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9      字數:4411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帝國的!

  這是第一次,朱明忠提及帝國。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而言,帝國無疑是一種陌生的概念。

  但是對於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朱明忠來說,帝國卻是一種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

  帝國。

  在他的心中,並不是因為擁有皇帝就是帝國。

  帝國在狹義上用來形容由君主統治的強大國家,廣義上用來形容國力強大的國家,而不限於君主製國家。

  比如從所周知的蘇維埃帝國。比如新羅馬帝國的美利堅帝國。

  它們是帝國嗎?

  當然是!

  在後世國際政治範疇內,帝國指在一個較大地理區域內、涵蓋較多人口,建立有鮮明特征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體係,人文價值觀的國家,並在國家之間推廣、維護這種體係,並形成一定範圍的國際政治體係。

  而這種帝國體係,恰恰就是朱明忠所希望建立的,不是簡單的因為大明擁有皇帝,就是帝國。

  大明現在隻是天朝。僅此而已。

  大明還不是帝國!

  什麽時候大明可以成為一個帝國呢?

  等到有一天,大明在世界範圍內推廣、維護大明的價值觀、體係的時候,大明就會成為真正的帝國。

  對於那一天的到來,朱明忠並不懷疑,畢竟,大明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而且在掀開這場工業革命序幕的時候,通過大明憑借著技術上的領先,已經結束了大航時代,在歐洲人還在海上迷航的時候,大明的航海家們,在《航海天文曆》的幫助下,已經征服了大海。新大陸以及整個地球都已經向大明敞開了懷抱。

  未來,自己的兒子們,將會被分封到世界各地。歐洲各國隻能拾到一些殘羹剩飯。到那時,大明帝國……不,新華夏帝國,就會自然而然的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大明征服了世界?

  不,大明不需要征服世界,隻需要讓世界臣服於華夏!

  在華夏的治下享受和平。僅此而已!

  而在那時,這個新華夏帝國確定需要一個機構。

  一個什麽樣的機構?

  宗人府?

  不!

  如果不是因為兒子的建議,朱明忠恐怕都沒有去往這邊思考過,但是現在,他現在自己的思緒已經落伍了,他忽視了帝國的未來。

  “帝國的?”

  詫異的看著父皇,朱和域有些不解的問道。

  “對,就是帝國議會!”

  提及會議時,朱明忠都忘記了已經烤好的肉,而是頗為激動的說道。

  “這個帝國議會的參與者是諸夏各封國,每國根據大小級別,在帝國議會中享有各自的席位,然後,帝國議會的成員們共同製定一些法律,當然,也可以否定一些法律,大家遵循著一個共同的綱領……”

  帝國議會應該是什麽樣子的呢?

  後世類似的機構有那些?

  聯合國?不行,那就是一個專門扯皮的地方。

  歐洲議會?更不行,那是個白左集中營。

  殖民地會議?

  帝國會議?

  想到另一個時空中大英帝國成立的帝國會議。朱明忠的眉頭微微一揚,似乎,大英帝國是個不錯的學習對象。

  帝國會議是什麽來著?

  英國與自治領之關係為“在大英帝國內的自主自治體,地位不分上下完全平等,然因對英王的共同忠誠而聯合,而結盟成為英聯邦……”

  所謂的“上下平等”?

  可真的平等嗎?

  朱明忠皺眉思索片刻,然後在心裏否決了這個想法。

  英聯邦並不是最好的效仿對象。

  帝國議會應該是一個什麽樣的機構呢?

  “未來,大明帝國,不僅僅隻是大明本土,還包括有諸夏,甚至包括藩屬國的,大家都在帝國議會中享受有席位,盡管各國應該是獨立的,但是帝國議會卻可以對各國的事物加在幹涉,比如當一國發生動亂時,如果他們沒有能力阻止動亂擴大,或者動亂有顛覆其政權的可能,帝國議會可以通過投票決定,是否派出軍隊幹涉,當然,這應該是一個形式,畢竟,大明對諸夏有天然的保護義務……”

  借鑒著後世的一些國際機構的理念,朱明忠先是從大明帝國的內部安全,再到戰爭等各個方麵談及,慢慢的談到了另一種可能,就是對大臣以及勳貴的製約。

  “就像,你剛才所擔心的,大臣與勳貴會不會因為工商資本利益結盟,假借自由貿易或者統一市場等理由,名義上是商業,實際上是推動削藩,這個提案即便是在大明的朝廷得到了批準,在帝國議會,也可以加以否決!”

  “否決?誰去否決呢?”

  朱和域有些不解的反問道。

  “難道帝國議會中沒有大臣和勳貴?他們會不會沆瀣一氣?”

  兒子的反問讓朱和域笑道。

  “所以,帝國議會必須具有排它性所有的議員,必須是皇室或者王室子弟,直接受皇帝、國君的指派,他們的職責就是傳達皇帝或國君的意誌,不受朝野的左右!它的主要任務是協調帝國之中各個國家間事務,製定帝國的法律和法規。”

  既然是帝國,應該存在一個帝國的機構。

  “父皇,既然如此,那麽是否需要帝國的宰相?而在這個帝國之中,諸夏又是什麽樣位置呢?”

  朱和域反問道。

  作為晉國的國君,唯一支持他遠去的理由隻有一點他人是國君,在晉國他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等同於皇帝。

  大明皇帝是大明的天子,但晉王是晉國的國君。

  “你是擔心有人假借帝國議會奪走諸夏的自主權是嗎?”

  笑看著兒子,朱明忠說道。

  “這個,你不用擔心,大明帝國……”

  沉吟片刻,朱明忠說道。

  “帝國議會內諸夏與大明一樣,都是自主自治體,地位不分上下完全平等,然因對大明皇帝的共同忠誠而聯合,而結盟成為大明帝國!”

  笑看著兒子,朱明忠反問道。

  “怎麽樣,這樣滿意嗎?”

  “父皇,兒臣……”

  朱和域有些不安的看著父皇,感受到兒子的不安,朱明忠說道。

  “和域,在我們的家中,從來沒有什麽天家無情,你是我的兒子,是和嘉的弟弟,和嘉將會繼承大明的皇位,至於你,雖然封國遠在海外,可到了那裏,卻也是一國之君,身為晉國國君,就要維護晉國的利益,這是沒有錯的,麵對父皇應該如此,將來有一天,和嘉繼位之後,同樣也應該如此……”

  安慰著兒子的同時,朱明忠看著遠方說道。

  “當然,帝國的利益同樣需要考慮到,在有些問題上帝國上下必須保持一致,比如將來,大明對某國宣戰,諸夏必須第一時間站到大明的一方,帝國一致性,這是保持強大的根本,畢竟,大明不可能擁有整個世界!”

  大明不可能擁有世界!

  但是卻可以掌握世界!

  “父皇,你擔心未來會有其它國家與大明為敵?”

  朱和域有些詫異的問道。

  “你覺得的不會嗎?”

  “父皇,現在的大明國力之盛,遠勝於任何朝代,而且工業革命,又讓大明遠遠領先於世界各國,兒臣聽說,歐洲人無不以大明為天朝,為蒸汽機而驚歎,而大明又禁止蒸汽機和機器出口,所以兒臣以為,大明會把各國遠遠的甩在身後。”

  在朱和域提及禁止蒸汽機和機器出口時,朱明忠頗為無奈的笑歎口氣。盡管在這個時空中,蒸汽機誕生於中國,但在技術保密上,大明與英國的選擇是一致的。早在多年前,為了實現技術上的壟斷,大明就頒布禁令,禁止蒸汽機和機器出口,違者重以重刑。但是,與另一個時空中的英國一樣,英國的蒸汽機禁令,也沒有禁止得了蒸汽機的傳播。他們禁止機械出口,但卻無法阻擋懂得機械製造的人才出口,他們禁止蒸汽機車的出口,歐洲各國就把英國的工程師聘請出國,所謂的機器禁令,在曆史書中甚至成了一個笑話。

  相比之下,大明的機器禁令雖然發揮了一些作用,但是就長遠而言,同樣沒有任何意義。

  “和域,既然我們禁止蒸汽機出口,為什麽在滿清,他們可以得到蒸汽機?”

  朱明忠反問道。

  “因為早年間他們就派出間諜滲透進入大明的書院之中,通過學習掌握了蒸汽機等機械製造技術,而且他們還走私了大量的機械部件。”

  幾乎每年都有涉及到機器以及書籍走私的案件,對此朱和域並不陌生。

  “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現在,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對滿清的走私行為,那麽滿清之外呢?機器部件、機器書籍,這些東西在大明都可以購買,我們禁止向外國輸出蒸汽機,但是諸夏官方的定購卻不禁止,至於書籍,每年向諸夏以及海外出口的書籍不下數十萬冊,那些書中若是摻雜著一些機械原理、製造的書籍,也是很難發現的。”

  感歎著技術封鎖的漏洞,朱明忠想到了後世,在機械時代,技術封鎖幾乎是不可能的。

  很多時候,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總是無法回避技術外泄的可能。蒸汽機,看似非常神秘,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麽神秘的地方,原理簡單,一個擅長機械製的工程師,憑借圖書館的圖樣,就能掌握它的原理。隻要有加工火炮的水力臥式膛床,就能解決汽缸的加工精度。

  “技術封鎖,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容易,除非,我們禁止出版與蒸汽機與機器有關的書籍,禁止書院教授這些學問,否則,知識總會傳播出去。”

  “父皇,兒臣聽說,滿清對於機械,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興趣,他們的書院之中,壓根就沒有傳播蒸汽機和機械知識,他們自己修的鐵路,甚至都已經拆除了,理由是擔心我們打過去後,鐵路為我軍所用。”

  朱和域的話,讓朱明忠哈哈大笑道。

  “那些個韃子,他們也就是對如何奴役他人的知識感興趣罷了,至於科學,他們沒有任何興趣!”

  大笑變成了冷笑,朱明忠想到了另一個時空中的康熙,幾乎所有的外國傳教士都讚揚過他的博學,可是,他卻禁止西學的傳播,原本明朝已經勢微的理學,在他的主導下被發揚光大,究其原因隻是因為理學更有利的統治。在他和他的孫子用燧發槍打獵的時候,甚至都不準漢人使用火繩槍,在明朝的民間隻是尋常物鳥銃,在滿清的統治下,成了八旗獨有的神器,禁止百姓持有。

  想到滿清對思想的鉗製,到最後,那些曾經開放、積極學習的漢人,在滿清的思想鉗製下變得保守,隻是專心於理學、專心於考據學,因為涉及其它,可能就會麵臨殺頭的危險!

  思想上的鉗製毀掉了一切!

  “那些人,即便是咱們把擊發銃、把線膛炮交給他們,也沒有任何意義,那些人根本就是一群廢物!”

  對此,朱明忠有足夠的自信,在另一個時空中,他的子孫後代就詮釋了這點,即便是他們花費了億萬兩白銀購買了最好的機器,又有什麽意義?生產出來的不過就是一堆無用的廢物。

  至於他們訓練的軍隊?

  想到現在滿清居然還在那裏用著盾車,朱明忠的嘴角一揚。

  “滿清……不足為患!”

  搖搖頭,朱明忠朝著西方看去,然後對朱和域說道。

  “朕,從不曾擔心過滿清,其實,即便是現在,隻要朕願意,隨時都可以把他們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抹去,但是朕現在不會這麽坐,因為朕需要他們這把刀!”

  扭頭看著兒子,朱明忠神情嚴肅的說道。

  “西域與南洋不同,那裏隻有少部分的土地適合耕種,大多數土地都不適合耕種,但是當地已經是和稠地滿,如果沒有大量的移民,如何穩定西域?所以朕需要借他們的刀,讓他們把那裏清理掉,隻如此,才能……”

  想到當年為李自成打開城門的那些人,作為一個群體,他們基本上已經在大明消失了,朱明忠冷冷一笑,然後說道。

  “他們不足為患,待到將來的時機成熟時,朕自然會把他們從世界上抹去,真正讓朕擔心的是……”

  眉頭緊蹙,凝禮著西方,朱明忠說道。

  “是歐洲!那裏,才是朕最擔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