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冤案
作者:M江月白M      更新:2021-01-11 08:23      字數:3084
  “國師果然好手段,竟在短短一月之內把難民安置妥當,有些已經重返建設家園,有些則能漁獵為生、補貼家用。就連婦女和老人也被組織起來,生產、勞作。國師大人還特地上達天聽,減免了三年苛捐賦稅和徭役,真是活菩薩啊!”

  這樣的言論在坊間閭巷傳開,而與之相對的便是安祿山如何克扣賑災錢糧、魚肉百姓。這一日,一群半大孩子正圍著一個身著八卦袍的青年,他手裏拿著一個奇形怪狀的大網子,看起來像是個漁網又好像不是。

  其實這東西是洛汐的新發明,他根據當時的勞動力、生產力情況發明了不少小玩意,不但實用性強、可操作性強而且十分有趣,受到很多青少年的喜愛。

  他挽了袖子和褲腿,赤著足一步步走入河中,把那網子順著放了下去,它隨著浪潮慢慢飄遠,最終隻剩下一個黑點。這東西是個簡單不失靈巧的小裝置,魚兒聞到餌料的味道就會鑽進去,可再要出來卻被卡在裏麵。

  不過一刻鍾的功夫,洛汐把網子收了回來,其中就裝了十幾隻大下不均的活魚。

  “國師大人太厲害了!”

  洛汐摸了摸其中一個少年的腦袋,“小渠聰明好學,日後定能有大成就。”

  正在這時,安祿山身邊一小廝撒腳如飛前來尋他,“國師!禦史大夫請您去一趟呢!說是事關李相,不敢隨意裁決!”

  洛汐心中一算時間,就知道大概是鑒真找李林甫的哥哥李林宗求要介紹信的事兒東窗事發了。鑒真想要出海卻沒有過所,就類似現代人要出國沒有辦護照,隻能偷渡。他在揚州造了船,找到了李林宗來幫忙疏通關係。此事可大可小,洛汐打了坐山觀虎鬥的主意,打算看安祿山表演。

  鑒真曾經跟荷燁有過一次談話,這次出了事兒他第一個便要求見荷燁。荷燁信守約定來了,他隻是答應了不讓洛汐暗中給他的西行搗亂,可他自己決策失敗就怪不得荷燁了。

  荷燁前腳到,洛汐後腳也就來了,安祿山端坐正位,李林宗坐在一旁神色有些緊張,他隻是聽說李林甫和安祿山貌合神離,卻不知道安祿山到底存了什麽樣的心思。

  安祿山此人最會扮豬吃老虎,表現得好像畏懼李林甫,每次李林甫奉旨進宮,他準會派人去打探消息,若是聽到李林甫說了自己的好話便歡呼雀躍,若是聽到一些不那麽友善的言論便怕得不行、捶胸頓足。更有人說他即便是三九天見了李林甫還是會被冷汗濕透衣服。

  實則安祿山與李林甫的關係十分微妙,因為右相楊國忠直指他有不臣之心,而楊國忠與李林甫一直是明爭暗鬥。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何況楊貴妃和唐玄宗寵信安祿山,李林甫也不得不讓他三分。

  安祿山想著借著國師的手握住一個李林甫的把柄,洛汐何其人精,早看出了他的意圖。

  見洛汐來了,安祿山滿臉堆笑讓出了自己的座位,“國師請上座。”

  洛汐也沒推辭,就在安祿山原本的位置坐了。荷燁坐在他的下垂手,大有三堂會審的架勢。

  安祿山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國朝一向推崇道教,國師亦是道門中人。大家下令削減全國的僧人和尼姑數量,禁止再造新的寺廟,禁止鑄造佛像,禁止傳抄佛經,禁止官員和僧尼的交往。李大人莫不是藐視聖聽!”

  李林宗嚇得一哆嗦,安祿山繼續道:“僧人如海檢舉以道航為首的僧眾勾結海盜圖謀造反,李大人可知你這是助紂為虐?”

  李林宗本就不善言辭,被安祿山這麽一嚇唬更是冷汗直冒,“下官惶恐!確實不知其中隱情,還請大夫明察!”

  荷燁起身對安祿山行了個禮,“大夫,依下官所見,應當將涉事僧眾先緝拿歸案,詳細審訊之後才知是否為誣告亦或真有不臣之心。”

  “就依少監所言。”安祿山私下也聽說過這位年輕的少監與國師之間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認為他大概就是站在國師的立場上說話。洛汐並未表示支持或者反對,安祿山就當他是默許了。

  派人去各寺搜查,把榮睿、普照等僧人逮捕,他們原本就是無辜被牽連,連發生了什麽事情都不知道。

  其實此事原本就是因為高麗和尚如海心術不正,道航對鑒真說不想帶他同去,他懷恨在心這才去檢舉了他們。至於什麽勾結海盜純屬子虛烏有。荷燁卻早已經跟龍陵君謀劃妥當,放出風聲說南海之上頻現鮫人,不但身負鮫人淚,還攜帶無數珍寶,若有路遇之人不但能得財富,更能得長生之法。

  安祿山早聽過這樣的傳聞,如今又有鑒真一事,他便認定這些僧人是打著求法的幌子,實則為珍寶而去。

  唐代時候若要出國手續非常嚴格,安祿山早動了這樣的念頭,卻碰了幾次軟釘子。如今大好的機會擺在自己麵前,他抓住了李林宗的軟肋,借此要挾他利用職權之便給自己開個後門完全是可行的。他早已經有了擁兵自重的想法,若能得這樣一筆巨富,至少可以抵部分軍資。

  安祿山隨便給一眾僧人安了個罪名全部收監,李林宗也軟禁在府邸之中。他修書兩封,全部給李林甫送了去,一封說李林宗勾結僧人海盜、妄圖謀反;一封則上升到佛道之爭,暗戳戳說國師不滿。

  李林甫這樣的老狐狸怎會不明白安祿山的所思所想,又是氣惱又怪李林宗糊塗。前有國師後有江集,玄宗對道教的癡迷也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這時候出麵支持佛教,簡直是愚癡至極!

  李林甫正頭疼之時,鑒真雖成了階下囚卻依舊不動如山。

  “尊者,你倒是心境平和。”昏暗的燭火之中,荷燁摘下了鬥篷。

  鑒真雙手合十,“既是你設下的計,我自然是信的。”

  荷燁也頷首回禮,“尊者應知道,我們都竭盡所能做了嚐試,並無法改變天道。你若執意西行,我和洛汐都不會阻攔,隻怕天道卻不能容許。”

  鑒真說道:“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就如荷冥官明知勸諫無用,還是勸了。”

  荷燁想起當初準提和接引因與其他師兄不合而選定在西方創教。那時候西方最為貧瘠苦寒,卻吸引了一批至真至誠的弟子。萬年過去,依舊有無數佛門弟子願意舍身求法,這精神倒是勝過日漸奢靡的道教。他拱了拱手,“言盡於此。”

  從牢獄之中出來,荷燁輕輕歎了口氣,烏雲密布、驟雨襲來,雨中有人撐傘而來,仿佛笑出了一個雨過天晴。

  “汐汐。”他緊走兩步,被一個溫暖的懷抱圈著,沉浮不定的心平穩了下來。

  洛汐把傘向他那邊傾斜,吻了吻他的額頭,“沒事,你已經盡力了。”

  荷燁靠在他的肩頭,兩人依偎著,畫麵如同靜止。半晌,荷燁說:“突然下這麽大的雨,我們去看看災民吧。”

  洛汐知道他還替自己惦記著天帝派下來的任務,洛汐招來一朵祥雲,拉著荷燁的手踏雲而出,趕去臨時營地。這招也是洛汐想出來的,借鑒的是現代的方艙模式,不但方便遷移也方便監測、觀察。

  災民聚集之地,雷電閃耀,雨下得猶如傾盆,洛汐所撐的傘竟開始融化,不多時便被燒出來一串窟窿。

  雨水帶著刺鼻的酸味,所過之處連地麵都被打得坑窪不平。

  “這雨竟有這麽強的腐蝕性!”荷燁祭出乾坤罩,想要抵禦酸雨。就見營帳之內百姓擠在一處,那個叫小梁的孩子十分聰明,叫人把幾個帳子拆解了堆在一起,以此抵抗這雨水。

  “國師!”眾人見到洛汐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荷燁用想用乾坤罩護著百姓,卻被不小心迸濺到手背上的雨滴灼傷。

  “乾坤罩隻能抵擋術法攻擊,這雨是凡雨,乾坤罩恐怕無濟於事。”洛汐從乾坤袖中翻出傷藥來先給他抹上,又把那瓶楊枝甘露給找了出來。楊柳枝沾上甘露水正可蠲除眾生的煩惱垢濁,消災解難。“從田田那裝了點以備不時之需,沒想到還真用上了。”

  荷燁的手背火辣辣的疼,他一個冥仙都被這雨滴所傷,若是普通凡人恐怕會腸穿肚爛。“這點楊枝甘露能撐多久?若要全部轉移,恐怕根本就不夠!”

  “國師,我能做些什麽!”小渠頂著一口鐵鍋,鞋都跑丟了一隻,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胳膊也被雨水所傷,雖然狼狽卻尤自鎮定。

  洛汐略一沉吟,對荷燁說:“哥哥推算一下這雨還要下多久。”

  荷燁早已經推了幾次天盤,“算不出,都是情況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