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大膽妖女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20      字數:2818
  劉協比原本曆史上劉協更年幼,才虛歲十三,遠沒到達迎娶皇後、親政的年齡。

  不論是蔡邕、楊彪、甄儼、甄豫,也都不支持皇帝在容易叛逆的年齡過早親政。董承亦擔心董妃和自己地位下降,明裏暗地使絆子。劉備自然樂見其成。

  然而作為策動者的琅琊王、伏家,卻抓住了皇帝心思,極力支持、鼓動年幼的皇帝

  劉協不惜從琅琊王宮衝出來,微服私訪上門討要說法

  劉協回頭望了望披散頭發‘護衛’其後的都尉劉燾、顏色極為出挑的劉雪梅:“玄德公每勸朕儉以養德,儉以養民,其子卻豪奴成群、美姬成列,衣衫華麗,器物精巧…”

  不忿之意,肉耳可見!卻是把巧笑嫣然、一身宮裝的劉雪梅當做劉燾妻妾,難免更多了些男人間的嫉妒。

  董承:“劉玄德怕是把漢家天下當做他自家天下!”

  劉艾:“劉燾生母為烏桓君長祁氏,傳聞玄德少時貧賤,從軍搏命,得祁氏為妻、贈以烏桓騎兵百人,方得翩然翱翔不可複製。故而對烏桓人頗為縱容。”

  伏德順著皇帝目光盯住劉雪梅看了許久,不由目眩神迷,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轉頭正色道:“那祁氏本是寡婦改嫁,不從一而終,就連鮮卑大漢檀石槐也是私生子,烏桓鮮卑化外之民,劉備父子跟這些寡廉恥、少禮儀之輩一同,也沾染不少胡風。那女子發黃眼藍,衣著鮮豔,一看就不是什麽好人家女兒,陛下勿念”

  劉協:“哼,黃發妖女!”

  ……

  劉協入太尉府:“玄德公架空朕,不欲使朕親政乎?若不願輔,還請放朕離開!”

  劉備揮手讓人出去,隻留下蔡璿。

  皇帝亦讓劉艾、董承出去,隻留下伏德。

  劉備指了指書房中堆積的奏章:“重要奏章皆呈陛下閱覽,陛下之批示,三公、尚書皆一一看過,尚書台都有記錄在檔,能夠施行也都施行,架空之話從何談起?

  一些批示卻是不適合,不是陛下智謀不足,而是……”

  劉協漲紅了臉:“而是什麽?”

  劉備:“陛下可知官場上有一說法,未任過副職、屬官,就難做好主官。”

  劉協年幼,哪裏聽得進去說教,隻是出於尊重道:“為何?”

  劉備看出皇帝的敷衍態度:“從雒陽到長安,又到雒陽,輔佐陛下之人,從董卓、李郭,楊奉、董承,到王允、曹操…如走馬燈般變換

  陛下可曾真正掌握帝國之權柄?”

  劉協臉紅色漸退,代之以蒼白:“不曾。”

  劉備:“既之前一直不曾,陛下為何怪臣沒有還權?”

  伏德:“放肆!”

  劉協緊緊握住衣袖的手,顫抖著:“父皇早逝,朕年幼德薄。”

  劉備根本不理睬伏德,見劉協露出憤怒、疑惑之色,不欲再刺激:“那隻是一方麵,陛下不想知道根本原因麽?”

  劉協拱手一拜:“願皇叔雲其詳!”

  總算拿出晚輩的態度

  “陛下與三公九卿如人之頭腦、腹心,而輔官、屬吏如眼耳鼻口,郡縣、軍隊如四肢爪牙…

  故帝國施行之大政,最終落實賴於鄉亭裏聚之小吏,戰場決勝,依靠軍侯隊率什伍之士

  小吏往往學識簡陋,不明孔孟之大道,軍士常以身赴險,難做長遠之打算。”劉備忽然一頓:“陛下可知這些人服從董卓、李傕、曹操,而不服從陛下之緣故?”

  劉協:“天下,劉家之天下,朕做天子,這些小吏、士卒,難道不該服王命?”

  劉備:“多數吏、士出生貧窮,處境窘迫,故多求錢財美女之厚利……

  陛下沒有做過副官、屬吏,就難以明白吏、士之所想、所願、所求,所施加之政,便難得士眾之心。”

  劉協迫不及待的問:“皇叔這話朕不愛聽,朕為皇帝,難道也要從郎官、小吏做起?”

  “陛下不願意接觸下吏,臣也不勉強。”劉備揚了揚手中準備遞給尚書台的奏折,“臣已經寫好奏折,秋收之後,入冬之前陛下可擇日大婚,安東軍和臣資助相當於100萬錢之金、銅、絲綢等為用度。

  另三公共薦伏完暫領琅琊國相、琅琊王劉容暫領執金吾、劉艾領宗正,大婚之後陛下可親自下旨轉正。

  琅琊國之行政,臣不再插手,陛下欲治天下,就從琅琊國開始吧。”

  皇帝接過來讀了一遍又一遍,連連點頭,大喜過望:“皇叔忠心勤勉,朕素來知道。”

  見一旁蔡璿懷抱幼兒,“朕記得皇叔有三位夫人有封號,蔡夫人身為蔡公幼女,身份高貴,豈能無封!

  便封琅琊夫人,秩300戶!”

  蔡璿下拜:“陛下之恩,臣銘記在心。

  然臣無功,不敢受祿,請收回詔命。”

  劉協沒想到蔡璿竟不接受冊封,一張白天尷尬得通紅,手手指著蔡璿:“你,你…”

  伏德嗬斥道:“大膽妖女,陛下之命豈能隨便收回!”

  劉備:“陛下息怒,蔡公教導扶助、輾轉周全,卻是有功,不如將這三百戶封給蔡公罷。”

  ……

  皇帝剛走,劉備就將蔡璿抱在懷中,聞她散發出清香味的黑發,吻潔白柔和的美臉,使富有書卷氣的矜持姿態變得淩亂,感受因成熟越發豐滿、溫軟的身段、腰臀……

  小半個時辰後,兩人靠在書房二樓窗戶邊,一起看漫天的彩霞:“委屈你了,璿兒。”

  “剛才,妾身表現還好?”蔡璿柔順地靠著劉備肩頭,慵懶地捋著頭發,白膩臉上爬上紅霞,與晚霞相映並開,越發顯得如花美膩。

  劉備會意地笑著:“柔韌性有進步。”

  “夫君……”蔡璿一臉嬌羞,見兒子還在睡,舒了口氣,咬著嘴唇道:“想哪裏去啦?人家是說看不過皇帝一臉傲嬌,把夫君之物轉手賞賜給夫君之側室,真真是天大人情。”

  劉備哈哈大笑:“好璿兒,懟得皇帝啞口無言,給為夫免了大麻煩!”

  為抓穩人事權,劉備曾嚴令安東麾下之官吏、將士,不得準許,不得隨意接受皇帝冊封。

  今天皇帝突如其來冊封亭侯,蔡璿要是接受了,讓安東軍其他人做何思量?

  蔡璿:“夫君欠人家三百戶呢,要還人家。”

  劉備:“還,當然要還,就留你在身邊做‘秘書’丞,秩600石。”

  蔡璿歡喜而謝,渾不知劉備隱秘的惡趣味,忽臉色一憂:“自古如李斯、周亞夫、霍光等權臣,鮮有善終,二十年後皇帝正當壯年,而夫君已老,裕兒他們方成年,不怕反噬?”

  “怕,豈能不怕。”劉備親親捏捏熟睡幼兒粉嫩臉蛋,“為夫一個人自然不怕,有了你們,有了裕兒、業兒、燾兒…有為安東辛勤勞動之百姓、百工,有英勇作戰之將士和守候他們之家屬,又豈能不懼!”

  萬人沉浮、生死但係一身,如山般壓過來,使人不得不懼

  可他真懼麽?

  後世各國的領導,不論背景如何,年輕時大多從科、村、排出發,從小職員、小商人等做起,從下到上曆練過無數層級,接觸各種群體,對整個社會有足夠清醒、足夠深刻、足夠全麵的認識,並曆練出足夠的智慧、豐富的手腕。

  相形之下,曆代皇帝生於深宮大院,長於宮女、太監之手,受名儒教導,平日引經據典,看似高深,實際不接地氣屬於大話、空話、套話,要能百姓、士眾、世家豪族認可,才是怪事!要能掌握局麵,才是怪事!

  劉備眉頭皺起,眼神變得深邃和迷離:“就憑他?且讓他折騰!”

  蔡璿撫摸了撫安睡的幼兒,女性本弱,為母則剛,什麽君君臣臣,什麽仁義道德,和兒子前途相比不過幾張廢紙:“夫君身係安東與劉家成敗,最是要緊!進出琅琊務必多帶護衛,要防備皇帝隱藏刀斧手、弓弩手,忽起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