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水淹偏逢大暴雨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0-03-17 00:04      字數:2227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大水加上大暴雨的侵襲之後,李中易率領的隊伍之中,有近千人病倒了。

  這些病倒的將士,除了發燒的,就是感冒的,李中易絲毫也不敢大意,一邊命人去尋找城鎮搞薑,一邊命人燒熱水。

  很快,斥喉營的人回來稟報說,附近不遠處,有座塢堡。

  李中易不由大喜,趕緊命張三正帶上五門6磅炮,以及三千兵馬,前去攻打。

  到了近晚的時分,那座塢堡已經被攻下,李中易領人抬著病員,陸續住進了塢堡。

  等都安頓好之後,李中易騰出手來,繞著塢堡轉了一整圈,不由暗暗咂舌,好大的一座塢堡啊!

  按照塢堡的規模,住進來三、五千人,根本不在話下,塢堡的主人隨即引起了李中易的注意。

  “稟皇上,此地是唐國太師孫德的祖宅。”張三正跑來稟報了此地主人的詳細情況,“末將指揮轟開堡門後,堡內的人沒敢抵抗,乖乖的投降了。”

  李中易摸著下巴,微微一笑,火炮的出現,果然是守城一方的夢魘。

  此次輕兵南征,李中易果斷的帶出來了三十門6磅炮,如今果然派上了大用場。

  隻是,此去洪州的道路,先被洪水淹沒,又被大雨洗刷,泥濘難行,倒成了擺在李中易麵前最大的難題。

  “稟皇上,去查看洪水源頭的斥喉小隊已經回來了,據他們擒下的村民供述,應是唐國的禁軍,挖開的餘水大堤。”張三正匯報的情況,恰好印證了李中易此前的猜測。

  “能用此毒計者,絕無可能是李煜那個蠢貨,讓朕想一想,嗯,應是林仁肇了。”李中易一陣歎息,如此智勇雙全的林仁肇,在曆史上卻是落入了不得好死的窠臼。

  此前,李瓊率軍攻打南唐之時,就是被林仁肇殺得大敗逃回。

  這一次,林仁肇遠在江州,居然算計到了餘水邊上的李中易,這是何等的英雄了得?

  不過,大難不死的李中易,如今其實已經沒有了退路。

  想從此地退回去,且不說別的,單單是抬著近千的病號翻山越嶺,就夠李中易喝好幾壺的。

  此地去洪州,雖然道路泥濘不堪,下馬牽行也就是了,頂多耽誤一些行軍的時間罷了。

  此時的塢堡內,已經架起了十幾口大鍋,熱氣騰騰的薑湯,一碗接著一碗的端出來,送到病號的手邊。

  李中易開了個方子,塢堡內也有些藥,但並不齊全,他隻得命人去四周的村落,想方設法的去抓藥。

  好在這個時代,每個村落裏,都有江湖遊醫的身影,藥很快就湊齊了。

  李中易一邊命人熬藥,一邊暗暗鬆了口氣,隻要藥齊了,感冒發燒的事兒,都有治。

  按照道理來說,快速殺進洪州,俘虜了李煜才是正道理。可是,李中易心裏明白,如果留人照顧病員,人少了擔心敵軍大股來襲,人多了又會削弱大部隊的攻擊力。

  鑒於,南唐的精銳主要兵力,都在江州抵抗楊烈,李中易也不擔心敵軍來襲。

  所以,李中易索性在塢堡裏休整幾天,等病員康複之後,再做打算。

  路上依然泥濘難行,不過,大暴雨終於停了,李中易望著陰陰的天空,長呼出一口濁氣,老天終於不再幫倒忙了!

  經過仔細的搜撿,孫家的塢堡內,藏了大量的糧食和銅錢,李中易也跟著發了筆小財。

  三日後,病員的情況逐漸穩定並好轉之後,李中易積極準備上路的事宜。

  塢堡內的糧食,全都做成了幹糧,銅錢則用麻袋裝著,係在馬背上。

  收拾妥當之後,李中易找來此地的堡主孫昌汪,笑著說:“堡主太過於客氣了,居然給我軍準備了如此的豐厚的物資,朕沒啥可說,給你留了一個信物,將來你到開封的時候,隻要把信物遞進都察院衙門,必定有人會領你來見朕。到那個時候,朕得閑了,就請你吃飯。”

  孫昌汪哭喪著臉,苦笑連連,他們老孫家積攢了近百年的這麽點家底,全給李中的易抄撿一空。

  將來,太師回來的時候,孫昌汪該如何交代過去呢?

  李中易找孫昌汪來,其實是想讓他當領路的向導。根據堡內人的口供,孫昌汪年輕的時候,走遍了唐國的山山水水,尤其是從此地往洪州去的地形,他簡直熟得不能再熟了。

  “皇上,您有何吩咐盡管說,反正小老兒的家底也空了。”孫昌汪終究是心裏有氣,說的話也暗中帶刺。

  李中易直接忽略了刺頭的部分,笑眯眯的說:“朕想盡快去洪州,你很熟悉其間的地形,那就隻能有勞你幫著領個路了。”

  沒等孫昌汪回答,李中易揚聲吩咐道:“來人,去把堡主的兩個兒子,都請到軍中作客。”

  孫昌汪原本還想推辭,聽李中易這麽一說,已經到了他嘴邊的話,隻得又咽了回去。

  這孫昌汪就兩個兒子,李中易出狠招,說是請他的兩個兒子作客,實際上是綁架了當人質。

  “呃,就怕幫不上忙啊。”孫昌汪咽下唾沫,做著無力的最後抵抗。

  李中易笑眯眯的說:“我信得過你,全堡的百姓也都信得過你。”

  人在屋簷下,誰敢不低頭?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孫昌汪隻得跟著李中易走了。

  大軍再次上路後,由於道路坑凹不平,泥濘難行,行軍的速度,也就很自然的慢了下來。

  李中易也不心急,隻是把斥喉營的小隊們,灑出去更遠一些,以免被水淹的慘劇再次發生。

  一朝被水淹,十年怕大水!

  此前,能夠逃出大水的淹沒,主要就是靠著斥喉小隊的能幹。

  不過,有孫昌汪引路之後,大軍行進的速度並沒有太慢,一天走六十裏地,還是有保障的。

  這次奔襲洪州,李中易帶出來的都是騎兵,並且是一人三馬,本身就有利於行軍。

  同時,幹糧和飲水又很充足,隻要是老天不再降下大暴雨,大約四五天後,就會靠近洪州。

  行軍的路上,由於李中易開的藥方十分有效,發燒的或是感冒的病員,一個接著一個痊愈。

  這種時候,每多一個人痊愈,就等於是多一份進攻洪州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