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龍遊於海
作者:猶似      更新:2022-05-04 17:17      字數:2093
  把流民遷到東北三省去,這倒是一個好主意,既能安置流民,給流民一條活路,又能解決一個禍患,將流民這個燙手山芋扔給武穆王。

  但問題是!

  武穆王也不傻啊。

  經過山東平叛,周厲王一案,武穆定北王已然在朝中立威顯能,尤其是內閣,對他尤其忌憚。

  虞閣老一臉恨鐵不成鋼:“我說你們一個個,平常看著挺精明的,可到了大事上,怎麽就犯起糊塗來了?你們想想啊,大周朝初立之際,高祖皇帝在遼東一帶,下設了遼東都司軍鎮,言滄海之東,遼為首疆,中夏既寧,斯必戍守,並且頒發了一係列強邊禦外的國策,還將大批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流民,遷往了北境。”

  朝臣們漸漸回過味來。

  齊大人更是一激動,猛拍了一下大腿:“對啊,北境地廣人稀,遷移流民,發展人口,進而提高生產力,也符合強邊禦外的國策,既是國策,武穆王就不能拒絕。”

  一個“國策”,就解決了困撓朝臣的心病,朝臣們頓時高興起來——

  “虞閣老此乃高見……”

  “果然,薑還是老得辣啊……”

  “虞閣老此計甚高……”

  “……”

  虞閣老一副老神在在的表情:“武穆王是藩王,不好插手官府的事,但大批流民遷往北境,官府也不好管束,還需要武穆王出麵威懾,也不能讓武穆王借著藩王的身份撒手不管,屆時出了問題,誰也兜不住。”

  齊大人眼皮重重一跳,這是要讓武穆王插手官府的事?

  朝臣們也是一愣,忍不住仔細思量這話。

  虞閣老將朝臣們的表情看在眼裏,因為查閱過高祖皇帝頒下的國策一應內容,便是談了這等敏感的話,也是氣不喘,心不慌。

  “既是國策,當人人奉行,武穆王也不能置身事外,當年高祖皇帝主張遷移流民,就是在遼東都司的協助之下。”

  立馬就有內侍出了大殿。

  不一會兒,就抱了一摞書過來,都是有關高祖皇帝頒發的國策內容。

  朝臣們立刻開始翻閱查看。

  虞閣老端起茶杯來,靠在椅子上喝茶。

  大約一刻鍾,便有朝臣道:“虞閣老說得對,既是國策,當人人奉行,北境是在武穆王轄下,邊境常有外敵滋擾,攘內才能安外,安置流民雖然是官府之責,武穆王也是當仁不讓,須知非常時期,要非常之行事,不可等閑視之。”

  讓武穆王插手流民安置一事有些不妥。

  但是比起流民暴亂頻發帶來的隱患,這個結果似乎,也更容易被人接受。

  況且,還有高祖皇帝前車之鑒,倒也還算順理成章。

  這樣一想,朝臣們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虞閣老又道:“流民初入北境,也少不了北境士紳們的接納和賑濟,要下一道命令,讓他們全力支持官府及武穆王有關流民的安置事宜,違令者,當處以嚴懲。”

  當即就有不少朝臣跟著一起附合:“還是虞閣老考慮得周全,既是國策,當北境人人奉行,士紳們也不能例外。”

  武官不能幹政,除了涉及戰事,這時鎮國侯開了口:“狄人也遭了旱,去年秋冬北境已經陸續暴發了十幾場小規模戰役,想來開春之後,狄人也不會消停,還會繼續頻繁地滋擾北境,武穆王要主北境戰事,還要兼顧流民安置一事,不能因小失大,士紳們必須配合,違令者,當以亂政誅殺。”

  此言一出,朝臣們瞬間意識到了嚴重性。

  隻有邊境安穩,才有他們的太平日子。

  就這一件事上,朝臣們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北境的士紳們,大多在朝中擁有不小的人脈,但流民也確實是他們的心頭大患,既然能將燙手山芋丟出去,甭管丟到誰手裏去了,至少自己是安穩了。

  當務之急,還是先將流民解決了再說。

  至於其他,以後再說也不遲。

  幾百萬流民的去處,不用朝廷出銀出糧,就有了著落,既解決了一樁心頭大患,也沒讓他們為難,向來正事拖拉,謀私積極的朝臣們,罕見地展現了雷厲風行的一麵,立馬擬了折子,遞到了壽延宮。

  皇上沉迷丹術,已經許久不理政事。

  一連四五個月不上朝,朝臣們覺得奇怪,暗暗打探宮中的消息。

  但後宮被太後娘娘和蘭妃娘娘一起把持,消息不好打探,可越是打探不到消息,朝臣們就越覺得其中有事,就越不死心,這麽七彎八拐了打探一通,終於打聽到,皇上因久食丹藥,臉上長了火癤,折損了天顏,連宮門也封了。

  因為不是光彩的事,太後娘娘勒令宮人不許外傳。

  朝臣們覺得荒唐。

  可荒唐之下,又覺得這也理所當然。

  皇上是天子,君權神授,何等威嚴,天顏有損,何以承天啟地,又何至於久不上朝,連消息也要捂得死死得。

  科舉考試都不選取麵容有損,身體有殘之人,以免折損了朝綱體麵。

  更何是一國之君呢?

  也隻有這個理由,能夠解釋近來宮中動靜。

  因此,朝臣們也如太後娘娘一般,對此事秘而不宣,朝中之事都是經朝臣商議之後,內閣裁奪,由太後娘娘決斷。

  太後娘娘看了內閣的折子,盯著“國策”二字瞧了良久:“殷懷璽的腿好了,就如龍遊於海,上天入地,覆雨翻雲,”蘸了朱砂的筆,懸在折子之上,久久也沒能落下,上等的龍泉朱砂墨,濕而不凝,久置而不幹,她輕輕一歎,神情變得十分複雜,終於落筆朱批:“罷了,將來總歸是要仰仗於他。”

  朱公公垂首躬身一旁,雙手捧著鎏金的九龍戲珠金盤,上麵擺了印泥,以及傳國玉璽,筆擱等一應禦用之物。

  太後娘娘將朱筆,擺到金盤上的筆擱上,拿過了玉璽,輕輕蓋上璽印:“拿給何公公吧!”

  朱公公連忙躬身退安。

  太後娘娘精神不濟地靠大迎枕上,看著香案上的博山爐裏煙香嫋嫋,吞雲吐霧,眼睛就有些模糊,不知怎麽就想到了殷厲王的生母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