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規劃安排學習
作者:李天庸      更新:2021-01-15 03:09      字數:968
  烏鴉和鴿子住在一個小森林裏。一天,烏鴉準備離開,向鴿子告別。鴿子問它:你為什麽要搬走呢?

  烏鴉回答道,其實我也不想搬走,但這裏的人對我太不友善了,他們嫌我的叫聲太難聽,不歡迎我留下來。

  鴿子沉思良久,對烏鴉說了這麽一番話:“朋友,你如果不改變自己的聲音,那麽無論你飛到哪裏,都不會有人歡迎的。”

  如果不改變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點,而是一味地選擇逃避,那麽問題並不會得到解決,甚至還會被更多地問題所困擾。

  一個人的成熟的標誌,就是能時常反省自己,坦然麵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並努力去改變。

  改變情緒:遇事少責備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可能會犯錯,沒有人是完美的。一味地指責,隻能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遇事不責備,是一個人的修養。

  蘇軾因為朝廷之爭,被章惇屢次迫害,一路被貶,坎坷崎嶇。最遠的一次,被貶到了“一去一萬裏,千知千不還”的海南。

  當時的海南氣候環境惡劣,折磨著蘇軾的身心意誌。雖是處在絕境之中,他也依然是雲淡風輕,一笑置之。

  被貶海南的第三年,宋哲宗駕崩,宋徽宗趙佶繼位,朝廷大赦天下。

  章惇的兒子生怕蘇軾回來會報複,連夜寫信給蘇軾求情,希望可以網開一麵。然而,蘇軾並沒有報複這位曾經迫害過他的政敵,反而給他寄去藥方,希望他保重身體。

  他在回信裏寫了這樣一句話:“但以往者,更說何益,惟論其未然者而已。”

  一切都過去了,就不必再提了,好好保重身體吧。麵對章惇過去曾給他的傷害,蘇軾選擇不再計較。

  “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再責備也隻不過是徒增煩惱。

  學會寬容,生活才會越來越順,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寬。

  京東名創優品耳機,近期特惠!

  廣告

  京東熱賣

  詳情

  改變心態:爛事不糾纏

  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中說:“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人的一生中會遇見很多不順心的事,不愉快的人,如果凡事都要計較對錯,到頭來隻會累了別人,也苦了自己。

  遇到爛事不糾纏,不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

  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韓信在受到屠夫的挑釁時,選擇忍受著巨大的侮辱,從屠夫胯下鑽過。這才有了之後的拜將封侯,破齊滅項,走上人生巔峰。

  伏爾泰也曾經說過:“使人疲憊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