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兒(1)
作者:桃籽兒      更新:2021-01-27 19:24      字數:3423
  此後的一段日子, 沈西泠開始忙碌了起來。

  她要學的東西有很多,頭一件就是看賬。

  從鋪子裏搬回來的賬簿有半人多高,有些日子是很近的, 有些則上了年頭。近日的謄寫相對清晰一些, 日頭久的則要模糊許多, 看起來頗為費勁。

  幾個丫頭一貫知道她們小姐是個肯用功的人, 當初在齊家跟隨王先生讀書的時候就起早貪黑, 隻是當時她們以為小姐是迫於先生那虎虎生風的手板才不得不苦讀, 沒想到如今沒了這等壓力她也照舊逼著自己用功——甚至比原來還用功。

  那麽厚一摞帳,前前後後好幾年的,她愣是七八天就看完了, 一邊看還一邊梳理謄抄,按月將購入原料的本錢、支給夥計的月錢、還有其他若幹七七八八的費用一一摘出來,等她看完了帳,自己也另寫出一本書來了。

  她每日很早就起床看賬, 看到很晚才睡下, 水佩她們幾個一開始以為等小姐新鮮勁兒過了就會歇下來, 哪成想不但不消停,後來還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架勢。她們幾個輪番兒勸她休息, 沈西泠就是溫溫柔柔地都答應下來, 結果夜還是照熬,令丫頭們一個個都不知該說什麽好。

  等沈西泠看完了賬,她便請丁先生來了一趟風荷苑。

  丁先生聽說她這麽快就看完了賬, 十分驚訝, 又瞧見她還自己理出了一本新賬來, 更是瞠目, 接過她理的條目一看, 見細致詳實,看得出是實打實花了工夫的。

  丁先生早先得了齊二公子的示下,說要尋一間鋪子給這位方家小姐料理,他一個做下人的,自然不好過問緣由,隻是聽命辦事。前幾天見了方小姐真人,見是個半大女娃娃,又一副柔柔弱弱的嬌小姐模樣,心裏自然覺得她接這鋪子不過是隨手玩兒的,哪能想到她竟真是花了心思看賬,工夫做足了。

  這世間之事向來遵從因果,沈西泠種下一個勤勤懇懇的因,自然就會在丁先生那裏結一個另眼相看的果。他見她如此認真,便也樂意指點她,笑著同她講:“小姐花了工夫,自然是好的。隻是看賬這事兒,說法素來是不準的,‘看賬看賬’,許多人以為‘看’就罷了,實則要弄清這賬裏的乾坤,還須得親自去走去問,一一查驗才好。”

  他心寬體胖,笑起來如同一尊彌勒佛,此時伸手捋了捋自己的小胡子,對著麵露疑惑之色的沈西泠道:“就譬如這賬上說支給養蠶人多少銀兩,更換紡具又花了多少銀子,瞧是瞧不出來什麽的,若要摸清真偽,便要親自去打聽蠶市和木具的價格、找來經手的夥計一一查問,再來比照核驗,方才能看出些門道。”

  沈西泠聞言眼前一亮,很是受教。

  的確,她要將這個布莊經營好,便不能隻囿於鋪子之內,應當將與布莊生意有往來的幾方都摸熟了,如此才能算是入行。

  她於是又感到自己有許多要做的事情,待謝過並送走了丁先生,就又開始了新一波的忙碌。

  沈西泠開始頻繁地出門。

  這事兒自然得提前知會齊二公子,好在他在這方麵對她約束並不嚴,出入可以隨意,隻是不能晚歸,還給她設了個亥時的門禁,另幹脆將六子也調入了她的院子作小廝,為她駕車。

  六子自然覺得歡喜,從門房調進握瑜院,不單活兒清閑了許多,月錢也愈發豐厚了,他覺得自己前幾天主動找方家小姐獻殷勤的舉動實在是機智,又暗歎自己與這位小姐果然有緣,心中期盼著這位小姐的日子能越過越好,他便也能跟著水漲船高。

  沈西泠沒有那麽多雜七雜八的念想,隻一門心思撲在她的布莊上。

  她在丁先生的指引下開始接觸起與布莊相關的許多生意,譬如桑麻的種植、蠶絲的製取,乃至於近幾年才開始露頭還尚未時興的白疊子,她都開始熟悉起來。她亦有心同從事這些生意的商販們打交道,大梁民風開放,並不忌諱女子從商,隻是她年紀太小,與人相交難免被輕視。沈西泠覺得她不必鑽牛角尖給自己徒增麻煩,便讓六子代她去同人交涉。

  六子為人機敏,說話也討人喜歡,將這差事辦得很不錯,常常是他代沈西泠出麵同那些商人們見麵,回來後再將得到的消息和協商的結果告訴沈西泠,待得了沈西泠的安排指示,便再出去同人商談,周而複始。

  這樣的雙黃唱了一段日子,沈西泠便深感此前丁先生的指點甚是有理。

  布莊的賬簿做得清晰漂亮,她前前後後仔細看過多回,都並未發現什麽問題,但這月餘來她親身跑了一圈,便一點一點能看出些東西來了。

  譬如賬簿上記的紡具更換,是三年一回,而她自己走了許多賣紡具的鋪子,知道即便是一般質地的,也至少可以用足五年,這兩年的差別兌換成銀子,便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又譬如這買進原料的時機也有講究,商賈經營,總是逐利,自然要賤買貴賣,可他們這布莊買蠶絲桑麻總是不遵時令,雖前後不過隻有幾月的時間差,但由此產生的銀錢差別卻很大,日積月累經年而算,更是天差地別。

  沈西泠讓六子暗中尋訪了一圈,得知布莊的采買事宜基本都是盧掌櫃親自經手,並不假手於人,由此自然便懷疑這位掌櫃在賬上動了些許手腳。

  她察覺到此事,但一時尚未想好應當怎麽辦,又覺得除了盧掌櫃的事情以外,鋪子內的存貨積壓問題也亟待解決,一時頗有千頭萬緒之感。

  她思來想去,覺得不應武斷行事,遂將此事暫緩,決意細細斟酌後再行決定。

  這麽一來時光漸長,時節已然由春入夏。

  風荷苑中的荷花開始悄然生長,頗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意趣。這別第本就修得別致,如今一到初夏,小池之中蜻蜓點水,粉荷芳菲數裏,愈發顯得清雅,宛若畫中仙居,很有些逍遙韻味。

  隻可惜此地的主人最近的心情卻不甚明朗。

  齊嬰自打從祖母那處得知了當日之事的原委、明了了小姑娘朦朧的情愫,便一直立意要同她疏遠些。他本來還苦惱於這疏遠的分寸該如何拿捏,哪成想還不等他疏遠沈西泠,人家小姑娘倒當先開始疏遠起他來了。

  這事兒齊嬰一開始還沒發現端倪,隻當她是在忙布莊的事兒,空閑少了自然黏他的時間也少,沒什麽不對。隻是後來他卻發現,小姑娘遇上布莊裏的難事,頭一個便會去請教丁先生,卻不會想到來問他。

  這也算能講得通吧,畢竟他並非商賈出身,論生意還是丁先生更在行,她不來找自己幫忙也可說的過去。

  可雖然說得過去,多智如齊二公子,自然還是能發現些許不對勁。譬如這往常很是依戀他的小姑娘,現如今已經很久不曾和他同一個時辰起床,也很久不曾同他一起用膳了,至於此前他時不時就能吃上一盅的蛋羹,如今也已經許久不曾上過他的桌。

  還有這讀書。小姑娘以前甚是喜歡跑到忘室裏去,一會兒拿一本書,一會兒繞到他身邊請教問題,就算真沒什麽事兒也喜歡在他身邊待著,用那漂漂亮亮的一雙妙目偷偷看他。結果如今呢?他都讓青竹給她安置了小書案了,人卻跑了,這都一個多月了,連忘室的門兒也沒進過。

  更令齊二公子覺得不對頭的則是那些不可言傳的東西。譬如她看他的眼神,往日裏總有些小小的嬌氣和朦朧的依戀,如今就板板正正的,一副畢恭畢敬的模樣——當然他也不是說這樣有什麽不好,隻不過就是別扭,非常別扭。

  齊嬰忍了一段時日,此等別扭的感覺卻沒能消退,反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他本來打算先這麽著不跟小姑娘計較,結果後來有一天他正要離開風荷苑外出辦事,路上正好同沈西泠迎麵碰上。這事兒若擱在以往,小姑娘必然會眼前一亮,隨後就會像隻小雀兒一樣靠到他身邊來,結果那天她別說上前了,甚至還裝作沒瞧見他,剛跟他照麵便十分生硬地扭過頭去跟她身邊的丫頭說話,一轉角人就跑了。

  至此,齊二公子終於開始覺得不妥,認為應當同小姑娘談一談心,從而一勞永逸地將此問題解決;就算解決不了,起碼也應當摸清小姑娘的態度何以轉變得如此之快,待找準了問題所在,他們之間自然便能恢複如常了。

  抱定此念,齊二公子於是特意抽出工夫將沈西泠叫到了跟前,預備關懷關懷她最近的學業,順便再問問她的生意。結果開口剛沒說幾句話,便被小姑娘那副愈加板正、愈加恭敬的模樣給頂得無言以對。

  她照舊溫順乖巧,問什麽答什麽,可偏偏就是讓人心裏的那種別扭越發強烈起來。

  齊二公子那樣好的涵養,還是給小姑娘堵得不輕,隻覺得再跟她多說兩句他今晚的飯都要吃不下了,於是趕緊將人放走了。

  隻是人雖然走了,可這股鬱氣仍還是凝在齊二公子心頭,令他不禁暗暗感歎,覺得自己先前果然沒有看錯,這小姑娘確乎就像一隻貓兒,黏著你的時候百般嬌氣可愛,一瞧見別的有趣的玩意兒,便又立刻卷著尾巴跑了,再無當初黏人的模樣。

  他一時不知道該如何給沈西泠如今這樣的做派定性,到底應當說她沒良心好,還是應當說她到了叛逆的年紀好,遂頗為為難,甚而還有些愁悶。

  ※※※※※※※※※※※※※※※※※※※※

  男人心真就海底針

  你不是本來就有疏遠人家的計劃嘛,那她主動跑了你還發什麽愁

  烏雞鮁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