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房管局
作者:李天庸      更新:2021-01-15 03:08      字數:1679
  提起新疆,大家能想到有能歌善舞的維吾爾姑娘、碩果累累的葡萄溝、終年不化的雪山、挺立千年的胡楊等。其實除人物與事物之外,新疆土地上那些曾經存在過、輝煌過的古國和政權,也同樣值得我們去熟悉和了解。今天子淵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位於我國新疆西南部的一個縣。

  ▲新疆尼雅古城遺址

  在西漢時期,如今的新疆及其附近區域都被統稱為西域,當地的文化習俗等與中原相差甚遠,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當初的西域國家基本都消失在曆史長河與滾滾黃沙之中,其疆域成為我國版圖的一部分,其民眾也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國祚長達1238年的於闐國亦是其中之一。於闐國,地處塔裏木盆地南沿,極盛時期疆域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於田、民豐等縣市,今為新疆和田地區和田縣。於闐縣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二世紀時,尉遲氏就在此建立政權,是西域南道中國勢最強的國家之一。《史記·大宛傳》中曾提到“東則扜鰛、於窴”,說的就是於闐。

  ▲漢代西域生活場景模型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於闐如今隻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然而在曆史上,於闐卻有著難以想象的重要地位,同時亦有著深厚的曆史積澱。由於地處絲綢之路中心地帶,於闐國的商貿往來十分頻繁,深受各國及各地文化熏染,是連接東西商業和文化的重要樞紐,地位相當崇高。於闐是西域諸國中最早獲得中原養蠶技術的國家,手工紡織發達,魏晉至隋唐時期還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漢武帝時期,西域都護府設立,對於闐國的繁榮發展起到了顯著作用,而這也使得於闐君主和民眾都對中原王朝充滿好感。東漢時期,於闐為反抗匈奴再次與中原王朝合作,班超出使西域幫助於闐,隨後於闐歸順漢朝,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從精絕西北至疏勒十三國皆服從”的強國。

  ▲漢武帝劉徹劇照

  魏晉時期,於闐依舊保持著對中原王朝的朝貢。北魏時期,於闐先後被吐穀渾、柔然攻襲,國勢漸衰,後被突厥徹底吞並。唐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八月,大唐王朝攻滅高昌,九月設置安西都護府管理西域軍政事務。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西突厥乙毗射匱可汗派遣使者請求與大唐和親,唐太宗要求西突厥割其治下的龜茲﹑於闐﹑疏勒﹑朱俱婆﹑蔥嶺五國作為聘禮,西突厥可汗應允。於是,大唐王朝在龜茲﹑焉耆﹑於闐﹑疏勒四城修築城堡並建置軍鎮,由安西都護兼統,簡稱為“安西四鎮”。

  ▲吐蕃士兵舊照

  這一時期,吐蕃日益強大,開始不斷在唐朝邊境挑釁試探,從高宗鹹亨元年(公元670年)到武後長壽元年(公元692年)的二十二年時間裏,吐蕃三度攻占於闐,但是於闐國君民都不願接受吐蕃統治,屢次掀起反抗浪潮,並重新投入中國懷抱。由此不難看出,於闐國不僅於中國來說是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於闐國自身也對中華文化充滿認同及仰慕,根本不接受除中原王朝之外的統治。

  ▲壁畫中的唐朝軍隊

  “安史之亂”爆發後,於闐國王尉遲勝親自率兵協助唐軍平亂,事後在長安終老。乾元三年(公元760年),肅宗李亨委任尉遲勝之弟尉遲曜為於闐國王兼四鎮節度副使,後者率領當地民眾與唐鎮守軍一起戍守於闐。貞元六年(公元790年),已步入極盛時期的吐蕃派兵占據北庭,並占領安西四鎮之一的於闐。隨後,吐蕃陸續占據其餘三鎮。不過,吐蕃王朝低估了中華文化對西域各國的影響,吐蕃作為“後來者”可謂不得人心,西域各國並不甘心臣服於其,許多國家時時刻刻想重回大唐懷抱,因此不斷發動起義反抗吐蕃的統治。

  ▲於闐國王李聖天畫像

  公元九世紀中葉,吐蕃內亂愈演愈烈,其國勢逐漸衰落。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張議潮在沙州發動起義,建立沙州歸義軍,終結了吐蕃在河西、隴右等地的統治,使西域地區重回大唐王朝的統治之下。三年後,於闐擺脫吐蕃統治,終於結束了五十餘年的分離,重新歸附唐朝,並與歸義軍往來。此後,於闐通過聯姻、貿易等方式逐漸融入唐朝的生活,作為屬國還年年派人進貢。唐朝滅亡後,於闐國王尉遲婆跋自稱“唐之宗屬”,改名為李聖天,從他開始,於闐政權也被稱為“李氏王朝”。和如今不同,當時的於闐國稱得上是“翻版大唐”,不僅在文化風格、信仰宗教與大唐如出一轍,就連體製和年號也是以唐朝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