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作者:陶蘭思      更新:2021-02-21 01:27      字數:791
  毒蟲蠱一般包括:毒蛇、蜘蛛、蜈蚣、蜣螂、金蠶;

  動物蠱包括:狗豕蠱、貓鬼蠱、鼠蠱、雕蠱;

  植物蠱則有:樹蠱、黃穀蠱、稻田蠱、不拘草蠱。

  蠱蟲的範圍可以說是涵蓋極廣,並不限定物種。

  但蠱蟲的煉製,卻極有講究。

  首先,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以皿煉蟲法”

  將許多毒蟲放在容器中、令其互相爭鬥,最後活下來的就謂之“蠱”。

  《通誌·六智略》有雲:“造蠱之法,以百蟲置皿中,俾相啖食,其存者為蠱”

  這種煉蠱方法主要適用於毒蟲蠱。

  那其他種類的蠱呢?

  其他類型的蠱,大多是毒蟲蠱的衍生產物。

  比如《搜神記》中提到了一種“犬蠱”(狗豕蠱的一種)

  犬蠱,就是先用毒蟲蠱來使黃犬中蠱。中了蠱毒的黃犬,就叫做犬蠱,隻要中蠱之犬衝人叫喚,則此人必身中蠱毒而死。

  這種說法太過荒誕不經,大概是古人把那些得了狂犬病的瘋狗誤認為是中了蠱毒。

  其他的植物蠱、非生物蠱大多也是類似的原理。即,先煉製毒蟲蠱,繼而再提取蠱蟲的毒液煉製成蠱藥,再把黃穀、石頭等物浸泡於其中,如此一來,那些植物和非生物也就因此沾上了蠱毒。

  當然,也有很多“非主流”的煉蠱法。

  比如任昉《述異記》就記載了這樣一則軼聞。

  “晉末荊州久雨粟化為蠱,蠱害民”

  這個就很太過不可思議了,下雨太久,穀子因此變成“蠱”了。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五花八門、重口味的煉蠱方法,不過限於篇幅,就不一一介紹了。以後有時間再專門寫一期講蠱的。

  煉蠱之術,看起來好像並不怎麽麻煩,隻需要將毒蟲放在一個器皿裏就行,甚至有時候就連自然災害也會催化蠱的誕生。

  但實則不然,煉蠱術看似簡單,其實有許多講究之處。

  比如:

  煉蠱所選毒蟲,必須是五月初五(即端午節)所捕捉的毒蟲,否則不能成蠱。

  煉蠱過程中,必須定時焚香、獻貢以向蠱蟲祭拜、禱告,否則會遭蠱蟲反噬。

  蠱蟲一旦意外死亡,則煉蠱之人全家必死。

  這些奇怪的禁忌更叫這巫蠱之術顯得邪異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