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甘寧之勇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6-07 18:50      字數:2788
  197年,九月

  張飛帥兵五萬,過淮南丘陵,直指九江郡治所陰陵。劉繇太史慈兵三萬,攻揚州刺史駐所曆陽(和縣)。

  袁術使張勳、劉勳等各將兵數萬,抵抗張飛、劉繇,嚴防死守。

  袁術不是沒有想到其他方向,他親起大軍駐紮在陰陵西南、和縣西北的重鎮合肥,以為策應。

  自認為十分了解劉備,袁術對劉備的主攻方向也有所預料,認為一定將從淮安出發西進,為此也在淮河南岸的鍾離、蚌埠、當塗、淮南、壽春布下重兵。

  吳國的真正殺招,的確來自於強大水軍。

  劉備親帥大軍十萬,自盱眙出發,沿著淮河水陸並進。

  但袁術萬萬沒想到沿途將士抵抗不力。絕對兵力優勢下,又有甘寧這等勇將,劉備連續征鍾離、奪當塗、克蚌埠,其餘城市、要塞則繞過不攻,隻用十餘天就直指壽春城外。

  “劉備軍竟如此神速?!”

  袁術不知下蔡、義城等城池被困了卻沒有投降,隻道苦心經營的淮河一線,隻半月土崩瓦解,不由膽戰心驚。

  同樣心驚膽戰的還有袁術眾部下,不少開始收拾這些年掠奪來的東西,準備四散逃跑。雷緒特別慶幸聽從了劉曄說服,早早投靠劉備,特別慶幸雷薄頭腦發昏,才能代替雷薄獲得侯爵。

  淮河一線失卻,意味著淮北諸郡國被割裂開來,意味著揚州與豫州最近通道斷絕。

  袁術不論如何不能接受,一麵修書給呂布,使人繞道走淮河上遊送信,一麵急忙召集所有可以召集的力量,將兵10萬北上,與劉備對峙於壽春外八公山、淝水。

  ……

  袁術所製沛相,舒邵,字仲應,將萬人屯於淮上,主力布於淮河北岸。

  安東水軍迅速行動,將之擊敗,與南岸分割開來。

  舒仲應並不死心,北上集合沛、譙、龍亢等地壯丁數萬,再次南下。欲出渦河,救袁術。

  徐盛諸葛瑾駐守當塗、蚌埠,紮水陸大營於塗山東西,設營寨和烽火台於塗山,以居高臨下扼守渦河入淮口。

  舒仲應於淮河北岸觀看形勢,使奸細探查,見南岸大營極為深嚴,烽火台密布,船帆遮天蔽日,巡察船隻來往不絕,大驚失色:“淮河難渡!”

  冥思苦想,趁夜色,派遣小船上百隻自渦河順流衝下

  徐盛、諸葛瑾急忙派船攔截,哪想到船隻中都是幹柴、油脂,順風放火,直衝水寨

  幸虧安東水軍水戰精熟,船上皆備勾、拒、拍杆,將大多數火船支往下遊。

  舒仲應軍擂鼓、聒噪不斷,火船箭矢不斷。

  淮河延綿,防守麵長,徐盛主寨在左前上遊、諸葛瑾在右後下遊,中間隔的數裏,皆設柵聯營,防守麵狹長。

  兩人手忙腳亂滅火、整頓隊伍以待,卻都不見舒仲應來攻,黑夜中以為舒仲應攻了對方之營。

  “不好!中計也!”

  過了小半個時辰,經過傳令兵通訊,徐盛、諸葛瑾才知道中了聲東擊西之計,大為慚恨,急忙派兵去追

  淮河遠不如長江水寬深,舒仲應用這一個時辰,已將二萬精壯渡過淮水,向南逃去

  可惜,掉水中淹死者,難以計數

  徐盛、諸葛瑾緊追在後,隻掠得數萬老弱。兩人兵少,又不能放任災民和當塗不管,隻能派騎兵遠遠綴著,又急遣使報與劉備、張飛。

  ……

  這時,劉備正屯於八公山北麓與淮南,並不知道後路為舒仲應所斷絕

  而袁術屯於壽春、八公山中部南部

  八公山又稱淮山、楚山、淝陵、壽春山…西漢時,淮南王與八公登山埋金,白日升天。餘藥在器,雞犬舔之,皆成仙。留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典故。

  八公山最高峰隻二百餘米,方圓卻有二百餘裏,在海拔大多不到五十米的黃淮地區就顯得鶴立雞群,俯瞰眾生

  袁術在壽春周邊的八公山,東西淝水注入淮河的硤石山,壽春南麵芍陂等地經營數年,營寨堡壘遍地。淮南縣雖失,八公山、淝水、芍陂,淝水與洛澗之間開鑿的運河……山水、山寨、水寨立體防禦體係延綿不絕。

  袁術曾經自誇壽春“固若金湯,進取不易,防守不難。”

  也確實如此,劉備不到半月即橫行500裏,從盱眙打到八公山北麓。

  之後十天,卻隻進展了不到十裏,還險被舒仲應爆穿了菊花。要不是舒仲應部大多倉促糾結,戰鬥力不強,甘寧又橫刀立馬,吳軍怕已經炸了營。

  見戰局穩定,袁術寄信給劉備,說什麽“冬季將至,水淺不能行船,君宜速退…”否則“援軍齊至,四麵攻擊,捉君如捉甕中土鱉”

  劉備以袁術之信予中軍諸將、謀士

  眾皆大怒,鼓噪欲與袁軍一決雌雄。

  諸葛瑾認為:“八公山與壽春實乃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前不取舒仲應駐守的義城(懷遠),導致舒仲應插入我軍後方,幾乎釀成損失,故必攻撥八公山方可前進。”

  眾將皆請戰攻八公山

  “此事,明日再議。”

  劉備心中不安,懷疑袁術之信就是要挑逗吳軍怒而攻八公山。

  眾將皆走,大將甘寧卻留下:“八公山一脈四十峰,方圓二百餘裏,要是一個個攻拔諸峰,非一兩個月不能下。

  孫子雲,出其所不趨,攻其所必救……願大王詳思之”

  甘寧常穿著鮮豔、奇異的衣服,打扮得像個非主流,然而劉備知道甘寧是一個有謀略之人。隻是什麽地方才是必救之地?

  “大王,蔣濟求見。”

  劉備與甘寧對視一眼,笑道:“必救之地來也。”

  蔣濟進來行了禮,見甘寧也在,被劉備、甘寧笑盈盈看著,心想莫不是大王已經得計?心中不由忐忑。

  劉備問蔣濟所來何事。

  蔣濟亦道當攻其必救

  劉備大笑,指著甘寧:“英傑之士,所見略同。”

  於是三人打開地圖,蔣濟指著八公山與淝水之間道:“硤石山,兩山夾三河,遙遙相對,控扼淮水。三河,淮水、西淝水、東淝水是也。

  若克硤石,下步可入東淝水、芍陂……”

  劉備:“如此重要之地,比堅固異常,袁術必遣重兵防守吧?”

  甘寧道:“屬下願攻此山。”

  劉備沉吟不語

  甘寧:“屬下得大王厚愛,無以為報,必克此山,願立軍令狀!”

  蔣濟道:“甘將軍必能克此山,硤石雖重要,卻有一致命弱點——相對八公山,隻是兩座小丘!”

  劉備:“大善!”

  …

  劉備自於袁術相持與八公山以東,淮南縣南。派遣大將甘寧、謀士蔣濟率領船隻繞過八公山,攻擊硤石之南山,另遣河渠校尉徐嶽攻硤石北山。

  守衛硤石山之南山者,紀靈族弟紀信是也。其人武勇有力,愛護士卒,甘寧軍攻而不能下。

  這邊紀靈見圍攻甚急,急忙帶隊來救,為蔣濟帶兵所擋。蔣濟雖然無力不行,卻懂得結陣。

  紀靈勇毅,短時間無法打敗優勢兵力的蔣濟部,卻步步推進……

  甘寧大怒,親自持弓,立於丘下射箭,中十餘人。而後棄箭,左手持有盾,腰間佩刀,親自帶隊爬山,先登攻寨,

  紀信連射數箭,但甘寧身材短小精悍,甚為靈活,箭皆不中。

  甘寧終於攻上山寨,與親兵數十人皆內外雙甲,斬將奪旗,如同無無人之境。其麾下二千精銳,士氣大振,踴躍而上……

  紀信見寨破,而甘寧不可擋,從另一側逃出。紀靈急忙舍了蔣濟,接著從弟,一同逃向八公山中。

  硤石山之南山既克,北山亦投降河渠校尉徐嶽,這時又遇到一大難題:袁軍鐵鎖橫江於東淝水之中,小船快舟通行無虞,而吳軍樓船吃水甚深,不得進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