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繼續狩獵(下)
作者:水中的落葉      更新:2021-01-15 14:51      字數:3485
  清晨喻梅萍又去山上鍛煉了,今天她還跑了5千米,喻梅萍知道,運動量是要一點一點加行,幸好早上沒有人,不然人們認為她是瘋上加瘋。

  回到家裏,喻梅萍還在吃早飯,俞虎來了。

  “吃過沒有?沒吃坐下來吃!”喻梅萍頭也沒有抬,俞虎心癢癢的,他迫切的想知道喻梅萍是怎麽抓大魚的。

  看到他坐立不安的樣子,喻梅萍笑了笑道:“抓大魚水不能太涼,再等一會,等太陽升起後,再說玉明還沒有來。”

  又過了一會,俞玉明來了,喻梅萍慢條斯理的看了一下頭上的太陽,估計時間已經八點多鍾,氣溫開始熱了。

  昨天聽說今天早上不上山,俞榆到現在還在睡懶覺。

  喻梅萍不等他了,反正時間不長,一會兒就要回來,喻梅萍抓起了那個竹編的簍子,說道:“走吧!”

  俞虎問:“我要不要帶上一個籮筐什麽的,等一會裝魚?”

  “夏天魚是很難養活的,特別是大魚,我們現抓現吃,反正魚總在水裏,我們什麽時候想吃,什麽時候抓就是,隻要有兩三條就夠吃了。”

  還兩三條,一條都難,俞虎心裏在嘀咕。

  三個人直奔彭水那道大的河灣,這裏鬱鬱蔥蔥的長滿了蘆葦,喻梅萍到了河邊,脫了鞋,挽起了褲腿,對另外兩人說:“你們就在邊上看著!”

  喻梅萍眼光一掃,發現黃三又在後麵不遠處,這一次就不躲了,反正他也學不會。

  走進蘆葦灘裏,腳踩在水底下覺得都是淤泥,喻梅萍拿著筐,一步一步的往水裏走去,一直走到水沒過大腿,水深大概在60、70厘米左右,水略微有些渾濁,根本就看不清水裏的魚,她舉起籮筐,在太陽底下久久的站著不動,就像一個雕塑一樣,

  就這麽一個動作,喻梅萍整整熬了十幾分鍾,突然,她動了就如脫兔般以閃電的速度把籮筐往水麵罩下去。

  俞虎和俞玉明不遠處的岸上一直看著,見喻梅萍站在那裏一動不動,總覺得用這個方法捉魚有點異想天開,等到喻梅萍把籠筐罩下去的時候還有些不以為然,隻見喻梅萍在筐裏摸索著,不一會拖出了一條大魚,她將魚遠遠的扔上了岸。

  俞虎和俞玉明趕緊的上去按住,仔細一看,好家夥,是一條鯉魚,足足有三斤多重,這一下兩個人服了。

  其實用籠筐罩魚,也是喻梅萍小時候玩的把戲,這種法子民間一直有,這個方法是有技術難度的,要在水不太深,在水裏有吃食的地方,水要略微渾濁,因為如果水清了,人能看到魚,魚也能看到人,它就不會遊過來,喻梅萍緊盯的是水麵,大魚遊過水麵上是有水紋的,這裏水比較淺,紋路就更明顯,喻梅萍要根據水麵上的紋路,來判斷這條魚在水裏的深度以及遊動的速度,而且可能改變的方向,並要掌握好提前量,機會隻有一次,稍有差錯就會撲空。

  接下來的時間,岸上的兩個人等於是在看喻梅萍一個人表演,不到半個時辰,岸上已經躺著三條差不多大的鯉魚。

  喻梅萍回到了岸上。

  “為什麽不抓了?”

  “這三條魚夠足夠我們今天吃了?既然夠了,還抓來幹什麽?啥時候想吃啥時候都能抓!”

  俞虎手癢癢的:“梅兒,你在岸上休息,我去試試看!”

  喻梅萍也不吱聲,洗洗腳,放下褲腿穿上鞋,坐在岸邊草地上曬太陽。

  俞虎在水裏折騰了將近一個小時,撲通聲不斷,兩手空空,最後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岸邊。

  “明明看到你這麽簡單,手到擒來,怎麽我老是撲空?”

  “這要練,如果你連續連練上一兩年,再有人幫你指點的話,你也不會撲空的!”

  “啊!”

  他問俞玉明:“你要不要去試試?”

  俞玉明早就看出來了,這個魚不是那麽好抓的,沒有三分三那是瞎折騰。

  於是果斷的搖了搖頭。

  喻梅萍讓俞玉明拿一條回去,臨走囑咐道:“還是像昨天一樣,早點吃午飯,背一捆稻草上山去,我們在山上會合!”

  隨後,喻梅萍拿著籮筐,俞虎手裏提著兩條魚,直接就回家了。

  剛才岸邊除了睜大眼看著喻梅萍表演的,除了俞虎和俞玉明外,還有第三雙眼睛,躲在草叢裏的黃三,哈喇子都流出來了,這哪是捉魚,分明就是撿嘛,原來捕魚那麽容易,明天,不!就下午,自己也來撿,這可簡單一看就會,哪像打獵,又累還有危險。

  喻梅萍兩人踏進家門,歐陽芸正在院子裏,見兩人回來了,隨口便道:“這麽早就回來了,我午飯還沒做好!”猛然間她看到俞虎手裏提的兩條魚,足足都有一尺半長,吃驚地說道:“就一會兒時間,你們抓到了兩條大魚?”

  喻梅萍笑眯眯的伸出三個手指頭道:“三條呢,一條讓玉明帶回家去了,要不是俞虎瞎折騰,一半的時間就夠了!”

  歐陽芸無語了,照這樣發展下去,家裏一年四季根本就不少葷菜,還省下不少糧食。

  “娘,你先去做飯,我們下午要早點走,我先去找個地方把魚養起來,大魚養不活,下午你留點神,如果哪條魚不行了,你先把它殺了,如果兩條都不行了,你用鹽醃起一條來!”

  午後,一行三人又上了山去建窩棚,俞玉明又早到了。

  今天晚上吃的菜已經有了,幾個人一心一意蓋窩棚,黃三好像沒跟上來,今天主要是給窩棚蓋稻草頂,俞虎在做門,蓋草頂的事,其他三個人在做。

  窩棚蓋草也是有講究的,要從下往上蓋,並把稻草固定住,這樣便於淌水,而且要一層一層的蓋,稻草蓋的越厚,就越不容易透水,而且冬暖夏涼。

  俞虎把門做好後,喻梅萍他們的草也蓋的差不多了,明天還要背一次草上來,這樣窩棚就算完工了。

  俞虎自從昨天陷阱裏捕到了竹鼠後,對陷阱的興趣大了起來,看看時間還早,就對喻梅萍說:“反正也是閑著,我們再去陷阱那邊看一看!”

  喻梅萍覺得能捕到的可能性不大,既然是俞虎性子上來了,那麽跑一趟也未嚐不可,對自己來說也是個鍛煉,就吩咐玉明他們收尾後再去挑一會野菜,就和俞虎一起進了山。

  雖然是夏天,但是山裏還是很涼快的,兩個人花了足足一個多小時,找到了設置陷阱的地方,第一個陷阱還是原封不動,當他們走到第二個陷阱附近時,突然發現陷阱塌了,兩個人不約而同的喊道:“有了!”

  跑近一看,陷阱裏的動物還在抽搐,估計時間不長還沒死透,如果他們下午直接奔過來的話,還不一定能捕到,仔細看了一下,喻梅萍脫口道:“是一隻野豬!”

  活的野豬並不好對付,它的前麵有一對獠牙,而且跑的速度也很快,人被直接頂上的話,九死無生,野豬號稱銅頭鐵皮,身上皮糙肉厚,還滾了一身泥巴,除了後世的鋼槍,現今這個時代,無論是獵人手裏的箭還是刀,對它傷害都不大,除非是軍隊裏麵的那種重箭,那也要看運氣,要射在它的要害處,否則如果激起它的獸性,至少會造成兩敗俱傷。肚子是它的軟肋,躺在陷阱裏的野豬,就是肚子上被插了兩根竹簽,竹尖從背上透了出來,一人深的陷阱下麵布滿了竹簽,喻梅萍他們兩個人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把野豬弄上來,貌似這個家夥估計有100斤上。

  兩人對視了一下,怎麽把這個東西弄回去犯難了?說到底兩人都是未成年人,氣力有限,兩個人就是抬也無法抬回去。

  喻梅萍說:“我們隻能把它肢解,你手裏有柴刀,先把它的四肢砍下來,我們背回去,餘下的我們明天再來一趟!”

  也隻能這樣了,野豬的兩隻前肢和兩條後腿,加起來足足40多斤重,兩人籮筐裏一人一半,俞虎又找了一根野藤,係在豬脖子上,把半隻豬放下了陷阱,兩人又恢複了陷阱原來的模樣,背著豬腿,竹林那邊也沒興趣去看了,直接回到了窩棚邊上。

  當他倆回到窩棚邊時,已經累得直喘粗氣,話都懶得開口了。

  倒是俞榆卻歡呼了起來,他從小到大也沒見過這麽大的野獸,隻見過村裏養的牛和豬,那些都是很溫順的,他指著豬腿問喻梅萍:“晚上我們能吃嗎?”

  “當然能!”

  當氣喘順後,喻梅萍去了趟放置鳥陷阱的山頭,十幾隻麻雀和兩隻斑鳩,這些小東西已經不放在她眼裏了,回來後她對俞虎說:“鳥的陷阱我沒有放置,這兩天的東西夠我們吃的了,我們先休息二天,等不夠了再去抓!”

  俞虎點了點頭,眾人把野菜蓋在籮筐上,背著就下山了,喻梅萍筐裏一隻後腿,俞虎筐裏一前一後,在玉明筐裏放了一隻前腿,並告訴他,讓他帶回家。

  俞玉明這幾天,已經被喻梅萍出神入化的捕獵方法弄得麻木了,點點頭,直接背上了籮筐。

  當幾個人走到村口時,遠遠的看見那裏圍著不少人,那個貨郎又來了。

  喻梅萍心頭一動,拉住了幾個人的腳步,她把背上的籮筐放了下來,對俞虎說:“虎子哥,你用這條野豬的後腿去那個貨郎那裏全部換成鹽,能換多少是多少,我們山上的窩棚裏要用鹽,家裏我娘這兩天一直在醃東西,估計鹽也不多了,等一會再讓玉明帶一點回家,我們幾個人就躲在這裏不上前去了免得村裏的人看到麻煩。

  俞虎和喻梅萍換了個籮筐,一個人上前去換鹽。

  過一會他回來了,總共換了三斤多鹽,喻梅萍包了一小包給俞玉明,餘下的鹽她一分為二,一半準備帶到家裏給母親,另一半準備明天帶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