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3)
作者:桃籽兒      更新:2021-01-27 19:24      字數:3856
  難怪了……她還想說這小雜種和她母親無依無靠的, 怎麽竟會和自己一樣得以從當年那場大難中活下來,而且瞧上去還活得金尊玉貴的——原來竟是攀上了齊家的高枝兒!

  這小狐媚真不愧是她母親的女兒,糊弄男人的本事一流, 連齊家的那位二公子竟也被她蠱惑了, 還不惜為她改名換姓偷天換日!

  不……絕不會如此簡單……這小雜種是個什麽下賤東西?憑她自己怎能跟齊家搭上?肯定是沈謙!那個殺千刀的負心人!是他在幫他的私生女!

  他不管自己、不管他明媒正娶的妻子、不管他的弟弟, 甚至沈家倒了他也不在意!隻顧著去救他的心上人, 和他們一起生的這個小雜種!

  好!好得很!

  傅貞氣極了, 同時又強烈地自哀起來。

  她這一生都是荒唐孤寂:生於一個看似繁華卻走向衰落的家族, 嫁了一個根本不愛自己的丈夫,與一個並不真心的男子苟且度日,所生的孩兒還雙雙死去……

  她什麽都沒有, 甚至心中也不殘存哪怕一點點溫存。

  隻有荒涼。

  那個小雜種……她和她的母親搶走了她丈夫的所有愛,如今甚至連給她慰藉的沈城也被她害死……她怎能容忍她們母女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奪走她的一切!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時隻見大佛閣之內佛光普照,無量壽佛及觀音、勢至二位菩薩皆滿麵慈悲,而傅貞的臉卻被猙獰的恨意布滿。

  扭曲如同惡鬼。

  次日, 四皇子妃傅容便從自己的哥哥傅卓那裏聽說了這個有趣的消息。

  她與哥哥見麵, 本是為了問問齊三公子最近私債放得如何, 沒料到卻有如此意外之喜。

  她那位姑母傅貞說來也是個無用之人,當年便綁不住沈家主君沈謙的心, 一丁點兒利益都不曾為傅家撈到, 隻會在落難之時懇求家族援手。如今她找到了仇人之女,雖然又恨又怒,可她一個廢人也無力自己解決, 最後還是要求家族出手。

  好在, 這回她終於求到了點子上。

  傅容輕輕地笑起來, 眼神中有無盡的愉悅和暢意:她一直苦苦尋找的那柄刀鋒, 終於出現了。

  慶華十七年十一月十二, 見山關一役畢,魏大敗。

  當是時,梁軍已深入中原腹地,魏軍敗退至見山關駐紮,領兵將領正是顧家父子。

  魏軍糧草不濟,顧居寒本欲待十一月末梁軍運送糧草時截糧,同時斷其糧道以求勝,無奈半年來北魏多敗,朝廷已多有不滿,更有鄒氏在魏帝麵前進讒言,稱顧家人有怯戰之心,老國公已是將軍暮年,有意借機收攏顧家兵權。

  魏帝聽信讒言,責令顧家於十一月月中之前出戰,否則即刻換將,老國公不得已,命獨子鎮守後方,自己親率大軍於十一月十二與梁軍開戰。

  魏軍倉促迎戰,被梁軍設計圍困於見山關,折兵近十萬,老國公險些被俘,千鈞一發之際顧居寒帶精銳趕到,九死一生強行救出父親,卻無力挽回魏軍敗局。

  這是大梁南渡之後對魏的唯一一場大勝,消息傳回江左,舉國振奮。

  而此時的大梁皇宮卻沉浸在緊張肅殺的氛圍之中——

  ——梁皇,病危了。

  其實說起來,這位陛下在位的年數已然很長,尤其對於他常年吸食五石散的身體來說,他實在算是很長壽了。但天子將崩,無論宮人還是百官依然還是要做出悲傷之態,不能看起來太尋常。

  打從入了十月起,這位陛下便一病不起了,終日纏綿病榻,一副隨時都要咽氣的樣子。而到了十一月十七這一天,陛下的精神據說陡然好了起來,甚至能從床榻上坐起來了。

  眾人一邊爭相稱喜,心中一邊暗暗地想:大事,恐怕就在這幾天了。

  也就是在這一天夜裏,梁皇最後見了幾個人,除了朝中幾位重要的大臣,諸皇子公主中他隻見了自己的四子。

  蕭子桁。

  那天夜裏帝王寢宮明亮如晝,大殿之外天家兒女跪了滿地,蘇平從內殿出來,卻獨獨宣詔了四殿下進去,跪在門外的眾兒女當即臉色就變了,尤其是三殿下,麵沉如水,額角青筋迸出。

  四殿下卻恍若未覺,隻是十分平靜地應了詔,隨即緩緩起身,走入了大殿。

  江左建築大多精巧,皇宮更加金碧輝煌,梁皇所居的太平殿已非雕梁畫棟可以形容,處處豪奢,隻可惜此時殿內四處彌漫著濃鬱的藥味,還有令人難以忽視的、衰敗與死亡的氣息。

  這一切都來自於他的父親——此刻正倚靠在床頭的,那個臃腫、老邁、奄奄一息的帝王。

  蕭子桁向他的父皇走過去,本欲行跪禮,卻被梁皇攔住。他父皇的眼睛今夜尤其的亮,像是在燃燒最後的生命,望著他顫顫巍巍地伸出手來,說:“四兒……來。”

  他是要蕭子桁坐到他床邊去。

  天子臥榻怎可擅坐,蕭子桁自然推辭,他父皇笑了笑,言道:“不必如此,左右過不多久,這座寢殿便是你的了……”

  梁皇一貫渾濁的老目此時精光閃爍,這樁自先太子被廢之後便一直懸置的大位之爭,竟就如此輕易地在他言語中落定。

  而此時四殿下蕭子桁神色十分平靜,隻依言在梁皇床榻邊坐定,似乎毫不意外。

  他當然不意外。

  儲位之爭不過是演給外人和三殿下看的,實則梁皇早已決定,要將大位傳給自己的四子。

  江左終究是世家共治,不可能出一位與世家毫無瓜葛的帝王,化繁為簡,實則這大位早已是蕭子桁的囊中之物。但這些年梁皇一直假意抬舉自己的三子,為的卻是圖謀以後。

  梁皇一生受世家鉗製,如同三歲小兒一般無法做到政由己出,無非是因為這個朝堂為世家之人把持,寒門庶族無法占有一席之地。他是君主,反而無法言行隨心,做不到肆無忌憚地提攜扶持庶族,便不得不以自己的三子為馬前之卒,讓他衝鋒陷陣。

  蕭子桓注定是一個棄子。

  他的出身不佳,這些年又在朝堂之上得罪了太多貴胄門閥,即便他登上大位,世家也不會讓他長久,他不過是個被立起來的靶子,要為未來真正的君王擋箭罷了。

  而蕭子桓的作用遠遠不止於此。

  隻要同時有兩位待選的儲君,三姓就要從中做出選擇。韓家是蕭子桁母族,位置當然已經注定了,而傅家也是趨利避害的家族,歸附於蕭子桁也不足為怪。

  唯一的變數就是齊家。

  那是一個太過端正也太過高傲的家族,這一代主君齊璋又是個眼高於頂的人,他早已不看重所謂從龍之功。但也正因此,他會使得齊家與另外兩姓漸漸走遠。

  與此同時,梁皇也不斷在給予齊家越來越多的榮寵:一門之內三位二品以上的高官,已經是古往今來之所未見;他在齊家人麵前刻意地低頭,甚至客氣得不像一位君主;他讓齊嬰年紀輕輕就主考春闈,讓齊家的勢力膨脹到極點……

  其他兩姓會怎麽想?

  世家之間並非鐵板一塊,他們之間也在相互製約平衡,而齊家已經打破了這種平衡,那麽就難免會受到他人的攻訐。

  這就是朝堂,這就是人心。

  大梁的朝堂已經被世家把持得太久了,而現在,一切就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四年前梁皇便借由世家之間的爭端順勢扳倒了沈家,如今,便要輪到齊家了。

  這些龐大而貪婪的家族,他們會相互啃咬相互廝殺,直到一方倒下,所有的血液都被幸存者吸幹,連屍骸都不會留下——這是何等的大快人心?

  梁皇的眼睛越來越亮。

  他拉住蕭子桁的手,努力地克製著顫抖,一字一句對他說:“不要著急,也不要心軟……讓他們一個個,都給朕陪葬……!”

  蕭子桁沉沉地看著他的父皇,那雙一貫顯得風流放浪的桃花眼此時已然全是冷酷鋒銳之色。

  他一字一頓地答:“父皇放心,兒臣絕不會讓他們好過。”

  梁皇更緊地攥住他,說:“不僅是齊家!也不要相信你的母族和你的姻親……他們全都是、全都是……咳咳……吸人血的蛭蟲……”

  梁皇劇烈地咳嗽起來,臉色越發青黑,已是將死之兆。

  蕭子桁看著他父皇已經潰爛到血肉模糊的雙手,眼中的哀色和冷芒更甚,他輕輕拍打著梁皇的後背幫他順氣,同時應答:“兒臣明白……”

  大殿森冷,窮奢極欲,死亡的氣息與那個冬天刺骨的寒意一樣來勢洶洶。

  而那個時候梁皇其實還有很多話想說,譬如他想告訴自己的兒子,齊家作為三姓之首雖然非殺不可,但齊嬰那個人卻可以留著。那是個心有丘壑且不貪不爭的人,當初梁皇給他春闈座師之位本隻想增進齊家的權勢、令他們行高於人為世家所不容,卻沒料到齊嬰最終會做出那樣的決斷。

  他雖是世家之後,但品行之端、謀略之遠,也實在令人衷心敬服。

  就讓他與子榆成婚吧,這樣就算齊家灰飛煙滅,他也可以保全性命……大梁,終歸還是需要那樣的人的……

  然而彼時梁皇氣數已盡,這些話便沒有來得及再說出口,他隻能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拉住蕭子桁,死命地盯著他,氣喘籲籲地說:“你三哥……”

  別殺你三哥。

  他的確與你相爭了,但他同樣為你扶植了寒門庶族,那些人將是往後你重塑大梁朝局的有力臂膀。

  朕已經在這場爭鬥中失去過一個兒子了,不想再失去一個……所以四兒,算父皇求你,別殺你三哥。

  後麵這些話梁皇已經沒有力氣說出口,但他的意思那樣分明,蕭子桁又怎麽會看不懂?

  他沒有立刻答話,隻是緩緩地扶著梁皇躺下,隨後才居高臨下地注視著他呼吸越發困難起來的父皇,極富深意地說:“父皇,皇兄不殺伯仁。”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他繼位以後,即便端王不會主動起事,卻也難保不會有人借端王之名禍亂朝綱。

  朝局已經萬分凶險,他絕不能容許任何一點意外發生。

  梁皇聽懂了他四兒的意思,那雙老目於是再次渾濁起來。

  他的氣息越發淺淡了,眼中哀傷更濃,最後卻化成一抹無奈的輕笑。

  這位帝王此生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也好……或許正因如此,你才能比朕走得更遠……”

  說完,他閉上了眼睛。

  慶華十七年十一月十七夜,梁皇駕崩。

  同月十九,皇四子蕭子桁繼位,改次年為嘉合元年。

  慶華末年臘月初一,端王蕭子桓與友人夜宴,醉後墜馬,薨。

  ※※※※※※※※※※※※※※※※※※※※

  離爆發還有一段距離,抓緊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