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秦直道,趙州橋!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3      字數:1990
  “喏!”

  程處弼一口答應了下來,哪裏還等到李二陛下的吩咐,早在收到消息,他就已經安排下去了。

  程處弼這剛一點頭,李二陛下又興奮地神神叨叨繼續念道:

  “還有軍械司也給朕動起來,給朕把軍械都準備足了!”

  “還有左衛,要加緊訓練,朕就等著你率領左衛軍馬去給朕擒獲高建武!”

  “還有國番監也是,這可是朕進攻高句麗、以夷製夷的一柄利器!”

  “嶽父大人放心,無論是左衛、國番監、錦衣衛、軍械司,小婿都不會有一絲一毫地懈怠,小婿一定盡忠職守,好生安排,絕不會讓嶽父大人失望!”

  等李二陛下一口氣說完,程處弼毅然決然地向他保證道。

  這些事情他早就安排下去了,這征伐高句麗不僅僅是李二陛下的夙願,這也是他的執念。

  “好,賢婿你辦事,朕放心,有賢婿在朕左右,朕何愁高句麗不平!”

  聽得程處弼的表態,李二陛下麵綻狂喜,放聲豪言,喜悅地拉著程處弼到坐榻上左右落座。

  “嶽父大人,小婿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向嶽父大人進言!”

  緊接著,程處弼又向李二陛下進言道。

  “賢婿,有何要事,但說無妨!”

  神清氣爽的李二陛下,放手開懷,一邊美滋滋地倒著茶水,一邊說道。

  “多謝嶽父大人。不知嶽父大人,可記得秦直道?”

  程處弼雙手接過李二陛下倒下的茶,淺呷了口,就急忙放下茶杯,問道。

  “朕當然知道秦直道,無論是此前北疆的蠻夷南下中原進兵長安,還是朕揮軍北上,平定北疆,都是經秦直道,通達南北的。”

  “就是征伐高句麗,朕這於長安城的十六衛禁軍也是要通過秦直道北上運兵,經北都晉陽,再轉向幽州,繼而駐軍柳城。”

  李二陛下悠悠品味了一番,注目著程處弼,深思長談,放下茶杯,疑惑的問道。

  “賢婿怎麽會突然問起這個?”

  秦直道,李二陛下當然知道,秦始皇所有的事情,他都了然於心。

  這秦直道,可是秦始皇親口禦令修築的道路,是為了防備匈奴南下所建的快捷軍事要道。

  若是邊關發生戰禍,從鹹陽派遣騎兵抵達九原,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就隻需要一夜一日的時間。

  對於這一統天下的中華第一帝,他李世民也實在佩服得緊,不然也不會親口認可秦始皇之賢!

  “嶽父大人,小婿是想在秦直道中長安於晉陽的路段上鋪上一層水泥,以方便運兵。”

  程處弼向著李二陛下,詳細地解釋道。

  “嶽父大人,我朝若要進軍高句麗,而必然是過年之後在春季出兵,而春季雨水充沛,這對百姓正是春耕的大好事,但對於運兵卻是大壞事,道路泥濘不堪,軍隊難以前行。”

  “故小婿心想,趁著還有三四個月的時間,在長安到晉陽的路段上,鋪上一層水泥,因為這水泥鋪上的路麵不會因為下雨而有絲毫的泥濘。”

  “從長安到晉陽的路段,不再泥濘,大軍便是一路順平,待到晉陽之時,已漸入夏日,天氣轉熱,多晴少雨,同樣又方便進軍......”

  “如此一來,則朕之大軍,耽誤在行軍之上的時辰日短,同時,高句麗應對朕之大軍進攻的準備時間也同樣減短。”

  程處弼的話還沒有說完,心神透亮的李二陛下悅然就接過話來大聲的說道,並對程處弼表示高度的讚譽。

  “賢婿可真實心細如絲,廟算竟然能達到如此地步,孫吳韓白豈能相及!”

  “賢婿,朕答應了,你說你需要朕做什麽?”

  程處弼所說的正是《孫子兵法》中排列第二的“天”,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

  程處弼能夠將春季多雨也算在其中,並能將己方出兵之時與高句麗防備之時相對應,這如何不讓李二陛下青眼高看,他又豈能不答應程處弼的要求!

  “既然嶽父大人開口了,那小婿就直說了,是有兩件事情需要嶽父大人下令!”

  李二陛下如此爽快,程處弼又豈會扭捏,便向李二陛下直說道。

  “這第一件事情,是讓自長安到晉陽沿途州府的都督刺史們配合軍械司的行動,組織各州府的百姓進行修路,畢竟現在是冬閑之時,百姓也閑有餘力。”

  “賢婿,所言甚佳!”

  李二陛下又是一聲讚美,不僅考慮到了出兵的時間,還能結合百姓的閑時不耽誤百姓的耕作,程處弼還真是心思絕妙。

  “還有這第二件事情,就是小婿想將以軍械司主事李春來主持此次工程,希望嶽父大人能夠對其有所冊封。”

  “畢竟此人曾主持國番監的修築,已經能夠完全掌握水泥之運用。”

  “什麽!堂堂國番監一監之修築,竟然隻是區區一介九品主事所為!”

  聽得國番監是李春主持修建的,李二陛下一下子就驚呆了,不可置信地失聲驚歎。

  “嶽父大人,國番監之修築,是小婿力排眾議、一手拍板讓李春主持的,小婿敢向天起誓,確實是李春所為!”

  應對著李二陛下的難以置信,程處弼挺著心脯,剛毅凜然的說道。

  對於李二陛下的不相信,他也沒有辦法,畢竟不是誰都能像他一樣有對曆史的後知後覺。

  不是誰都知道那座趙州橋,在一千四百年之後還保存完好可以使用!

  而且,李春一開始的身份還那麽卑微,隻是一個小小的工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