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府(3)
作者:桃籽兒      更新:2021-01-27 19:24      字數:3511
  他暗暗打量了一眼自己的次子, 見他神色從容地讓婢子在坐床邊添了一個凳子,此時已經十分平靜地落座,眼神安定滴水不漏, 倒瞧不出什麽不對。

  齊璋又看了一眼沈西泠, 開口問道:“這位便是方家小姐?”

  齊璋為官多年, 縱然此時神色和煦身著常服坐在坐床上, 仍給人以威壓之感。沈西泠覺得頭皮一陣發麻, 躬身道:“見過相爺, 正是小女。”

  齊璋審視著她,沉默了一會兒,說:“令尊於齊家有大恩, 我早當酬謝,今日才接小姐入齊府,實在怠慢,請小姐勿怪。”

  這番話雖是客氣, 但聽起來卻讓人不能不惶恐, 如此分量壓在一個晚輩身上, 直讓沈西泠深覺自己受不起,連忙恭順地道:“相爺折煞小女了。”

  齊璋看著沈西泠在自己麵前欠身, 無論措辭舉止一應都十分得體, 皆是高門貴女的做派。隻是他記得那方毓凱乃是寒門出身的官員,家中十分清貧,如此門戶竟能教養出這樣舉止得宜的女兒, 未免讓人生疑。

  齊璋心生疑竇, 隻是隨後便又發現沈西泠衣袖間露出的手並不如貴女那般細膩白皙, 多有長年做活兒留下的痕跡, 手背處依稀還有凍瘡, 倒確像個出身寒門的,心中的疑慮於是略微淡了些。

  不過像齊璋此等久居高位之人,大半都多疑,見了沈西泠的手仍未放心,端起坐床小幾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茶,又似乎閑話家常一般地道:“巴蜀乃天府之國、興龍之地,當年南渡之後,我還曾陪陛下一同去過,百姓勤於勞作又樂善好施,很讓陛下欣慰。”

  他將茶杯放下,又微笑著看向沈西泠,問:“如今我是多年不曾去過巴郡了,方小姐可會說西南官話?蜀語與吳語不同,別有一番韻味。”

  坐在一旁的齊嬰聞言眼神一閃,心知父親是在探沈西泠的底。

  她這樣自小長在建康的小姑娘,哪裏會說什麽西南官話?齊嬰眉頭一皺,正要代她圓場,卻聽沈西泠從善如流地答:“鄉野粗鄙之語實不敢汙相爺尊耳,但若相爺有意聽音感懷,小女便鬥膽獻醜,為相爺說一段巴郡當地的童謠。”

  齊嬰聞言心中暗暗一動,又見齊璋點了點頭,隨後便聽沈西泠俏生生地說:“胖娃胖嘟嘟,騎馬趕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騎白馬,白馬騎得高,胖娃耍關刀,關刀耍得圓,胖娃吃湯圓,湯圓吃得多,胖娃屙駝駝。”

  這童謠是不是巴蜀之地的齊璋並不知道,但這女娃娃一口蜀語倒甚是地道,利利落落地蹦出來,很是熟稔的樣子。

  齊璋心中對她的身份於是又信了幾分,這才姑且放下了懷疑,笑道:“鄉音甚妙——方小姐請坐。”

  堂屋中的婢女於是為沈西泠也添了個位子,在齊嬰的另一頭,兩人隔了甚遠,沈西泠坐下的時候悄悄看了他一眼,見他也給她投來一個眼神,卻是似笑非笑的。

  好像……在誇獎她似的。

  沈西泠莫名有點臉熱,又有點開心。

  他二人的這一下對視倏忽間便結束了,齊璋都沒注意到,卻落在了堯氏的眼裏。她卻不像齊璋那樣疑心沈西泠的身份,卻轉而有別的心思:瞧這個情形,敬臣同這位方家小姐莫非……

  自齊嬰去歲行過冠禮之後,堯氏便一直對他的婚事頗為上心。她雖然一向懶得管男子們的朝堂之事,卻也鬧得清如今敬臣同六公主之間的那些淵源彎繞,知道敬臣如今是被天家捆綁著,這婚姻之事便得不知道拖到何時才能辦了。

  她因此一直替自家孩子感到冤屈,心想這麽拖著豈非耽誤了他正經的好姻緣?隻是敬臣又素來冷情,也不見他待哪家閨秀格外上心,難免令堯氏憂心他是被這些個糟爛事煩擾了,以至於對姻緣之事生了排斥之心。

  如今見他如此關照方家小姐,堯氏心中倒稍定,隻是又轉而生出另一樁憂慮:這文文今年才多大?是不是太小了些?

  堯氏心中發愁,想了想,問沈西泠道:“不知方小姐今年芳齡幾何?”

  沈西泠答十一歲了,堯氏應了一聲,心道果然歲數小,想了想又問:“生辰在何時?”

  沈西泠抿了抿嘴,看了一眼齊嬰。他不曾跟她說過方筠是何時生的,現在她該如何答呢?

  還沒等到齊嬰的提示,堯氏先笑道:“你瞧敬臣做什麽?他本事再大還能管人是何時生的了?你便照實說就是了。”

  堂屋內的丫頭們聽言都捂著嘴笑,沈西泠臉更燒起來,沉默了一會兒,答:“……二月廿四。”

  堯氏聞言掐指算算,見已剩不足兩月,心想如此一來她便算十二歲,虛歲十三,正是豆蔻之年,有那成婚早的女孩兒十三便嫁人了,如此一來敬臣還不算太離譜……

  堯氏在心中為次子一通籌謀,沈西泠雖然沒有看出來,可齊嬰和齊璋都曉得堯氏的心思,紛紛露出無奈的神情。齊嬰咳嗽了一聲,打斷母親的思慮,道:“今日帶文文回來,若父親母親沒有異議,往後她便暫居在府中。恰王先生過幾日就來府上講學,這學塾便算是恢複了,到時她同瑤兒一起去聽學,我也不算枉費了她父親的一番托付。”

  齊嬰這話說得一語雙關。他口中所指沈西泠的父親自然說的是沈謙,落在齊璋和堯氏的耳朵裏便想成是方毓凱。

  齊璋聞言點了點頭表示應允,堯氏則慈眉善目地從坐床上坐直身子,拉住坐在一旁圓凳上的沈西泠的手,說:“好孩子,往後便當這裏就是你的家,安安心心住下吧。”

  從嘉禧堂出來,沈西泠如蒙大赦,覺得心上輕鬆不少。

  齊嬰同她一起出來了,吩咐下人去將她的箱子搬進往後她住的院子,帶著她在齊府寬闊的後園中漫步。

  齊府的後園如同風荷苑一般,也有許多名貴花木、也有許多假山小池,隻是所有東西都比風荷苑多上、大上幾倍,走在其中更加容易迷路。

  沈西泠跟在齊嬰身後走動,心想此處便是自己日後要生活的地方,一時有種新奇之感。正四處打量,忽然聽到齊嬰問:“你還會說巴蜀之地的方言?”

  齊嬰的聲音染了幾分笑意,似乎心情頗為愉悅,沈西泠抬頭看了他一眼,果然見他鳳目中一片和煦。她努力控製住自己的嘴角不要上揚,力持沉穩地答:“嗯,我怕穿幫,提前做了點功課。”

  齊嬰見小姑娘一副明明心中得意表麵上卻竭力裝得平靜的模樣,不禁搖頭失笑。

  沈西泠見他笑了,心中愈加快活,嘴角還是忍不住悄悄翹了起來,望著齊嬰的眼睛明明亮亮,雖什麽都沒說,卻分明是一副等待人誇獎的模樣。

  齊嬰怎麽會看不出來?他順著小姑娘的意思,誇她道:“嗯,真聰明。”

  他誇她的聲音甚是柔和,像小時候她寫好了一帖字後父親誇獎她的語氣,又依稀與父親不同。她得了他的誇獎心中歡喜,也像小時候得了雙親誇獎時一般,可依稀,也有些不同。

  她還沒來得及想明白是哪裏不同,又聽齊嬰問:“同誰學的?”

  沈西泠回過神來,老老實實地答:“風荷苑的後廚有一位叫子君的姐姐便是巴郡人,我是同她學的。”

  齊嬰笑了笑,反問:“哦,上回幫你送蛋羹的那個?”

  沈西泠一愣,噎住,沒想到齊嬰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此刻低下頭,囁嚅道:“公子都知道了……”

  齊嬰沒說話,沈西泠又抿了抿嘴,抬頭偷偷看他,見他神情和煦沒什麽異樣,想來並沒有要責備她的意思,遂又問:“那蛋羹還合公子的口味麽?”

  齊嬰未答,卻問:“你小時候經常做飯?”

  沈西泠沒想到他會問這個,點了點頭,齊嬰又問:“同誰學的?”

  這話一問,沈西泠便乍然想起當初與父母一同在家中的生活,父親雖是男子,卻極善庖廚之事,做得菜甚為甘美可口。

  沈西泠將自己從越來越深遠細致的回憶裏硬拉出來,低眉斂目地答:“同父親學的。”

  聲音略有些低啞。

  齊嬰其實話一問出口便後悔了,後來見小姑娘眼中陡然黯寂的樣子,心知她是被自己無意間的一問勾起了傷心事,心中十分抱愧,愧疚之外,又帶些隱隱約約的疼惜。

  齊嬰沉默了一會兒,轉而問她:“方才你說生辰在二月廿四,是真的還是假的?”

  他的話總是轉得很快,讓沈西泠有些跟不上,聽言隻能懵懵地答:“是真的……”

  說完又感到些許惶恐,眉頭微蹙著問:“可有什麽不妥?我不知方家小姐……”

  “無妨,”齊嬰寬慰她,神色溫柔,“我隻是想知道你的生辰罷了。”

  齊嬰的眼神柔和到令沈西泠在那一刻如墜雲霧,她沉默了一會兒,抿了抿嘴,問:“公子知道這個做什麽?”

  這話說得嬌氣,帶點撒嬌的意味,既像個孩童,又像個少女。

  她的身影落在齊嬰眼中,令他整個人也柔和起來,答她:“到時候給你蛋羹的回禮。”

  沈西泠一聽,嘴角又忍不住翹起來,嘴上卻口是心非地說:“那不用,我已經有公子給的狐狸燈了,不要別的了。”

  齊嬰笑了笑,不置可否,默了一會兒道:“走吧,去你以後要住的院子看看,若少了什麽東西,或者有什麽想要的,就來同我說。”

  沈西泠看著他眉目疏展低頭囑咐自己的模樣,心中就生出淡淡的歡喜,她乖順地點了點頭,跟在他身後朝前走去。

  ※※※※※※※※※※※※※※※※※※※※

  她嘴上說:我已經有狐狸燈了就不要別的啦~

  她心裏想:搞快點別等廿四了明天就送行不行啊!

  感謝灌營養液、投霸王票以及留評陪聊的天使們,米娜桑是糊桃更新的動力沒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