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小賴
作者:E文先生      更新:2021-01-18 06:00      字數:1684
  鄧歐並不知道劉可可具有讀心功能,她可以隱瞞自己的想法和所作所為,但她沒有隱瞞,而是把心裏想到的一切,包括弱點,都詳細地告訴了劉可可,這種勇氣使劉可可感動了。

  “還有,我跟張春燕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她越來越覺得心理測試有意思,不像開始時那麽反感了……也許這是她率直的表現自己的少有的機會吧。”

  劉可可的視線落在偶然翻到的一頁答題式心理測試上,不知道為什麽,那裏寫著的句子,強烈地吸引了她。

  “孩兒時代,我……”

  “人們常說我……”

  “我的失敗是……”等刺激性很強的半句話,讓接受心理測試的人完成句子。所謂的人格診斷的基本問題。

  根據以往的記錄,接受心理測試的是第二號人格。

  第一部分—

  1,兒童時代,我喜歡跟家裏人一起開車兜風。2,人們常說我是一個忽三忽四的人。

  不了解內情的人看了以後,恐怕會認為這是一些很不好的句子。

  3,我的生活就是講和。4,我的失敗是沒能跟父母一起去天國。5,家裏人總是從背後盯著我。

  從背後盯著,那是怎樣的一種目光啊?這種注視仿佛是相當遙遠的。劉可可感到心痛,張春燕的孤獨和被疏遠的感覺,引起了她的共鳴。

  再往下看,又有好些項目跳入了劉可可的眼裏,就好像這幾項浮在表麵似地引人注目。

  6,死,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

  劉可可指著這一項問道:“這是什麽意思?”

  鄧歐在對麵看了一眼,說道:“就是字麵的意思。她相信來世。這個年齡的人相信來世雖然並不稀奇,但第二號人格這樣說讓我感到意外。第二號人格,你知道是誰嗎?”

  “是誰?”

  “是‘小賴’。考慮問題那麽具有理論性的一個人……但是,一般而言,體驗過臨死前的感受的人,大多會產生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的看法。”

  7,我做不到的事,是像同班同學那樣天真浪漫。

  “這是為什麽呢?”

  “隻不過是自我意識過剩的少女的說法而已。不過,她已經不天真浪漫了,可能指的是別的事實。”

  別的事實?劉可可一點兒都讀不懂鄧歐的感情。

  8,能迷住我的心的是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的鳥。

  9,我想起來的事,是黑暗的夜空升騰起火焰的光景。

  這兩項明顯指的張春燕那年瀕臨死亡時的體驗。劉可可不需要鄧歐加以說明。

  第二部分——

  1,使我不安的時候,是樓道裏響起腳步聲時候。

  “這又是什麽意思呢?”

  “樓道裏的腳步聲,具體指的什麽還不清楚。憑想像我得以猜出是什麽,但是盲目診斷是危險的。在事實還沒有弄清楚之前,不能隨便說。”

  劉可可再次試圖聽取鄧歐的心靈語言,但鄧歐通過自我抑製封閉了感情係統,劉可可沒聽到任何聲音。

  2,自殺,不阻止是絕對不行的。

  “我覺得這個句子的意思也不明確。”

  “是的。你知道張春燕是多重人格,我才跟你這樣說。多重人格裏經常出現的一種類型,叫做自殺誌願者。張春燕內心存在的人格之中,也許有一個是有自殺企圖的。我認為是第二號人格想阻止那個人格自殺。”

  3,我喜歡的東西是父親留下來的許多圖書來著。

  “許多圖書來著,用的是過去時。”

  “以前,可能還有許多別的書。不知道那些書怎麽沒有了。”

  4,大部分時間在黑暗中度過的蟬的幼蟲,一直企盼著飛向天空。

  “這一項讓人感到突然。”

  “蟬,最長的可以在地下生活十九年,鑽出地而羽化以後的生活,隻有短短的兩個星期。我認為蟬的幼蟲指的是‘阿緋’本人。這麽多個人格是交替出現的,不出現的時候不就等於生活在黑暗之中吧?‘阿緋’是在以蟬自喻吧。至於這是怎樣一種心情,我也想象不出來。”

  “還有,這是第二次提到向往天空吧?”

  “對,我也認為這是一個關鍵詞。”

  5,我永遠都忘不了的事,是自己躺在手術台上的時候的樣子。

  中間反複記述了臨死前的體驗,最後也是以此作為收束。單從這一點,也能看出臨死體驗對她的精神打擊是很大的。劉可可在苦思冥想,電話鈴突然響了。鄧歐走過去拿起聽筒,小聲跟對方談起話來。劉可可看了看表,不知不覺已經在這裏呆了三個半小時了。人們在集中精神做某件事的時候,總是感到時間過得飛快。

  ……

  作者:E文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