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再加弘文館學士,身兼四職!
作者:截教·飛天蠍      更新:2021-02-11 10:30      字數:2007
  李二陛下的眸光從房玄齡、李靖、高士廉、長孫無忌、溫彥博、王珪、戴胄等人的麵龐之上掠過,與這些朝堂之上的重臣,一一進行心靈的交流之後,然後高聲立下,斷定乾坤。

  “朕即命孔愛卿為首編,高愛卿、房愛卿為監修,加處弼賢侄為弘文館學士亦為監修,其於編書之人,孔愛卿於弘文館、國子監中盡選飽讀之士添之,待此書編成,朕自當親自作序!”

  李二陛下當然深知文化的力量,以及文化對於政治的影響,不然他也不會一口氣下令編纂那麽多的史書。

  雖然說是說以史為鑒知興替,但世人都知道史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貶低前朝,弘揚新朝,不然也不會前朝的史書,由新朝編寫。

  “臣等伏惟陛下聖裁!”

  眾臣一個個垂身俯首,滿口尊崇,孔穎達、高士廉、房玄齡那些有幸成為第一個修訂《論語》的人,自然高高興興。

  那些沒有成為第一個修改《論語》也不灰心喪氣,儒家經典那麽多,也自然有參與修訂的機會。

  而且,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承擔地風險極大,不然李二陛下也不會以儒林士冠的孔穎達為首編,以德高望重的高士廉和房玄齡作為監修。

  “好了,此事既成,諸位愛卿且退下執行公務去吧,朕與處弼賢侄還有要事相商!”

  李二陛下見塵埃落定,便向著眾臣擺了擺手,示意退下。

  “喏!臣等告退!”

  房玄齡又領先帶著眾臣退出了兩儀殿,臨走之時,還不忘向著程處弼欣然地笑了一眼。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樣在儒、政、軍三道都風生水起的英才,怎能讓他不刮目相待!

  “賢婿,汝那本關於標點符號的書,可要盡快刊印出來,汝書不成,則天下之書具不得改!此乃千秋之功,賢侄可要竭心盡力!”

  李二陛下待群臣走回,又將“賢侄”轉為了“賢婿”,噙著笑意,向著程處弼語重心長的說道。

  “嶽父大人聖言,小婿銘記於心,今日小婿便挑燈秉燭,明日小婿便將該書獻與陛下!”

  程處弼當然知道,標點符號的重要作用,如同以後所有的書都通用標點符號,那他就是第一功臣,一定會成為儒家尊崇的人物,就是天下世族再想要動他,也要憂心天下儒生的口水唾沫。

  “好,此書乃成,朕自當作序書論!”

  李二陛下欣慰地點了點頭,將此前寫好的詔書講給程處弼,厚大的手掌輕拍著他的肩背,大氣豪聲地說道。

  “賢婿,還有這錦衣衛之事,朕可就全部交托給你了,你可不能讓朕失望啊!”

  “嶽父大人放心,小婿自當明白!”

  程處弼緊張而恭敬地接過了這封日思夜盼的詔書,又向李二陛下追問道。

  “隻是小婿不知,這錦衣衛之辦公之處,位於何處?”

  “朕已經命人於左衛宿營之中,擇一僻靜之地,劃歸賢侄管理,畢竟這錦衣衛尚不成編製,隻是處於左衛親府之轄下,該地不僅可以用於錦衣衛辦公之地,亦可以作為軍械司辦公之地!”

  李二陛下的眸光溫純而祥和,但不時會閃出青芒之色,向著程處弼,聲磁音圓的說道。

  “錦衣之略,軍械之製,幹係重大,若以其他之兵看守其間,於賢侄恐怕或有不妥,且或可存有疏漏之處,賢侄且看如何?”

  大唐中央官署除了中書省、門下省、內侍省、史館、弘文館、舍人院、翰林院這幾個機構位於宮城之內,其他全部都位於皇城。

  就連左衛,除了每天給李二陛下執勤的衛兵留宿宮內,其他都在宮外。

  左衛官衙居於承天門街之左,臨近長樂門,臨近殿中省和左千牛府。

  “嶽父大人,考慮甚是周全,小婿深為佩服!”

  程處弼眸光一亮,對於李二陛下的安排,很是滿意地拱手讚同。

  畢竟自己的親府,除了自己的命令,其他人自然不能隨意出入其間。將錦衣衛隱藏於親府之中,有利用隱藏實力。

  將軍械司安置於親府之中,由自己統領的親府進行護衛,既有利於保密,也有利於自己的管製。

  要是將軍械司外圍的保衛力量交給其他的府衛保護他也不放心,交給自家老豆的右武衛或者秦瓊的左武衛倒還好,要是交到長孫陰人那邊的人看管,那他整個人都會癲狂!

  剛才他加官弘文館學士的時候,長孫陰人那怨念頗深的眼神,他又不是沒有看到。

  而且,三個部門在一域之內,也自然方便他進行管理,不用來回奔波。這樣的安排如何不令他拍手稱好!

  “陛下,劉仁軌帶到了!”

  程處弼的話音剛落,李全便踏著小碎步快速蠕動到李二陛下的跟前請示道。

  “劉仁軌?”

  李二陛下先是一惑,又是一怒,臉色青寒,聲音陰冷。

  “將他帶上來,朕到要看看他一個小小的縣尉,竟敢如何以下犯上,將朕的折衝都尉毆打致死!”

  劉仁軌?!

  難道是那個劉仁軌?!

  程處弼的眼裏閃過一絲精芒!

  “罪臣劉仁軌拜見陛下!”

  隻見一人,身長七尺,眼如丹鳳,眉似臥蠶,唇方口正,額闊頂平,相貌清奇,凶襟秀麗,軒昂正氣地踏著沉穩的步伐在兩名侍衛的帶領下邁入殿中,向著李二陛下躬身行禮。

  “罪臣,你也知道你是個罪臣,告訴朕你所犯何罪!”

  李二陛下打量著身形魁梧、一身正氣的劉仁軌,雖然聲高音大,但已經沒有了適才那般的怨怒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