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鐵飯碗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6-07 18:50      字數:2645
  公孫瓚北困易京之消息傳到淮南,劉備驚怒交加,一把將手中鐵碗三維捏成二維

  “混賬,屢次三番勸他守靜海,守靜海,就是不聽!非要守易京。”

  一腳把廢鐵碗踢飛,隻聽“啊”一聲慘叫

  半響一人一瘸一拐走進來,腳下纏著滲血白布,手裏提著那廢鐵碗,眼神幽怨之極。原來是謀士蔣濟。

  “這傷,這鐵腕…”

  劉備身為上位者,卻也不好認錯,張了張嘴,道:“傳軍醫,孤不會忘記卿之功勞,苦勞。”

  蔣濟精明,聽得“苦勞”二字,不苦反喜道:“謝大王賜臣鐵飯碗,臣必當做淮南蔣氏傳家重寶。”

  將挨踢之“英雄事跡”流傳後世?這馬屁就有點過了,劉備急忙讓蔣濟將碗從平麵掰開回碗形。

  哪知道那碗是徐州所產,平日兼做頭盔外盔用的,質地上乘,厚約一寸,可擋刀槍箭矢,而給劉備用的又是其中精品。蔣濟花了好一陣,掰不回去,眼見議事時辰將至,怕被人看到窘態,急得滿頭大汗。

  “咦”劉備拿過來,輕嘯一聲,用力將之掰回橢圓形:“年輕人,多鍛煉身體,別整天對著書本賬冊,壞了身體,荒了武藝。”

  蔣濟恭敬接過,又是一通吹捧,這次倒是心正意誠。

  蔣濟原本在一眾智謀之士裏年輕識淺,遠不能與魯肅、劉曄相提並論,沒想到竟因此事時來運轉漸漸進入吳國核心圈子,而後多立功勞,官運亨通,得封爵位…

  更難得的是蔣家富貴綿長,累世不衰,

  “鐵飯碗”之典故漸漸流傳四方,此是後話。

  ……

  公孫瓚被圍,毫無疑問是了不得的大事。

  劉和本人履曆上並不出眾,然承其父劉虞之餘烈,又有袁紹支持,打著皇帝名義,就成了劉和4.0,劉和+++,比之前的劉虞也不逞多讓

  在幽州,除了公孫瓚,僅有劉備、盧植有與劉和4.0相媲美的影響力。

  袁紹、劉和一南一北,公孫瓚被困無法動彈,整個燕趙就失去指揮,陷入被各個擊破的窘境!

  公孫度在上穀棄地逃亡,張燕在中山、常山如喪家之犬,田楷、公孫續在漁陽、右北平獨木難支……

  幽州一旦被袁紹平定,河北軍矛頭將直指青州、兗州、遼東,將使安東陷入三麵受敵的窘境!

  淮南未破,劉備本人自不可能北上,隻能寫信給盧植請他立即北上,並立刻加大給幽州的派兵、送糧力度。

  ……

  消息傳到青州,盧植卻以身體不適為由,遣其幼子盧德子出來拒絕

  送信的蔣濟沒想到盧植拒絕如此幹脆,竟然連麵都不給見,守在盧府,賴著不走

  從中午等到晚上,盧植才答應見一麵。

  “即便僅僅是維持現狀,一支三到五萬之滿編強軍必不可少。”

  “若想拿回幽州,非十萬大軍不可,玄德有麽?

  即便有,他敢給麽?”

  這話不僅是發牢騷,而是誅心!

  蔣濟想勸盧植別這麽說,別這麽想,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來。麵前這位身高八尺,須發皆白的老者,可是敢起兵與劉備對著幹,還弄丟了皇帝!

  如此大的罪過,換其他人早就死了十次八次了。

  劉備礙於師徒之情,殺自然不可能,也依舊好好供奉著,也依舊按照司空職務給俸祿,行動也依舊自由但有衛士跟著,各地文書也能查看,幾個兒子都封了相應官職……

  隻是盧植再難執重權,司空屬吏基本撤走,新來屬吏都需經過劉備同意,否則無俸祿,選舉推薦之權也必須經過層層審核……

  盧植清閑了許多,這一年都在青州書院研究學問、教育弟子打發殘年。更令他難受的是,很多博士、學子都疏遠了,之前弟子來信也少了。

  作為失意的精英,盧植心中不滿日漸積累。

  這會兒這個燒紅的火炭就燒上了蔣濟。蔣濟也不是毫無準備:“盧公儒學巨匠,明熟經史,相必知道史家直筆。”

  盧植矜持的一笑:“那是自然,老夫學貫古今,這事先從司馬公談起……”

  此處省略5000字,蔣濟耐著性子聽了小半個時辰,才道:“公本袁門故吏,麵對董卓掛冠而去,繼而送皇帝於袁紹,要是再葬送數萬青徐勁旅,想必袁紹必然倒履相迎,尊位以待,史書上亦必書公大義滅徒,毀滅漢室輔助袁氏之功。”

  “惟不知,袁紹可是吳王對手?”

  “混賬,老夫豈能如是!你是什麽東西,敢譏諷老夫!”盧植的傷疤被蔣濟針尖對麥芒的譏諷一處處揭起,漲得滿臉通紅。

  “老夫乃大漢忠臣!故起兵輔佐皇帝!”

  原本以為劉備必礙於師徒之情、君臣之分必然匍匐,而後盧植為相於內,劉備公孫瓚為將在外,天下何愁不定?

  盧植沒想到作為徒弟的劉備敢於亮劍相向,更沒想到近十萬青州軍當劉備來後,立即倒戈相向,棄盧植向劉備,萬萬沒想到三子盧毓竟然不幫看父親幫劉備、不幫皇帝幫亂臣。

  “老夫算是看清了,都是一群亂臣賊子,袁紹、袁術…是,劉備、公孫瓚、盧毓也是。”

  “皇帝劉協更是不當人子,居然投靠帶頭起兵反對之盟主袁紹。”

  可笑,幼稚,如今在河北還不是當工具人用

  ……

  雖說請將不如激將,第一次邀請還是失敗了,還被盧植拿著大戟趕出門。

  狼狽之極

  蔣濟甚至擔心,不是跑得快,怕早因公犧牲了。以盧植份位,不過免官降級、加以斥責罷了,絕不可能一命償一命。

  蔣濟在青州書院旁邊天上人間酒樓三樓一靠窗桌子坐下,仰望天空,喝著悶酒複盤。

  有的話即便正確,也要正確的人來說,他的資曆太淺名聲太小……即便盧植不是無心複起,也未必能信任他。可劉備要能親來力勸,還有他們這些謀士做什麽呢?既為王臣,領王俸,當忠王事…

  這時旁邊一青年引起了他的注意,這青年青衣儒衫,渾身上下簡樸之極,卻被一群年長文士擁坐上位。仔細看去,簡樸衣衫不易見之處卻有著暗花,衣衫下麵略微露出彩色綬帶。

  蔣濟略微一聽,心道好!好!好!得來全不費工夫

  第二日,二位白發老者,協子孫來到盧植門前。

  盧植大開門迎接:“不想師弟大駕光臨,蓬蓽生輝。”

  原來是鄭玄、蔡邕

  雙方坐定,盧植見鄭益恩抱著孩子與蔣濟坐在鄭玄、蔡邕下首,“哼”一聲,心生不悅:“鄭君、蔡君也做說客?”

  鄭玄卻不回答,隻講青州書院近況、馬學如何、古文今文如何勘定注釋。

  則蔡邕談談近期大事,各地風俗

  鄭益恩兒子鄭小同尚小,嗲聲嗲氣叫著爺爺,鄭玄也就停下,隻管豆弄孫兒。盧植長孫見來了弟弟,亦跑出來玩耍

  蔡邕見狀,便也說些學問上的趣事。

  鄭玄已經過古稀,不耐久坐,臨走時,看了看盧植的兒孫,看了看自己的兒孫,手顫抖著寫下幾句話:

  玄德與本初,孰人能定天下?

  馬學、盧學、鄭學何人可傳承光大?

  各家子孫,孰人可托付?

  寫罷,在兒子鄭益恩攙扶下,領著孫兒,慢吞吞出門去

  蔡邕隻寫下一句“孺子嬰比光武更有資格繼承漢統”,亦起身而去

  留下盧植陷入天人交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