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1)
作者:桃籽兒      更新:2021-01-27 19:24      字數:3367
  趙瑤最近日子過得不甚舒心。

  一來是因為她許久不曾同二哥哥說過話了。除夕那夜二哥哥離開了甚久, 等他回來的時候她已經睡著了,終是沒能達成和他一起守歲的心願。初一初二初三一連三天二哥哥都鮮少在府中,即便回來了也是待在書房裏大門緊閉, 令她一直找不到機會與他見麵。

  二來是父親趙潤返回了建康。這本是一件喜事, 父親外任多年, 如今終於在舅舅的提攜下返回建康任職, 隻是這樣一來她與母親便要搬離齊家。搬家之事也沒費什麽工夫, 原本她與母親此來齊家就是輕裝簡行, 是以初八這天便萬事妥帖了。

  趙瑤的父親趙潤初八這天親自登了齊家的門來迎接妻女,同時拜會了自己的上官兼舅兄齊璋。趙瑤和母親一同在房中等待,趙瑤心知隻待父親從舅舅書房中出來, 他們一家便要搬回趙家,難免悶悶不樂掛著一張臉。

  恰這時丫頭來傳,說四公子齊樂來了,要同趙瑤道別, 趙瑤心想母親此前囑咐過要同他疏遠些, 遂要同丫頭說尋個理由讓他回吧, 沒想到這時母親卻說:“四公子來了?快請他進來。”

  丫頭下去帶人了,趙瑤驚訝地問母親:“母親, 您上回不是說……”

  趙齊氏沒來得及答話齊樂便隨著丫頭進來了, 趙瑤也就沒能再追問。

  齊樂向姑母行了禮,趙齊氏笑吟吟地讓他坐,道:“敬康來了?方才瑤兒還念叨你, 說舍不得哥哥們呢。”

  趙瑤愣了一下, 不知母親何故無中生有, 心頭正是疑惑, 卻見母親給她遞了個眼色, 她於是迷迷糊糊地配合起來,露出不舍難過的神情。

  齊樂很是心疼妹妹,也舍不得她走,此時卻也隻能寬慰她道:“這倒也沒什麽的,往後咱們都在建康,趙家離得也不遠,往後我多去看你就是了。”

  趙齊氏笑著接口道:“敬康自小便是重情重義的好孩子,難怪瑤兒同你最要好了。”

  齊樂聞言很是高興,臉紅紅地撓了撓頭,又聽趙齊氏笑道:“隻是這一別數年,你們到底是長大了。瑤兒前幾日還同我說,最懷念當初和四個哥哥在一起玩兒的時候,可惜如今敬元和敬臣都在朝廷辦事,不像以往那般能得閑了。”

  趙瑤聽到這裏才算明白了母親的意思,於是趕緊接口道:“可不是麽,這次我來小住了數日,統共也沒見著大哥哥和二哥哥幾麵,等我回了趙家就更見不著了。”

  齊樂一見趙瑤垮著一張小臉,心裏便覺得不好受,一心隻想寬慰她,他想了想道:“大哥和二哥的確忙碌,大哥倒還好一些,二哥如今擔了樞密院的差事,在那等龍潭虎穴定然是極累的。再者二哥也喜住在別第,最近是越發常住在那邊了,連我也不能經常見到的。”

  “誰說不是,”趙齊氏道,“敬元和敬臣也是太過辛苦了,不管怎麽說,這逢年過節的,朝廷總要讓人休息休息才好啊。”

  她歎息了一聲,又笑道:“這說起來,敬臣的那座別第我們還不曾見過呢,也不知是個什麽樣子,竟這樣討敬臣的喜歡?”

  趙齊氏這番話說得曲曲折折,卻是拐著彎兒地提醒齊樂,倒也虧得齊樂聰明,先是聽著了“逢年過節”這等關鍵的時間,又是把住了“別第”這等重要的地點,遂眼前一亮,道:“我倒有一個主意!過幾日便是上元,晚上我邀幾位哥哥一同去觀燈就是了!姑父姑母若得閑,那天白日裏也可帶瑤兒一同去風荷苑瞧瞧,大家都在,豈不快活?”

  這番言語可算討了趙齊氏和趙瑤的歡心,趙齊氏眉眼俱笑,卻道:“這倒是極好,隻是怕唐突了敬臣……”

  齊樂卻果斷道:“二哥豈是如此小氣之人?姑母是多慮了。”

  趙齊氏笑著點點頭,說:“那是最好不過了——瑤兒,還不謝謝你四哥哥?”

  趙瑤也是喜上眉梢,想著再過幾日到了上元便能一整日同二哥哥在一起,心中再是歡喜不過,一時覺得聒噪的齊樂也順眼了許多,連忙俏生生地道:“謝謝四哥哥。”

  齊樂見了妹妹花兒一般的笑顏,不知何故覺得一顆心怦怦直跳,他臉有些熱,摸著後腦勺兒說著“無妨”,趙齊氏笑看了齊樂一眼,端起桌上的茶杯徐徐抿了一口茶。

  初三之後齊嬰就鮮少宿在本家,主要是因樞密院政務繁雜,有時拖得太晚他便直接宿在官署,有時則會回風荷苑。

  他近來雖常回風荷苑,但因總是早出晚歸,倒也很少跟沈西泠碰上。沈西泠的病如今已經好得七七八八,再讓倚湘照顧便顯得不妥,她遂自作主張請倚湘不必再照顧自己,開始自己在風荷苑中過活。

  不過這樣一來她在風荷苑中的地位便顯得很尷尬,齊嬰雖將她留了下來,可也沒交代她該做什麽。沈西泠是想在這別第中做個尋常婢女,一來好歹算是報答了些微齊嬰的恩情,二來也是為自己找件事做。但由於齊嬰沒跟風荷苑的下人們說起過對沈西泠的安排,是以他們都不敢讓沈西泠做什麽活兒,沈西泠因此有些無所適從。

  其實如何安頓沈西泠一事,齊嬰自己也還沒想好。

  他雖收留了她,但此事其實十分難辦。一來,沈西泠乃沈謙之女,如今朝局動蕩,沈家大案又尚未徹底了結,可沈西泠上回卻意外被四殿下蕭子桁撞見,萬一這中間出了什麽岔子,讓人揭破她沈家孤女的身份,無論於沈西泠還是於齊嬰都是一個極大的禍患;二來,齊嬰收留沈西泠,不單要瞞著外人,還要瞞著齊家人,尤其是父親齊璋,父親視家族重於一切,倘若知道他在如此多事之秋收留了沈家的孤女,定然不會應允,到時候若將她逐出去他也毫無辦法;三來,沈西泠是一個人,不是什麽貓兒狗兒,他既然收留了她便要對她負責,可他亦行冠禮不過一載,從未帶過孩子,何況他這一輩上齊家隻有男丁、沒有女孩兒,他更不曉得該如何養一個小姑娘。

  如此這些彎彎繞繞糾纏到一塊兒,便讓齊嬰一時拿不準該如何安頓沈西泠。他不可能把她藏一輩子,不必說旁人,單說他的父親就不可能無所察覺。齊嬰斟酌了數日,還是覺得隻能先為沈西泠做一個假身份。

  去年石城大敗後,梁皇親下諭旨調齊嬰入樞密院任副使,此消息傳至江北後,高魏即刻遣殺手行刺齊嬰。當時齊嬰身邊有一個名叫方毓凱的下官,剛從巴郡調來建康入樞密院任職,恰巧為齊嬰擋了一劍,那劍鋒穿胸而過,他當場斃命。

  其實那一劍方大人當時就算不擋白鬆也能化解,隻是他既然擋了,齊嬰也承他的情,對外就說是受了方大人的恩。

  因有這個說法在,齊嬰也有意替他照顧家眷,然而後來一查才知,這位方大人出身寒門,家中老母及妻女皆遠在巴郡,老母年事已高不堪舟車,其妻因方毓凱身死之事痛不欲生,在自己與女兒的飯食之中下了砒霜,其妻當場殞命,其女方筠因藥下得不足勉強被救了回來,但如今是個活死人,仍未醒過來。方母因此事中風而亡。

  齊嬰當時就已派人前往巴郡照顧方筠,如今又動了些手腳,將此女的身份換給了沈西泠,如此一來她便能有個身份在建康行走,若父親得知他在照顧她,因有方毓凱的那層關係在,勉強也算能說得過去。

  此事辦妥,齊嬰才算心頭稍安,他想了想,在官署中寫了張字條,著人送去風荷苑給沈西泠,告訴她今晚等他回去,有事要同她講。

  留完這張字條,齊嬰又同樞密院十二分曹議事,此後不久宮中來人,說梁皇宣齊嬰入宮覲見,齊嬰皺了皺眉,將官署諸事安排妥當,後隨宮人入宮。

  沈西泠接到齊嬰的字條時,剛是未時。

  今日是正月十四,而沈西泠上回見到他則是初三,近來他雖宿在風荷苑數次,但她都沒能見到他。

  如今沈西泠對齊嬰的感覺十分微妙,她既有些害怕見到他,同時又有些期待見到他,心中偶爾亂如一個糾纏在一起的線團兒,令她自己也頗感到迷惑。此時她手中捏著齊嬰讓人送來的字條,依稀覺得上頭的墨跡還未幹透,於是便還能想象出那人書寫時的情景,令她乍然有種很奇異的感受。

  沈西泠想起小時候父親教她習字,那時就曾臨摹過齊二公子的字,隻是那個時候“齊敬臣”三個字隻是父親口中的陌生人,卻沒想到如今,竟是唯一給她棲身之所的人。

  沈西泠拿著那張字條反複端詳,區區幾個字罷了,她卻看了半個時辰之久,後來沒有忍住,還拿出筆墨又臨摹了一番。她臨摹得有六七分相似,雖不如齊嬰的字一般行雲流水,但根骨卻是好的,啟蒙時留下的底子畢竟厚些,縱然她此後學字並未再按照齊嬰的路子來,可筆法的細枝末節處卻總有齊嬰的影子。

  沈西泠看著自己臨摹的字跡,不甚滿意,但到申時末刻就不敢再練了,她將自己收拾幹淨,衣著整齊地提前到忘室門口等待。齊嬰在字條中沒說何時會回來,她還是早些等候的好,以免耽誤了齊嬰的時間。

  沈西泠從申時等到酉時,從酉時等到戌時,又從戌時等到亥時,看著風荷苑的天空從紅霞浸染變為滿天星鬥,但齊嬰一直沒回來。

  ※※※※※※※※※※※※※※※※※※※※

  養媳婦的第一天,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