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四章 分封諸王,開文學館!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6      字數:1900
  此刻的小胖子李泰,已經十六歲了,成長成為了一個腰腹洪大的大胖子,就是沒個兩百來斤,一百七八是少不了的,和他青雀的小名,更是相差十萬八千裏了。

  本來按照大唐十五歲冠禮成年的傳統,李泰既然成年了,就應該之官,外放到地方上擔任都督。

  就在今年年初,大胖子李泰從越王徙封為魏王,遙領相州都督,督相、衛、黎、魏、洺、邢、貝七州軍事,餘官如故。

  同著李泰一起徙封的還有趙王李元景、魯王李元昌等人:

  貞觀十年正月癸醜,徙趙王元景為荊王,魯王元昌為漢王,鄭王元禮為徐王,徐王元嘉為韓王,

  荊王元則為彭王,滕王元懿為鄭王,吳王元軌為霍王,豳王元鳳為虢王,陳王元慶為道王,魏王靈夔為燕王,

  蜀王恪為吳王,越王泰為魏王,燕王祐為齊王,梁王愔為蜀王,郯王惲為蔣王,漢王貞為越王,申王慎為紀王。

  除了爵位改封之外,還有官職上的改封:

  荊州都督荊王元景、梁州都督漢王元昌、徐州都督徐王元禮、潞州都督韓王元嘉、遂州都督彭王元則、

  鄭州刺史鄭王元懿、絳州刺史霍王元軌、虢州刺史虢王鳳、豫州刺史道王元慶、鄧州刺史鄧王元裕、

  壽州刺史舒王元名、幽州都督燕王靈夔、蘇州刺史許王元祥、

  安州都督吳王恪、相州都督魏王泰、齊州都督齊王祐、益州都督蜀王愔、襄州刺史蔣王惲、揚州都督越王貞、秦州都督紀王慎。

  ......其所任刺史,鹹令子孫代代承襲,有司仍準前詔,詳為條製奏聞。俾克本枝之盛,隨天地而長久;刺舉之榮,與山河而無絕。

  自家老爹李淵殯天了,李二陛下作為皇帝,也作為李氏家族的族長,自然就要照顧好他老爹留下的這些兒子們。

  把這些兄弟們都分封出藩,世襲成替,表示他李二陛下是個好兒子,更是個好哥哥。

  當然,除了給自家老爹妥善安排身後事之外,李二陛下也開始思量起了他自個的身後事。

  雖然李二陛下現在還很年輕才三十八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壯年時期,可距離他登基的武德九年,已經過去十年之久了。

  他再也不是二十七八的帥小夥了,他坐在龍椅上已經十年之久了,這十年的時間,足夠讓他成為一名深思熟慮的帝王。

  於是乎,自吳王李恪以下都被他分封出去擔任都督刺史了,就連年僅八歲的紀王李慎,都沒有放過。

  這就是為什麽皇子這一列隻有這麽點人的原因,因為皇子基本上都被李二陛下派遣出去了。

  剩下來沒有派出去的兒子,就是魏王李泰、齊王李佑、晉王李治、還有第十三子李福。

  李泰因為他媽姓長孫,雖然已經成年了,也長成了一顆肉球,可李二陛下就是覺得這顆肉球可愛,特許不讓他之官。

  不僅不讓他之官,李二陛下還非常心疼他這個肉球兒子。

  不是心疼他這個太胖的兒子會不會年紀輕輕就三高,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而是心疼他兒子因為太胖上朝的時候一定會很辛苦。

  於是,下令讓他這寶貝兒子乘轎子到宮內上朝。

  齊王李佑,這吖的本來也是要出京就藩的,可是這家夥在京城裝病。

  還有,晉王李治,雖然李治也已經八歲了,可也因為他媽姓長孫,所以李二陛下特例沒有讓這小朋友出去之官,也沒有讓這小朋友上朝。

  至於李福,這小朋友才兩歲,還需要人跟在屁股蛋子後邊喂奶抱尿的年紀,連自己都不能照顧,哪裏能去管理別人......

  “兒臣在!”

  大胖子李泰,挺著肉嘟嘟的大肚子,那圓溜溜的大肚子罩在朝服下一彈一彈的,側邊看就像衣襟帶風,分外的搞笑。

  “魏王李泰愛好文學,禮接士大夫,特命於其府別置文學館,聽自引召學士!”

  看著這小肉球般的兒子,李二陛下兩眼都笑成了一條縫隙,笑眯眯地下著旨意。

  還是父皇鍾愛自己!

  想到這裏,李泰不僅得意地翹起小眼睛瞥了瞥,裝病不去就藩的齊王李佑。

  和自個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來比,這位兄弟的地位可就要差遠了。

  李泰隻認為他不用再借著母後長孫皇後的眷顧,得到了一個正式的名頭,可以正式留在京城玩耍,他所得到的東西,不過是簡單再簡單不過。

  他畢竟還隻是生長在父疼母愛眷顧之下的溫室花朵,就是拜官封王亦不過少年心性。

  可是,他哪裏知道這個文學館卻在朝臣之中,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文武百官,人人色變,變色比程處弼之前封官加爵,還要驚訝百倍!

  就連程處弼自個也是神色大震,愕然驚望。

  人人都遙想起了,遠過十五年之久的武德四年。

  武德四年,還是秦王的李二陛下做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李二陛下在虎牢關一役中,一舉殲滅王世充、竇建德兩大割據勢力,為大唐入主了中原,並取得了華北的統治權。

  第二件事,是凱旋回到長安城後,在先皇李淵給李二陛下,加號天策上將、陝東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的基礎上,李二陛下在秦王府內,開設了秦王府文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