製血液。

  從傷口流出的鮮血,人的思維是無法它們流回來的。

  甚至,有很多人連耳垂這麽“大”的身體部件都控製不了。

  所以說,神經係統這樣的控製係統,憑什麽精細控製元氣這種“類似氣態”的鬆散的東西。

  尤其是,運轉內氣這種操作,在大多數的功法中,打打坐,憑空想象一下,或者動一動意念就可以做到。

  基本是不需要軀體運動的配合的。

  所以,秦毅可以確定,元氣不是通過神經來控製的。

  秦毅排除神經,而不是排除神經係統,那是因為,他把思考目標,放在了腦電波上。

  腦電波,準確來說,是一種使用電生理指標記錄大腦活動的方法。大腦在活動時,大量神經元同步發生的突觸後電位經總和後形成的。

  不過,這種教科書的解釋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神經係統會產生生物電,而電會生磁。

  生物電的變化,會帶動電磁場的變化。

  而電磁場,也是可以產生作用力的。

  但是,問題是,真的是這種場力在作用嗎?

  一開始,秦毅真的認為控製內氣流轉的,是腦電場。

  但是,秦毅思考了好幾分鍾之後,發現並不是這樣的。

  場力的作用,在不談實際操作的情況下,理論上確實可以隔空控製內氣的流轉。

  但是,這種場力作用,卻有一個問題。

  場是指在某種空間區域,其中具有一定性質的物體能對與之不相接觸的類似物體施加一種力。

  元氣由無數的微小粒子組成,就像是水蒸氣由水分子組成。

  腦電的場力功率不管有多小,都是足夠驅動小小的元氣粒子。

  就像是一陣風,不管有多麽微弱無力,都能吹的動一片水蒸氣。

  假如,內氣功法中,所謂的意念、意識、精神等,真的是某種特殊的場,那麽自然也是可以驅動元氣粒子的。

  但是!

  在內氣的生成和運行的過程中,有一種現象卻是與場力的作用效果產生了衝突。

  如果真的是場力的作用,那麽,在一次意念催動內氣運行的過程中,在這一區域的內氣(或者說元氣)粒子必然全部會收到力的作用。

  無一能夠避免。

  換一種描述。

  在從丹田中把一部分內氣調動出來的時候,除非精準控製好意念作用的範圍,在丹田的邊緣“切一塊”內氣出來,單獨地控製。

  否則,不可能隻調動丹田中的一部分內氣,而非全部的內氣。

  這片意念的場的作用範圍,相比於小小的單個元氣粒子來說,太大了。

  相鄰的兩個元氣粒子,不會出現如下的情況。

  左邊的元氣粒子收到力的作用了,跟隨意念流動了。

  右邊的真氣粒子沒有收到力的作用,沒有跟隨意念流動。

  畢竟場的作用範圍實在太大了。

  就像是一塊磁鐵的磁場。

  無法在吸走一粒鐵粉的時候,不吸引這一粒鐵粉旁邊的一粒鐵粉。

  場,做不了這麽精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