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章 求賢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4      字數:3249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按照總參議司製訂的防衛計劃,守將廖山河將率領一萬戰兵及兩萬輔兵,坐鎮於杭州。

  三萬人,看似不少,實際上,把這些人都拉到城牆上去,剛好鋪滿整個城牆而已。

  不過,李中易打進杭州之後,做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即把原吳越國中的禁軍將領之中,指揮以上級的軍官,都軟禁在了大營裏邊。

  盡管城中尚有幾萬原吳越國的禁軍士兵,但是,失去了將領們的指揮,他們必定是一盤散沙。

  另外,李中易的計劃很清晰,等馬光達收拾了睦州的殘敵之後,他將征調三萬吳越國的原禁軍士兵,作為隨軍的民夫使用。

  這麽一來,廖山河率領的李家軍,就在整個杭州城中,獲得了壓倒性的軍事優勢。

  李家軍的輔兵,一直是作為戰兵的補充的存在,他們全都經曆過完整的軍事訓練,也上過戰陣。

  輔兵的不足之處,就在於,他們一直是充當配角的存在,並沒有擔當過主力的角色。

  不過,廖山河手裏有一萬久經殺陣的戰兵為骨幹,兩萬輔兵的固有缺陷,也就被最大限度的彌補了。

  考試張榜後的第三天,李中易傳下詔命,明日午後,於行宮後花園內,集體召見考中前一百名的考生。

  張本年得到通知之後,剛剛平靜下來的心緒,立時又起伏不定了。

  要知道,李中易可是強漢朝的皇帝,整個吳越國的最高征服者。如果,通過此次召見,獲得了李中易的賞識,從此飛黃騰達,乃至平步青雲,完全可以期待!

  “李中易喜歡什麽呢?”張本年坐在書案前,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就在張本年且喜且憂之時,考上第二名的黃光群,有著同樣的焦慮。

  和張本年不同,黃光群不過是杭州府衙的一名押司而已。押司,說得名頭很好聽,實際上,就是不入流的小吏罷了。

  按照原吳越國的規矩,下吏哪怕熬的資曆再久,也不得做官。

  黃光群原本以為,他的人生也就到押司這一級為止了。誰曾想,李中易靠武力打進杭州城之後,隨即頒布了求賢令。

  求賢令上麵說的很清楚,無分官或吏,皆可參加考試。並且,隻要考試通過了,下吏也可以做官。

  黃光群其實很有些猶豫,惟恐李中易說的是騙人的瞎話。但是,他猶豫再三,終究還是抵擋不住做官的吸引力,把心一橫,報名參加了考試。

  報名的時候,黃光群驚訝的發現,和他同為下吏的往日同僚們,很多都來報了名。

  有了這種發現之後,黃光群當即意識到,想做官的人,並不隻是他一個人而已,可謂是多如牛毛。

  遍讀過史書的黃光群,他的心裏很清楚,上一次公開召賢的主公,其實是三國時期的曹孟德。

  在當時士族和庶族區別極大的時代,曹孟德唯才是舉的政策,吸引了大把有真才實學的人物,追隨於他的左右。

  這一次,李中易特意在詔書裏說的很清楚,地無分南北,人不為貴賤,隻要是讀書人,皆可參加公開的考試。

  明天下午就要見真章了!

  黃光群在家裏,一邊搓手,一邊繞著室內轉圈,心緒極難平複。

  黃妻劉氏忍了又忍,實在是忍不住了,便埋怨道:“官人,您已經轉了好幾百個圈了,奴家兩眼直發暈。”

  黃光群猛然驚醒,隨即停下腳步,有些尷尬的說:“蒙皇上明日召見,為夫思考對策,有些失態了,還請夫人你多多見諒。”

  “我倒沒啥,就怕夫君您把自己個先轉暈了,明日找不到進行宮的路。”劉氏嫁給黃光群多年,育有三子一女,在黃家的地位十分穩固,也敢說些個無傷大雅的笑話。

  黃光群嘿嘿一笑,說:“咱們家不缺錢,就缺做官之人。為夫此次考試,得了第二名,做官的希望很是不小呢。”

  話雖如此,黃光群的心裏,一直是患得患失,七上八下,惟恐到頭來空歡喜一場!

  劉氏捂住小嘴,輕聲笑道:“官人您多慮了。強漢國的皇上,公開考核人才,官人名列第二名,無論如何都可以撈個小官做做。”

  黃光群眼前猛的一亮,俗話說的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劉氏的一席話倒是點醒了他。

  如果能夠做官固然可喜,即使不能做官,他也不過是個下吏罷了,比第一名原為推官的張本年,更輸得起!

  “嘿嘿,知我者莫過於夫人也!”黃光群急過了頭,如今,反而不怎麽急了。

  強漢朝的皇帝李中易,曾經說過一句粗鄙的話,要死卵朝天,不死萬萬年!

  黃光群想通之後,索性放下了患得患失,心態也跟著平和了許多。

  這邊廂,黃光群停止了轉圈,那邊廂,張本年卻越發的焦慮起來。

  隻因,張本年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行宮後花園召見之後,李家軍的主力將要繼續西進。

  這個消息,並不是從李家軍泄露出來的,而是張本年曾經救過的一名禁軍小軍官告訴他的。

  那名原吳越國的禁軍小軍官,姓鄭,名江中,本是吳越國禁軍中的一名副都頭。

  李中易打進杭州城後,鄭江中便被約束在了城中的大操練場內,半步也不許離開。

  原本,鄭江中以為他們這些原吳越國的禁軍,都會被遣散回家。

  誰曾想,就在幾天前,強漢朝的許多軍官,來到了大操練場之中,挑選了兩萬多名精壯的漢子,其中就有混在士兵堆裏的鄭江中。

  鄭江中之所以逃過了軍法司的審查,主要是他平日裏待士兵們不薄,又和大家打成了一片,大家也都樂意替他打掩護,而沒有暴露出小軍官的身份。

  當時,軍法司的人帶走了指揮以上的所有軍官,士兵們擔心鄭江中也被抓去殺了。

  在被選中之後,鄭江中由裏正領著,獲得了回家拿東西的機會。

  於是,張本年就通過鄭江中的妻子,得到了李家軍即將西進的消息。

  讓充當民夫的前吳越國禁軍士兵回家拿東西,其實是李浩東布的一個局,如果是心懷異誌的家夥,這一去恐怕就不會回來了。

  民夫的人心不穩定,其實是軍中的大忌諱,李浩東故意借著這個好機會,想甄別出不樂意合作的吳越人。

  挑選的民夫,放出去容易,再回來的,就不足兩萬人了,跑了三千多人。

  李浩東很滿意,三千多不穩定分子,自己主動的離開了隊伍,省了他多少審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不過,李浩東沒注意到的是,鄭江中回家去收拾了簡單的行囊之後,居然又回到了軍營裏。

  對於李浩東而言,鄭江中不過是個微不足道的副都頭罷了,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然而,張本年得知了李家軍即將西進的消息之後,就等於是得到了,圍棋裏邊的先手!

  對於李中易新征服的吳越國而言,大軍西進之後,最擔心的肯定是局勢是否安定?

  張本年作為本地資深的低級官員,對於杭州城裏的舊局麵,可謂是無比的熟悉。

  比如說,若要杭州城中一直處於安穩的狀態,就必須讓商人們開市,閑漢們有工可作。

  說白了,安居樂業,二者必居其一,否則的話,必出亂子。

  繁華熱鬧的杭州城裏,閑漢頗多。這些閑漢大多從事苦力的活計,無論是碼頭,還是商鋪,或是客棧,到處都可以見著他們的身影。

  據張本年所知,這些閑漢都有卯吃寅糧的壞毛病,習慣於今朝有酒今朝醉。

  李中易的大軍坐鎮於城中之時,這些閑漢不敢造次,若是大軍主力西進之後,張本年敢斷言,這些閑漢必定會鬧事。

  既然張本年得知了這個內幕,那麽,對於明日的行宮後花園召見,他又多了受益的把握。

  李中易向來有午休的習慣,每天的午膳之後,他都會在後花園裏散步半個時辰,然後小棲半個時辰。

  今天,李中易剛剛躺到榻上,就聽見了竹娘的聲音,“皇上,楊烈那邊傳來了軍報。”

  李中易吩咐過的,不管他是否已經安寢,隻要是前方的軍報傳來,都必須馬上告訴他。

  竹娘也不想打擾李中易的午休,隻是,軍情緊急,她也沒有辦法。

  李中易拆開夾著雞毛的信,仔細的一看,不由笑了。

  楊烈故意在江北大肆調動兵馬,以吸引住林仁肇的注意力,同時掩護李中易平滅吳越國的重大行動。

  林仁肇明知道楊烈的頻繁調兵,很可能其中有詐,卻絲毫也不敢馬虎大意。

  畢竟,林仁肇不敢將南唐的水師一分為二,力分則弱的用兵原則,林仁肇比誰都清楚。

  “不錯,不錯,楊烈算是徹底的牽製住了林仁肇。”李中易摸著下巴,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既然已經沒了睡意,李中易索性坐在榻上,命竹娘取來他專用的筆,給楊烈寫了一封長信。

  長信的主要內容,就是讓楊烈接著牽製住南唐的水師主力,以便給李中易騰挪出西進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