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鬱悶的李二陛下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2      字數:2132
  太極宮,兩儀殿。

  “臣,房喬拜見陛下!”

  房玄齡匆匆忙忙地從中書省政事堂行來,向在殿內來回踱步的李二陛下行禮。

  盡管房玄齡是尚書左仆射,是尚書省的長官,但他更是宰相之首、百官之首,故一般多在政事堂。

  政事堂,設於宮城中書省,是宰相們集體辦公的地方。

  李二陛下鋒芒一掃,領房玄齡進門的李全就自動躡著小碎步,麻溜地滾出殿去,並將殿門關好。

  “有什子多禮的,看看過來,朕給你看看東西!”

  房玄齡的禮才剛剛微微欠身,李二陛下就已經打斷他,拉著他坐到一邊的榻上,將榻中幾案上的一卷白紙拿起、遞給房玄齡。

  房玄齡垂首低眉,雙手從李二陛下手中接過白紙,他猜測李二陛下這麽著急找到自己,就是因為這白紙上的事情。

  “陛下,這......”

  不過打開一看,房玄齡也是吃了一驚,嚇得都說不出話來了,晶亮晶亮的眼眸不可置信地注目著李二陛下。

  “這是程處弼那小子從荊州給朕飛鴿傳書過來的,依朕看最多再過個四五天,正式奏疏就要到中書省咯!”

  李二陛下仰著頭,長長歎息一聲,似笑非笑,說得很是苦澀。

  “陛下,微臣識人不明,治下不嚴,還請陛下降罪!”

  房玄齡起身,躬身九十度,向李二陛下拱手奏道。

  “治罪,治什麽罪!就是要治罪,也要先治朕的罪!”

  李二陛下嗤鼻一笑,起身發笑,笑得有些慘淡、有些痛惜,更多的是後悔、是悔恨,大聲自責的說道。

  “是朕顧念私情,有眼無珠,一錯再錯,才至於荊州官員如此崩塌敗壞!”

  房玄齡徇徇地欠身立在一邊,沒有接話,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就那樣麵無表情地像一塊木頭一樣佇立在那兒。

  他之前的請罪不過是身為百官之首,形式上的一種自我問責而已,而李二陛下的自責是真正的自責。

  病發於根,病緊於髓,荊州官員如此泛濫性的腐敗現象,絕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

  就是用腳趾頭想,他也知道荊州官場的官風是從長孫順德入主荊州敗壞的,而李二陛下正是荊州官場敗壞的始作俑者!

  武士彠是完全不可能貪汙的,在李淵在太原起兵卻窮困潦倒之時,人家已經是一個富可敵國的富家翁了,是人家傾盡家財,奠定了大唐的起兵基礎。

  人家為大唐建國耗費的錢財,不計其數,還會在乎那麽一點蠅頭小利!

  而對於一個出身於關中世家,身份高貴的世家子弟,長孫順德,同時還是長孫皇後的族親叔伯,皇親國戚,卻貪婪成性,三番五次因為貪汙腐敗罷官!

  一個世族子弟竟然比一介商賈貪財,丟沒丟皇族的臉,房玄齡不敢想、也不能說,但至少出身清河房家的房玄齡認為世家大族的臉,都被長孫順德給敗光了!

  其實吧,李二陛下的內心也是極度崩潰的,好麵子的他,確實被這位叔伯大人給把臉丟盡了!

  看在長孫皇後的顏麵上,每次罷官沒過多久,他就會再給長孫順德複職、異地調任,上任之前也會苦口婆心地叮嚀幾聲。

  誰知道這廝竟然還是狗改不了吃翔,最後一任在荊州也給自己留下了這麽個爛攤子!

  好死不死,天降霜雪,冰雪成災,武士彠於任上病倒,深受自己寵愛的程處弼臨危受命,去荊州賑災,結果一賑就震出了這麽驚天動地的大事!

  “現在這小子可是給朕找麻煩來了,你看看,這要是將奏本往朝堂上一放,還真不知道要掀起什麽樣的驚濤駭浪啊......”

  李二陛下愁眉苦臉地搖頭感傷,心懷戚戚,說著說著,又陷入了歎息之中,嘟嘟自語。

  在殿內踱步來回歎息、不知道在自言自語些什麽的李二陛下,忽然便是一聲尖叫:

  “自我大唐開國以來,這還是第一起人數如此之多的地方官員貪汙腐敗案,這讓朕的臉麵往哪裏擱呀!”

  但說完之後,李二陛下又搖頭晃腦地來回轉悠,步履匆匆,煩躁不已。

  清官也難斷家務事,更何況是家事同國事的一國之君呢,這件事情還真是把李二陛下給難住了!

  於公,這件案子牽連數十名大大小小的荊州官員,是件大案、重案、要案,因為這件事情本身的嚴重性,此事一曝光,很可能對國家的正麵形象造成巨大的破壞。

  於私,這件案子是長孫順德留下了曆史遺留問題,長孫順德屍骨未寒,就要揭開他的瘡疤,這關係到長孫順德甚至整個長孫家的顏麵......

  可要是不處理吧,他是一國之君,是江山社稷之主,連長孫順德貪汙他都數次革職,他又如何能夠容忍那些貪官汙吏逍遙法外!

  更要是這件事情不處理,但走漏風聲的話,對國家和他的形象損壞會更大,百姓會更加的失望......

  “那陛下的意思是......”

  因為事情的敏感性,房玄齡沒有多說什麽,輕輕將手翻手,自上往下壓去。

  “數十名官員貪汙腐敗,這件事情影響極壞,這蓋子那裏遮得住呀,要是蓋子被水汽爆開,對朝廷的影響更為嚴重!”

  李二陛下看著房玄齡手上的動作,怔了一會,搖了搖頭,沉聲反對道。

  遮蓋子,這是官場上為了維護政權形象,在官員違法亂紀之後,屢見不鮮的手段,非常適用於華夏和光同塵的政治局麵。

  以前,長孫順德犯事,李二陛下就是這麽幹的,將長孫順德革職,換個官員過去收拾爛攤子,三五個月之後,長孫順德又換個地方走馬上任。

  但是,現在不行了,以前的事情遮掩得好或者說以前的州府沒有鬧出這麽大的事情。

  現在事情爆出來了,矛盾激化了,要是再遮蓋子,恐怕得不償失,甚至越演越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