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火上澆油
作者:肥皂快樂水      更新:2020-03-17 05:46      字數:2830
  吃貨唐朝最新章節

  白虎送來了程咬金發來的南征軍的戰報。

  戰報上說,唐軍在拉蒂夫的引導下,經過16天的秘密行軍,悄悄抵達了yi斯蘭堡。在夜間突然包圍了城外的飛拓王國禁衛軍的兵營,以傷亡328人的微小代價,全殲了兵營裏的13000人雅利安人的軍隊。

  隨後,在拉蒂夫安排的內應的接應下,打開了yi斯蘭堡的西城門,迅速包圍了飛拓王朝的王宮。不久以後,飛拓王國王室見到大勢已去,就向唐軍投降了。

  整個戰役從包圍城外雅利安人的兵營發起進攻開始,直到飛拓王國王室投降,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時辰,唐軍總計傷亡612人,就結束了戰鬥。

  目前,唐軍已經收編了飛拓王國,以達羅畢圖人為主的地方軍約4萬人,正在向全國進軍,不日即可接管飛拓王國全境。

  李同山、甘特寶羅大酋長和拉蒂夫等人,邀請李佑前往yi斯蘭堡主持baji斯坦總督府成立儀式。

  喀布爾總督府一片歡呼之聲。

  阿史那晴帶來的好消息是武栩懷孕了,已經兩個多月了。

  馬周和阿布哈桑聞訊趕來,卻被告知齊王殿下已經離開了,他跑去慶賀自己的夫人懷孕了。

  馬周和阿布哈桑有些納悶,打下一國這麽大的事情,齊王殿都沒有通知總督府進行慶賀,反而跑去慶賀一個夫人懷孕,真是有點公私不分了。

  不過,這些到底都是喜事兒,馬周和阿布哈桑不便跑去齊王殿下的後宅,幹脆自己去布置慶典儀式了。

  寢室裏,武栩正在等待李佑過來,她見到興衝衝趕來的李佑,就要站起來迎接。

  李佑趕忙說道:“栩兒坐著別動,要小心孩子啊!”

  武栩已經問過了軍醫,現在早已過了危險期,沒有那麽嬌氣,可是她看到李佑誇張的驚喜神態,心中還是一陣甜蜜。

  李佑來到武栩麵前,拉住了她的手,在她的額頭上重重的吻了一下,發出了清脆的響聲。

  他興奮地說道:“栩兒寶貝,你真是棒極了。”

  此時在房間裏,還有幾個丫鬟和軍醫,眾人看到齊王殿下這個樣子,一起都笑。

  武栩臉色羞紅,嗔怪道:“王爺,您也真是的,也不看看場合。”

  李佑笑道:“這有什麽,老夫老妻了,有什麽可害羞的?”

  說著,他對屋子裏麵的人說道:“王妃懷孕了,這是天大的喜事兒。人人有賞,你們所有的人都去帳房那裏領賞錢吧。”

  眾人大喜,一起稱謝。

  武栩也十分高興,說道:“回頭我那裏還有一份賞錢,隨後就給你們。”

  “謝謝王爺,謝謝王妃了。”眾人高興地退下了。

  遼東安市(今遼寧海城)。

  自從消滅了東突厥以後,李世民就沒有禦駕親征過了,在李佑不斷的勝利的刺激下,李世民禦駕親征高句麗。

  這次出兵,李世民玩了一個驚人之舉,原本按照計劃調集16萬大軍從陸路進攻,他認為這樣有些勞民傷財,也顯不出自己的威風。於是他跟曆史上一樣,隻調集了6萬陸軍,開始了征討高句麗的戰爭。

  李世民是將軍出身的馬上皇帝,有著非凡的戰略眼光和極高的戰術素養。

  從四月份起,東征軍就一路凱歌高奏,創造了驚人的戰績。

  李世民指揮由李和李道宗領軍的陸路軍團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攻占了建安城(今遼寧蓋州),蓋牟城(今遼寧撫順),高句麗重鎮遼東(今遼寧遼陽)和白岩城(今遼陽東北),直撲安市城。

  六月,當唐軍六萬餘人到達安市城的時候,高句麗北部酋長高延壽、高惠真率大軍15萬緊急增援安市城。

  高句麗的15萬的援軍,再加上安市城裏的4萬高句麗人,足足20萬大軍,此時的唐軍雖然隻有6萬人,李世民卻並沒有放在心上。

  在視察地形後,他誘敵深入,命諸將率軍3萬即將敵軍15萬人的援軍合圍,以騎兵將高句麗軍分割包圍,斬首2萬餘,陷入重圍的高延壽隻得帶著剩下的4萬殘兵投降。

  援軍被滅後,高句麗全國上下驚恐萬分,平壤以北守軍棄城而逃,安市城已經成為孤城,被唐軍團團圍住了。

  此時,李世民誌得意滿,就等著拿下安市城,逼迫高句麗人投降了。

  但是就是這個安市城,卻將強大的唐朝軍團阻擋在了城下足足兩個多月了。

  安市城是一座堅固的城池,不僅有高達3丈石頭城牆,還有寬度超過4丈,水深超過3米的護城河,僅有的三個城門後麵還修建著甕城。裏麵的糧食儲備,足以支撐城中的軍民一年以上的用度。

  從圍城至今,唐軍已經發動了數十次的大規模進攻,卻無一兵一卒能夠登上安市城的城牆。

  此時,李世民在李績和張亮等人的陪同下,在城外的山上用望遠鏡觀察城裏的情況。

  李績說道:“陛下,眼看著已經進入8月末了,遼東冬天來得早,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臣建議趁著平壤兵力空虛,直接進攻平壤,隻要平壤陷落,安市城內的高句麗人也就沒有了堅守的理由,會不攻自破的。”

  李世民搖搖頭說道:“不必,朕看安市城中的守軍,在唐軍連番攻擊之下,已經開始動搖,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拿下。

  高句麗的地形複雜,運順困難。大軍長途奔襲平壤,萬一糧道被敵軍切斷,會有全軍覆沒危險。”

  李道宗說道:“陛下,請給臣5千精兵,采取偷襲手段,一戰即可成功,請允許臣冒險一試。”

  李世民仍然沒有同意。

  就這樣,李世民錯失了一個滅掉高句麗的良好戰機。

  9月初,高句麗援軍降將高延壽、高惠真看到安市城久攻不下,也建議唐李世民停止攻打安市城,率軍直取平壤。

  這次,李世民同意了,眾將都很高興,於是留下張世貴率軍兩萬監視安市城中的高句麗守軍,其餘人馬進軍平壤。

  就在這時,長孫無忌來信了,他不同意進軍平壤,認為李世民這樣做太過冒險。

  李世民居然采納了長孫無忌的意見,回過頭來繼續攻打安市城。

  至此,李世民再次錯失了滅掉高句麗的良機。

  事後得知,高句麗王室已經做好了準備,一旦唐軍兵臨城下,他們就會開城投降。

  時間轉眼到了九月中旬,八月底的遼東已經氣溫寒冷了,李世民太過輕敵,他認為在冬季到來之前,就可以滅掉高句麗。因此,大軍根本就沒有準備禦寒衣物,糧草也即將告罄,安市城仍然無法攻破,李世民無奈決定退兵了。

  此時,唐軍的戰績依舊是十分輝煌。此次高句麗之戰,攻克城池十座,殺高句麗軍四萬,唐軍士卒陣亡人數少的令人不敢相信不到兩千人。

  可以說,在唐朝戰爭史上,李世民這次戰役前期取得的輝煌戰績,可以排在前十名的位置。

  然而,就是在唐軍得勝還朝的時候,巨大的危機降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