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兼任官職,校檢兵部尚書!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7      字數:2091
  侯君集是開心了,可是朝中很大一部分的朝臣卻是不開心呀!

  他侯君集一個武夫憑什麽出任文職,要是有李靖那般能夠出將入相的才華,那也就算了!

  可尼瑪,你一個大混混,毛書都沒有讀過,憑什麽呀!

  讓尼瑪的大混混出任文職宰相,那不是拉低我們整個文官團隊的文化程度了嘛!

  本來早在侯君集出任半文半武的兵部尚書的時候,就心有不滿的文臣們,這下直接就炸鍋了!

  在進拜吏部尚書當日,當場在太極殿就有不少不服侯君集的文官向李二陛下進言:

  侯君集是個草莽武夫,沒有讀過什麽書,能夠擔任兵部尚書,已經是謝天謝地,聖上恩寵了,怎麽還能讓他擔任真正的文官職務呢!

  可是,李二陛下卻是駁回了所有上書的官員,並且為了向朝臣們表示他讓侯君集擔任吏部尚書的決心,還特意授予了侯君集光祿大夫的文散官職位。

  好吧,文官們集體息聲了。

  沒有辦法,他們麵對的是一個擁有絕對權威的霸主,辯駁不了,那就隻有服從了。

  緊接著,朝臣們就將目光轉移到因為侯君集平調而空缺出來的兵部尚書位置上了。

  堂堂兵部尚書,正三品官職,而且按照慣例也是朝內必備擔任宰相職務的官職。

  這一次,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們又集體地繼續大吃一驚了!

  因為,這一次擔任兵部尚書職務的是程處弼!

  不錯,程處弼又加官了!

  擔任羽林衛大將軍、軍械寺寺卿、國番監祭酒、錦衣衛指揮使、弘文館學士的程處弼,再一次履新了!

  不過,讓朝中文武百官虛驚一場的是,程處弼並不是一步到位的直接擔任兵部尚書,而是校檢兵部尚書。

  程處弼也沒有按照兵部尚書的慣例,授予參政議政的職權,沒有成為大唐宰相。

  畢竟,要是按照慣例,擔任兵部尚書以及授予宰相權限的話,那朝野上下可都要沸騰起來了!

  年僅二十二歲的宰相,實在是太恐怖了,匪夷所思!

  但是,雖然程處弼隻是個代理兵部尚書,不是正式的兵部尚書,也沒有授予宰相的職權,可也著實讓文武百官們驚奇了一場。

  因為,這對他們而言,又是李二陛下給他們釋放出來的,一個極其強烈的朝堂信號。

  自去年分封停罷之後,李二陛下冊封程處弼正三品的金紫光祿大夫的文散官職位,現在正式落到了實際的職務上了!

  雖然隻是個校檢兵部尚書(從三品),比兵部尚書的正三品官銜還要低一級!

  雖然兵部尚書是一個半文半武的官職!

  可這終究還是落到實處了,程處弼正式從武將開始轉入文官了。

  文官團隊裏,沒有人能像反對侯君集那般反對程處弼。

  你敢說能寫出《封建論》那般朝堂明確文章的作者是一介武夫,你能說一人笑傲整個上元詩會的大詩人是一介武夫!

  那尼瑪,天下還有文人嗎!

  有本事,你也寫上一本朝堂明確的論文,也寫上一首能流芳百世的好詩來!

  至於,程處弼身上的職務太多,嗬嗬,大唐身上官職最多的不是程處弼,而是李泰。

  而且,不好意思,以上官兼任下職,這是官場製度的常態。

  程處弼的最高官職是正三品的羽林衛大將軍,而校檢兵部尚書卻是從三品。

  至於,武將團隊,程處弼的軍功就明顯地擺在那裏,覆滅兩國的絕對戰功!

  放眼整個大唐也隻有覆滅東突厥和平定吐穀渾的李靖,可以說得上話,其他的武將哪來的資格反對!

  不過,李靖當然不會反對,因為程處弼的能力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程處弼的履曆也足夠擔當。

  更重要的是,他的親孫子還是程處弼的嫡係呢,將來還要依仗程處弼提攜、發展呢!

  而且,李二陛下給整個朝廷表露的朝堂信號不僅僅隻是程處弼從武到文的轉變,還有一個更強烈的朝堂信號:

  那就是以程處弼這僅僅二十二歲的年紀,他這前邊的校檢兩字遲早會去掉,這官拜正三品的兵部尚書是遲早的事情!

  從兵部尚書到擔任宰相,那也隻有一步的事情!

  也就是說,程處弼遲早會出將入相,登上政事堂,成為大唐的宰相!

  程處弼的出將入相,這已經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不是一個模糊推測的前程了。

  這是一個即將發生在未來,滿朝文武可以清楚體會那一天近在眼前的逼近事實的景象。

  文臣武將,這一次集體的息聲了。

  他們不僅沒有理由反駁李二陛下的任命,更無法得罪一個注定要爬到他們頭上的宰相!

  得罪宰相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宰相不僅有武力、還很有文化,更重要的是他還很年輕!特別的年輕!

  對於擔任校檢兵部尚書,程處弼是無所謂的,他是遲早要入閣為相的,校檢兵部尚書也是正常操作,從武轉文的正常過渡。

  隻要不是直接一步到位,擔任兵部尚書以及同時擔任宰相就成,畢竟擔任宰相,就要天天到政事堂坐班打卡了。

  他可不想自己還這麽年輕,就沒日沒夜地忙上忙下。

  擔任校檢兵部尚書還是不錯的,反正尚書下邊還有侍郎什麽的幹活,至於多擔任一份官職,又可以多領取一份工資。

  雖然他早已不關注自己每個月的工資了,但多一份收入總是好事。

  好吧,要是知道程處弼對於擔任校檢兵部尚書的內心活動,估計朝中那些擠破腦袋想要上位的文武官員們都得被程處弼給氣死。

  貨比貨得扔,人比人,那就要氣死人了。

  當然,不管別人怎麽想、怎麽看,程處弼反正就是履新了,他也開始適應自己的新身份,校檢兵部尚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