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羽林衛大將軍!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6      字數:2052
  右衛大將軍阿史那忠、右威衛(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相視一眼,點了點頭。

  尉遲恭、段誌玄、秦瓊、張士貴、薛萬均、樊興、錢九隴都站出列來了。

  此刻,沒有表態的隻有他們,還有程家父子了。

  顯然大局既定,再者在北衙新設一衛和他們這些根基在草原的大將軍沒有任何的利益衝突,也可以做個順水人情。

  “微臣附議!”

  根本不用過想,阿史那忠和執失思力也跟著站出列來表示支持。

  “既然犬子是眾望所歸,那微臣也舉賢不避親,支持犬子出任羽林衛大將軍!”

  南衙十六衛的在職大將軍們都站出來表態了,程咬金也嗬嗬一笑,踏出步來,拱手參拜李二陛下。

  “多謝諸位大將軍信賴,既然諸位大將軍抬愛,那在下便毛遂自薦,出任這羽林衛大將軍!”

  程家父子必然是絕配,程咬金一出聲,程處弼自然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

  作為李二陛下唯一商量過的南衙大將軍,他自然也要給予李二陛下以實際行動上的支持。

  而此刻其他諸位大將軍都表態同意了,他再最後出來說話在朝臣們看來也不顯得突兀,這並非是自個爭強好勝,而是眾人心意,他不過從善如流罷了。

  “不知諸位愛卿,還有何異議?”

  李二陛下淡然一笑,望向文臣方麵,和藹的詢問道。

  文臣方麵隻能是臉上笑嘻嘻,心裏麻麻批。

  南衙十六衛在職的大將軍們都讚同了這一決策,當事人都同意了,就算我們都出來反對,還有用嗎!

  你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當事人都同意了,還出來反對,那不就是故意頂缸,和武將們不對服!

  那不就是政靡軍的典型表現!

  文臣涉軍,這尼瑪可是大忌,高壓電線,誰碰誰死!

  對此,文臣們一眾笑嗬嗬地朝著李二陛下搖搖頭,表示我們高聲支持陛下的決策,陛下是無比的英明!

  “既然,諸位愛卿都沒有異議,那朕便冊封了!”

  李二陛下和祥地又在文武官員們的身上掃了一圈,完美表現出自己身為明君的民主決策後,再收回目光,定格在程處弼的身上。

  “程處弼,上前聽封!”

  “臣在!”程處弼尋聲拱手。

  李二陛下鏗鏘有力地宣布道:“朕命愛卿為羽林衛大將軍,位正三品,班在右監門衛之下,擇日,調左衛禁軍、元從禁軍之精銳,擇成羽林衛,北鎮玄武門!”

  “微臣,定不負陛下厚望!”

  在年輕而堅毅的聲音中,文武百官都注目到。

  正三品的羽林衛大將軍,那位五年之前的朝堂新秀,僅在短短五年的時間裏,就成長為同他們平起平坐,甚至是絕大部分官員都需要仰視的軍界巨星。

  “李全。”

  冊封完程處弼之後,李二陛下就沒有自個整出什麽幺蛾子了,招了招手,示意李全繼續按著原定的詔書繼續往下念。

  “右忠番衛大將軍耆國公李謹行增食實封兩百戶......”

  “安東大都護府副都護蘇定方賜食實封三百戶,授臨清縣公......”

  “凡參與此次戰役、入三品以上者,賜財十萬貫,絹一千匹;三品以下、五品以上者,賜財五萬貫,絹五百匹......”

  “其餘將士人等,論功高下,皆在升賞......”

  “臣等定當舍身忘死,報效家國,以謝陛下聖恩!”

  被聖旨賜名的大臣們都一一出列,在李謹行的帶領之下,向李二陛下謝恩。

  在李二陛下的受封名冊裏,程處弼注意到了沒有李伯瑤、段瓚這些他左衛的原班人馬,隻是隨大流的賜了些金帛。

  對於這個,程處弼是了然的,羽林衛需要新設,左衛需要重組,這些人是去是留,都是接下來的重要問題,李二陛下沒有在此刻冊封是正常不過的。

  可隻有一人是尷尬地被李二陛下晾在封賜之外的,那就是左忠番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

  阿史那社爾是功臣,大大的功臣,如果沒有阿史那社爾,遼南會像遼北一樣多少存在一些個新羅百濟的自留地,比如韓1國。

  可正因為有了阿史那社爾,有了樸毗曇被殺,遼南之地完全歸入了大唐的版圖。

  可是,樸毗曇是李二陛下冊封的韓王、金城郡王,更是用來安撫新羅勳舊貴族的人物!

  待眾人謝恩之後,隻聞,李全繼續念道:

  “征伐之舉,有勝有敗,有賞有罰,功不抵過,過不償功!”

  “左忠番衛大將軍北地郡公阿史那社爾,未恭朕命,戮金城郡王樸毗曇,毗曇之心,雖有異意,可罪在憲法,非三司難斷,卿雖除其有功,可罪更難容,今削爵二百戶,降為校檢左忠番衛大將軍,依署左忠番衛事,望卿好自為之,切勿再犯!”

  “罪臣拜謝天可汗陛下寬恕之恩!”

  程處弼錯愕地望著流著一臉感動的淚水、虔誠懺悔、跪伏在李二陛下麵前的阿史那社爾,一臉茫然。

  難道背背山的力量,可以讓即使是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阿史那社爾也坦然麵對!

  原本他還想等下朝之後,好好安慰下他的......

  現在看來基情的力量是無限強大的!

  怪不得李承乾對那幾個太常寺的樂童愛得死去活來!

  程處弼往皇子列隊那邊一看,隻有孤零零的兩人,站在第一位的是小胖子李泰,第二位的是李佑。

  李承乾被李二陛下拘禁在東宮,連這次的朝會都沒能參加,為了基情也是被收拾得夠慘。

  “魏王李泰上前聽旨!”

  就在此時,程處弼聽到來自玉階上一聲關於李泰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