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親征高句麗,親治其罪!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3      字數:2054
  有何顏麵再麵君為臣!有何功德再位列公卿!

  “微臣,微臣......”

  字字誅心,句句要命,李二陛下的叱喝,直罵得盧寬頭皮發麻,冷汗直冒,撲通一聲,跪伏在地,惶惶難言。

  “禮部尚書盧寬,不奉公盡職、不教化蠻夷,致使高句麗一而再藐視我天朝上國之威嚴,於國有辱!”

  “但朕念汝身為舊臣,開國有功,寬大處理,不以刑罰,但自今日起,削去禮部尚書之職,賜還歸家!”

  盧寬半天還沒嗝出個屁來,但李二陛下卻已然聲囂直上、衝入雲霄,隻手翻覆,便是乾坤獨斷,龍吟虎嘯。

  削去禮部尚書之職,賜還歸家!

  殿內的群臣被李二陛下這霹靂的一下,全部都給打蒙了,仿佛置身在噩夢當中似的,難以置信。

  什麽時候元日大朝會,不是形式上的朝會,大過年的,大家一起和和樂樂地過去了......

  今年這陛下也太可怖了,不僅大發雷霆,更是破天荒地在元日罷官免職!

  媽呀,這李二陛下演戲也演得太逼真了吧,正三品的禮部尚書說罷免就罷免了,這尼瑪也......

  程處弼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麽詞匯來形容此刻的李二陛下了。

  這一出實在是太出人意料了,李二陛下玩得很是過火了,這盧寬可才擔任一年的禮部尚書,就因為這麽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給罷免了......

  “陛下,請恕老臣直言!這盧尚書雖然怠慢疏忽,但也罪不該撤,還望陛下法外開恩,收回成命!”

  看不下去的蕭瑀,剛正地站出來為盧寬求情。

  這因為藩屬國不朝,而罷免禮部尚書的事情,他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看見。

  無論於公還是於私,他都要為盧寬出來求情。

  “什麽法外開恩,收回成命!”

  李二陛下冷哼一聲,龍袍一甩,負手而立,站在玉階之上傲昻地睥睨著蕭瑀,指著盧寬憤懣怒吼。

  “自他擔任禮部尚書之後,高句麗就開始沒有朝貢,已經兩次了!朝廷的臉麵都給他丟盡了!”

  “去年高句麗不朝朕就心存不滿了,但念在他剛擔任禮部尚書不久,尚未熟悉禮部公務!”

  “但你看看今年,還是這樣!事不過三,難道蕭卿還希望朝廷、希望朕再丟這第三次臉麵不成!”

  “陛下恕罪,微臣、微臣絕不是這個意思......”

  被李二陛下這麽連珠帶炮地一噴,蕭瑀也是心神惶惶,氣息喘喘,跟著盧寬一起,向李二陛下磕頭謝罪。

  “若是蕭卿認為朕處事不公是昏庸的昏君,蕭卿大可乞老骸骨,還家頤養天年!”

  沒理會蕭瑀的磕頭認罪,李二陛下自顧自地坐回了龍椅上,俯視著蕭瑀輕描淡抹地說了一句。

  不僅要罷免盧寬的職務,連著出來求情的蕭瑀也要跟著一起被陛下罷免!

  這真的不是夢,陛下當真是怒火心燒,龍顏大怒了!

  李二陛下這一強橫而霸道的態度,把殿內的群臣全部給震回了現實,冰冷的現實,李二陛下龍顏大怒的現實。

  骨頭比魏征還要硬氣的蕭瑀哪裏會竊李二陛下的火,宰相都給李二陛下罷免了,區區一個太子少傅又算得了什麽。

  “既然陛下要罷免......”

  但說幹就幹、就要起身跟李二陛下頂牛的蕭瑀卻被身旁的盧寬一把抓住,重重地按了按,之後但見盧寬跪拜答道:

  “罪臣有辱國體,甘願請罰!”

  禮畢之後,便見盧寬起身,搖搖晃晃地晃蕩出殿去......

  而蕭瑀也隻能長歎一口氣,向李二陛下告罪一禮,怏怏不樂地回歸隊列。

  “下國藩屬高句麗,不使來朝,賀年納貢,妄自尊大,目無君上,妄圖挑釁我天朝上國之威,朕是一忍再忍,他是一犯再犯!”

  蕭瑀歸列之後,李二陛下一撩龍袍,正襟危坐在龍椅上,麵視群臣,雙手抬手,莊重而威嚴的征詢道。

  “事不過三,今日朕是忍無可忍,故朕決定興兵東進,親征高句麗,親治其罪,懲前毖後,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一石驚起千層浪!

  什麽,陛下要親征高句麗!

  李二陛下這番言辭,一下讓整個怏怏無言、死氣沉沉的朝堂整個都沸騰喧鬧起來!

  誰都沒有想到,今天真正的高潮不在於盧寬的罷官,而在於陛下竟然會想要親征高句麗!

  但殿內,雖然喧鬧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阻止李二陛下這個語出驚人的想法!

  李二這老貨,這一招真是陰損,殺雞儆猴,盧寬正三品的禮部尚書說擼就擼,現在還有誰能阻擋他親征!

  看著半天沒人出列的空曠中庭,明白李二陛下用意的程處弼對他可是又尊敬又鄙夷。

  李二陛下對高句麗實在是恨得咬牙切齒,沒看到禮部尚書盧寬因為高句麗之事受到連累,直接就罷官回家了,差點連太子少傅蕭瑀也跟著一起回家養老了......

  這要是勸誡陛下不要出兵,要是勸誡得不好,對上正在氣頭上的陛下,要是讓陛下一個“縱容高句麗,有辱國體”的帽子扣下來,那前麵的盧寬就是榜樣!

  國辱則君辱,君辱則臣死!

  但凡是官員,誰會嫌自己的官帽戴久了;但凡是人,誰會嫌自己的命長......

  但是,每朝每代,總會有那麽一位不怕死敢直言諫君的勇士!

  終於,一個骨骼剛直的身影從隊列中邁了出來,以那獨有的清高剛毅的聲音諫言道:

  “高句麗偏安一隅,不過彈丸之地,得之不過寸土,不得亦為雞肋,其利在小,陛下乃天下共主,萬民所係,如何能夠禦駕親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