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 三十裏郊迎,李二陛下大喜!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4      字數:2044
  平壤城,玄武門。

  玄武門上,長空萬裏,白雲藍天,正是豔陽高照,霞光燦爛的好天氣。

  玄武門下,旌旗招展,馬聲長嘶,嚴嚴的鐵甲莊嚴地自玄武門下一路迎列,向玄武門外縱深,一路三十餘裏。

  “稟報將軍大人、都護大人,陛下之大軍已到玄武門外五十裏處!”

  一騎軍馬踏著飛揚的塵土,自北南來,向站在隊列為首的兩將,大聲稟道。

  “奏樂!”

  當先的程處弼,躍馬向前,端起身前的望遠鏡,凝視著由遠而近的明黃龍旗,長袖一揮,命令下去。

  “奏樂!”

  令旗揮舞,鼓瑟吹笙,鼓作鍾鳴,慷慨激昂的金鼓之聲,頓時響徹在整個玄武門北郊,瞬時音聲鼎沸,熱鬧歡慶。

  北郊之上,李二陛下馬步得意地駕著青騅寶馬,領著一票武將在左衛軍騎的護衛之下,一路疾馳而來,遙望數十裏外巍峨高大的玄武門,心中熱血澎湃,甚至可以說是得意忘形!

  作為一名馬上皇帝,從玄武門出征、自玄武門凱旋,他的經曆太多次數與玄武門相關了,但是這一次的意義非同以往,非比尋常。

  因為這裏的玄武門,不是大唐長安城的玄武門,而是高句麗平壤城的玄武門!

  他是以踏平高句麗的勝利者的姿態,以一個征服者的身份,凱旋入城!

  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消耗錢糧上億萬,折損軍民上百萬,已至國庫耗盡、民生凋敝、天下紛亂、家國滅亡,而不能攻下的平壤城,征服的高句麗!

  他,李世民,新一個王朝,大唐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唐開國之君李淵的兒子,隋煬帝的女婿,做到了!

  他超越了他的父親,更超越了他的嶽父!

  “全體將士聽令,下馬,恭迎陛下!”

  望著李二陛下的行駕,距離玄武門不過四十裏,程處弼與蘇定方相對一眼,昂聲下令。

  蘇定方並沒有同程處弼並列同行,而是站在程處弼的後側兩步。

  盡管他比程處弼年長,與程處弼的官職也同樣是從三品,但他知道今日注定是程處弼的光輝,因為攻下平壤城程處弼才是真正的主角,而今天迎來的主角是陛下!

  程處弼借著餘光,看視著蘇定方往後的退步,嘴角一翹,暗暗點頭。

  “恭迎陛下駕臨!”

  “恭迎陛下駕臨!”

  “恭迎陛下駕臨!”

  在程處弼與蘇定方的領銜之下,數萬的將士,以介胄之士之軍禮,向李二陛下肅然行禮。

  動作統一,聲音同震,嘯呼聲浪般的聲音長歌在這浩然蒼穹之下,氣貫長虹,聲震雲霄。

  遠遠看到程處弼那俊朗威風的模樣,李二陛下的心裏便是一番滋滋美意,聞得這威武雄壯的軍士之聲,更是龍眉長舒,龍顏大悅。

  這就是他最喜愛的女婿、臣子帶出來的兵,就是他為自己獻出了平高句麗策,打下了這平壤城,活捉了高建武!

  “賢婿呀,辛苦了,快快請起!諸位將士,辛苦了,也都快快請起吧!”

  李二陛下並沒有驅馬到程處弼跟前,而是老遠就翻身下馬,揚起和煦的笑容一路疾跑走到程處弼的麵前,連連抬起雙臂將程處弼扶起,親切的呼道。

  “多謝陛下!”

  程處弼將起身來,喜笑顏開,身後的所有將士也都一個個昂首直心,向李二陛下展示著他們最為精神、最為奮武的一麵。

  “早在兩儀殿,賢婿就為朕定下了平高句麗之策,朕按著賢婿之策,一路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待程處弼起身,李二陛下還是親和地拉著程處弼的手,感激備至,洋洋大言。

  “至於鴨綠江,就是賢婿運籌帷幄,部署一切,將泉蓋蘇文、高建武玩弄於鼓掌之間,以鴨綠江之水,葬泉蓋蘇文、高延壽兩路大軍!”

  “其後,又是賢婿長途跋涉,為朕千裏奔襲平壤城,一舉克定這平壤城,活捉高建武!”

  “賢婿為朕鞍前馬後,宮深廟算,戰貫當前,這平定高句麗,賢婿當為首功之臣!”

  “陛下過譽了,微臣愧不敢當!”

  程處弼心虛拱手,退而讓步,將身後的蘇定方也引上前來。

  “若非蘇都護,奔襲千裏,先行到達這平壤城,為微臣先援,為微臣牽製住玄武門宮中禁軍,微臣又如何能活捉高建武,立此奇功!”

  “回稟陛下,這攻下平壤城之後,城中守軍之納降、官員之收監、百姓之安撫,可全是蘇都護之功!”

  “若非蘇都護,就是臣等能奮勇征戰,攻下這平壤城,這平壤城也鎮守不住!”

  蘇定方有讓人之德,他程處弼更有成人之美。

  既然之前已經將平壤城其他功勞讓給了蘇定方,此刻自然要讓蘇定方更為的耀眼。

  “陛下,程將軍過謙了,末將尺寸之功,豈可與程將軍相提並論,若非程將軍運籌奇謀,以末將之智,又如何能進得了這平壤城!”

  得到程處弼向李二陛下的引舉,蘇定方暗下大喜,但臉上也是保持著謙虛謹慎的姿態。

  “好了,好了,你二人就不必相互推舉了,你二人之功,朕都了然於心,你二人都是朕入主平壤城的大功之臣!”

  李二陛下笑意盎然地揚手打斷兩人的謙讓,注目著蘇定方,溫醇的話道。

  “多謝陛下!”

  蘇定方感激地看了程處弼一眼,同著程處弼一同向李二陛下拜謝。

  “陛下一路驅馳,鞍馬勞頓,就請入城吧!”

  “好!好!入城!朕,這就入城!”

  聽得這一邀請,縱覽著由嚴整的軍士開道、綿延三十餘裏通往玄武門城門的大軍,李二陛下更是雄心勃發,喜不自勝的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