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得意(第二更,求支持)
作者:無語的命運      更新:2020-03-17 20:28      字數:3241
  大明鐵骨最新章節

  什麽是世事無常?

  當閩王鄭經染疾身死的消息經電報傳至山海關的時候,對於數日前剛抵達山海關,正謀劃著進取京師諸事的眾人來說,無不是感歎著世事無常。

  無論是任何人隻要提及鄭經的身故,無不是隻覺世事無常,不可預期。而在另一方麵,他們卻又不得不讚歎著鄭經的明智。

  “這鄭經臨了臨了,總算是想明白了一些事!”

  錢磊嘴上這般說著,神情卻顯得頗為輕鬆,在此之前,最讓人擔心的就是閩王的態度,現在隨著鄭經的一句“大小決於淮王”,閩係便再也不是什麽威脅了。

  “這天下,也就是大王能保全鄭家,換成其它任何人,主弱臣強,安穩得了一時時,卻安穩不了一世,即便是如霍光,亦也曾廢立。若是碰著強臣,指不定最後還得落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對於錢磊的這番話,朱明忠隻是略微點了點頭,鄭經確實很聰明,他知道自己是絕不會為難一個繈褓幼兒的,而且其如此托孤之後,不但會保其周全,還會保其王位。

  這個鄭經……確實想明白了一些事。隻是……

  “殺鄭芝龍、殺鄭襲,說起來,這鄭經也算是心狠手辣啊!”

  這般感歎之餘,朱明忠的心裏卻長歎口氣,對於外界來說,鄭經是染疾身亡,甚至可以歸於“天理報應”。

  可實際上呢?

  “大王,現在鄭經身死,閩係歸順,隻待掃除李賊之後,天下既可安定,以臣看,現在可先命張蒼水暫駐南京,安撫鄭家諸將,令其歸順,同時可以派遣偏師,西征湖廣……”

  錢磊的建議,其實是早就擬定的計劃,為了盡快蕩平李子淵,忠義軍將會進行兩線作戰,一路是以長江水師為主力,在鄭家軍和江西明軍的配合下,進攻湖廣,直搗其根基,而另一路則是從山海關直取京師。南北兩路並舉之下,李子淵必將陷入首尾難顧、顧此失彼的境地。

  隻不過,對於這一切,朱明忠尚另有打算。

  “可以先命蒼水留守南京,至於出兵一事……”

  沉吟片刻,朱明忠搖頭說道。

  “暫緩出兵,如果孤所料不差的話,這幾日,長沙那邊應該就會有消息傳來。”

  長沙有消息傳來?

  錢磊把目光投向石磊,然後問道。

  “軍正司對長沙那裏另有計劃?”

  “洪承疇是西南諸賊之首領,若是其一意頑抗到底,那麽西南戰事必將持續數年之久,不知多少百姓流離失所,所以根據大王的命令,我已經命人於其幕府內加以謀略,如若一切順利的話,這幾日,應該就會有消息傳來。”

  “大王,洪賊萬萬不可收降!”

  石磊的話聲這邊剛落,那邊錢磊便急忙勸說道。

  “洪賊為一已之私,甘願為清虜驅使,他日清虜入關,殺我漢人億兆皆是由其所害,或是大王收降洪賊,勢必將為天下所不恥!”

  起身長揖的錢磊義正詞嚴的說道,或許,一直以來錢磊都主張可以適當招降,但是,另一方麵,他卻非常清楚,什麽人可以招降,什麽人絕不能招降。

  “天下但凡降清者,皆可以納其降,唯洪賊萬萬不可納其降,否則,如何向天下人交待?”

  再一次長揖,鞠身不起的錢磊義正詞嚴的說道,

  “請大王收回成命!”

  謀略,那謀略自然是要納降了,這種謀略在錢磊看來,是絕對不可取的。他甚至已經在心裏打定主意,即便是大王現在納了姓洪的降,他也會密告清河參軍府,請其在途中殺死洪承疇,絕不能容其活著見到大王。

  “炳奇!”

  看著長揖不起的錢磊,朱明忠的心裏略有所感的說道。

  “你放心……洪承疇必死!”

  無論如何,朱明忠都不可能放過洪承疇的。

  “不但他必須死,洪家上下九族,雖說不恥其為人,但其罪難贖,亦理應加以流放!”

  與其它人不同,在提及洪家人時,朱明忠用“理應”兩字,這是因為洪家人與洪承疇截然不同。更與後世的洪家人以洪承疇為榮不同,在這個時候,洪家人皆不恥其為人,甚至就連其母親,也是不恥其為人。

  順治四年,洪承疇從江南總督任上奉召回京後,派人奉迎老母北上,說是要好好盡一番孝思。及至奉派迎接的人到達福建南安,洪母居然束裝就道,一副真準備去接受兒子奉養的架勢。當時四方鄉親,無不詫異,認為以洪母之為人,何以會一改素節?哪知洪老太太到了京師一下車,看見跪迎的兒子,便掄起棗木拐杖,劈頭劈臉一頓好打,口中不停地罵道:“你這個不孝的畜生!我七十多歲了,你教我到旗下來當老媽子?我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當時,洪承疇已為滿清鑲黃旗漢軍,按清朝定製,旗下命婦必須輪番入侍太後。洪老太太兩千裏迢迢路程,不辭辛苦,艱難跋涉,借題發揮,就是要為前明遺民出一口惡氣。其民族氣節備受後人讚譽,洪母罵子也成為傳統忠義教育中典型的事例。

  洪承疇降清後,高官厚祿,威勢顯赫,但其親朋故舊卻視之為奇恥大辱。洪承疇任五省經略回鄉省親時,擇地於泉州建造豪華府第,隻是他所建府第,竟沒有一個親人願意居住。

  洪府落成後,洪承疇曾親往家鄉叩請母親前來居住。但洪老太太深明大義,故意穿著出嫁時的明朝衣裳,端坐在堂上,就是不肯住洪承疇所建的府第。洪承疇又去找他的弟弟洪承勸說母親,但其弟痛於國亡兄降,發誓“頭不頂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在家鄉英都修造了一隻木船,然後攜母親坐在船裏,泛舟於江上,從此過著隱居生活。在洪母去世後,時人為紀念他們的氣節,在他們孤舟隱居的石壁上,刻下“素月孤舟”四個大字。

  在婆母的影響下,洪承疇的妻子蓮心愧於丈夫的投降變節,憤然削去頭發住進了尼姑庵。親故不齒,鄉裏難容,洪承疇隻好怏怏返回,隻是在泉州古城留下了一座無人居住的府衙。而在曆史上,其至死也未能獲準安葬祖墳,隻能安葬於千裏之外的京城。

  對於這樣深明大義的家人,朱明忠自然不忍將其流放至海外,所以在說話時,自然也留了幾分餘地,對漢奸家眷、親族的流放並不是絕對的。至少像洪家人這樣深明大義的是絕不會流放的。非但不應該流放,而且還應該加以褒獎。可即便是如此,有些事情,也必須去做。

  “洪家舉族上下皆是深明大衣之士,自然不應流放!”

  大王的回答,這才讓錢磊鬆口氣,隻要不是收降洪承疇就好,在點頭表示讚之餘,他又問道。

  “那大王準備如何安排洪承疇?”

  或許說,是如何殺洪承疇才對,當然,錢磊並沒有這麽問,這並不妨礙石磊直截了當的告訴他答案。

  “已經有了安排,應該這幾日就會有其死信傳來。”

  石磊的直截了當的回答,並沒有讓錢磊有絲毫的反感,甚至有些可惜的說道。

  “隻可惜,若非是為了天下百姓不至於流離失所,像洪承疇那樣的人,即便是碎屍萬段,也是不解我天下百姓之恨!”

  對於錢磊言語中流露出來的恨意,朱明忠隻是微微一笑,然後說道。

  “炳奇,有時候……殺人誅心啊!”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朱明忠卻突然哈哈大笑起來,他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部電影,也許是因為所有的事情盡在掌握之中,所以心底自然極為舒暢。

  隨後三人又談了些其它的話題,在錢磊離開之後,看著石磊,朱明忠稍作沉默之後,看著石磊問道。

  “孤會不會太過心狠了!”

  有時候,一些話即便當著親信心腹也不能說,錢磊或許忠心耿耿,但是他不一定能夠理解朱明忠的一些決定,但是石磊卻能理解,出身錦衣衛的他知道,有些事情是必須要去做的。

  “大王,為天下百姓,隻能如此了!”

  這個理由,或許就是所謂的“大義”吧!

  為了這兩個字,朱明忠不得不讓自己做出一些決定。而現在,結果已經顯現出來,甚至結果比最初預想的更好,甚至都不需要插手其中,一切問題都解決了。

  “這件事……”

  沉吟著,朱明忠並沒有說話,而石磊同樣保持著沉默,他們都知道,這件事永遠都不能曝光,有時有必要讓人民相信君主是“集美德於一身的人”,所以,這件事必須要加以保密。

  “閩王染病身故,實屬天命。”

  良久之後,石磊口中道出了這句話來,世事無常,誰能有違天命?盡管他這麽說,但了解其中真相的朱明忠隻是略無奈的搖頭輕歎口氣,唯一能讓他有些安慰的,恐怕就是這先後身死的兩人,“暴病”皆有不同,即便是天下人有所懷疑,也沒有任何證據。想著自己的無奈,一聲長歎後,朱明忠凝視著遠方說道。

  “待到洪賊解決之後,一切自可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