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破袁紹走呂布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467
  袁紹氣勢洶洶親來攻,劉備卻不應戰,向南收縮到泗水之南,泗北隻留下任城縣一城。

  袁紹為朱靈、樂進增加士卒,使遣伶俐、嗓門大的士卒圍住城罵戰,於禁把守任城就是不出。

  任城南臨泗水,安東軍修建一座翁城,將南部港口含納在內,又挖深挖寬護城河,生生任城從一座平城變成水城。

  劉備帥中軍主力屯守泗水南岸,不斷通過水路將兵力、糧草之中運入,將傷病運出。使袁軍無法徹底圍死任城。

  朱靈、樂進圍攻數日,始終攻不下臨水翁城。同時王翁帥安東軍艦船縱橫泗水,不斷向側翼的袁紹軍拋灑箭矢、投石,在翁城周邊狹窄區域給朱、樂二將造成極大殺傷。

  袁紹一計不成又生一記,遣蔣義渠等從任城和曲阜之間,水淺之處,跨過泗水來攻。

  劉備之斥候沿河遍布,於是不動聲色,誘敵深入,與曲阜的臧霸東西夾攻,將過河的一萬蔣義渠軍幾乎全部消滅俘虜,流血漂櫓,數千人葬身魚腹。

  蔣義渠隻帥二千餘人逃回,另有少量流竄山林中。

  袁紹大怒,嗬斥田豐:“從你之計,南攻劉備,任城周遭數戰,傷亡萬餘,都是你之過!”

  田豐急忙解釋:“劉備,當世之英雄,主公之大敵是也,強悍狡詐過於公孫瓚。

  前麵與公孫瓚相鬥尚且有勝負,何況與劉備呢!”

  袁紹這才怒氣稍消,卻也不再攻打,隻圍住任城。又派遣使者催促曹操攻擊趙雲軍於沛國。

  …

  此時,定陶之南有數萬袁術軍,曹操豈敢遠離!可袁紹的命令又不能不服從。

  曹操是個極聰敏之人,留下主力,自己帥領少量騎兵、數千輕兵騷擾沛國。劉艾、潘璋不知曹操虛實,牢記劉備之令,堅守不出。

  曹操又派遣李整李典從濟水北岸攻擊湖陸。

  湖陸處於沛國與任城之間,當泗水濟水之交,關係到全軍糧草、後路,又豈會沒有準備,由左軍都督趙雲親自守衛。

  劉備當初經過湖陸,對其異常重視,遣青州書院專業人士進行了專門測量。

  湖陸城不是郡治,南北、東西皆隻裏許,城小而堅,反而比任城這樣的郡治大城易守。

  首先將城牆從四邊形變成菱角突出的多邊形,安裝弩機、投石機形成交叉火力。其次,加厚加高城牆到五漢丈(近12米),修建多處塔樓。第三,將南麵支流在城內部分加寬挖深,成為一個內湖,修建隔牆,變為水翁城。最後,將縣衙加高加固變為內城…

  李整、李典見到的湖陸城,治初步完成了前三個階段的整修,但數丈高的城牆,一個個更加高聳的圓形塔樓已經足夠震撼,足夠是使人產生無力感。

  湖陸西門鄰水,碼頭狹長,趙雲部的箭矢可以輕易覆蓋,南門直接是水門,李整初步試探,就放棄,隻能聚集攻打北門,正中趙雲下懷…

  遇到城堅如斯,李整李典比蔣義渠更加倒黴,不僅丟掉大批部隊,李整還為弩機發射巨箭貫穿左臂,被抬下戰場。

  …

  郭圖都督顏良等人進攻青州亦不順利

  關羽、管承在曆城(濟南),阻擊戰打得有聲有色,使郭圖、顏良難以進入青州。

  這一情況,在袁紹親自趕到濟北國後,才有明顯改善,袁紹軍數量太多,終究將曆城團團圍住,繞過曆城防線,以接應困守東平陵之袁譚。

  關羽留下守曆城,管承躲入濟水沿濟水騷擾,荀攸則早早撤入東平陵以東建立之防線。

  袁紹親帥大軍前來,絕不止救袁譚,目的是恢複青州之濟南國、樂安國,甚至打下齊國。然而拔不掉曆城,破不了荀攸,這一切都是鏡花水月。

  荀攸都督典韋、張遼等名將,麾下超過7萬人,傾青州之力以供應糧草輜重,糧道短而安全,士卒以逸待勞。

  袁紹之軍,半從河北來,運動超二千裏,糧道隻有濟水、泰山之間一道,糧道長而危,甚至從鄴城轉東郡再轉濟南,長達千裏,消耗近半,經常處於諸葛玄、昌霸襲擊之下,時間長了士卒民夫都很疲憊。

  郭圖等謀士不由憂心忡忡。田豐更直接勸告袁紹放棄青州,認為兗州將麵臨巨大軍事、後勤壓力。

  袁紹性格十分驕傲,豈能容忍失去青州,大怒不許。

  袁譚麵色鐵青,要是放棄濟南國,青州就隻有平原郡,這種巨大的失敗將成為一生汙點,將給他的對手營造巨大口實,在奪嫡之時為對手所攻訐。而且,袁紹家怕之後也不會提供袁譚如此多的家族助力!

  …

  袁譚的拉扯,袁紹的猶豫,就是劉備的機會,劉備不會放棄這機會。

  他並未帥部直接接應曆城,而是趁袁紹不在前線的檔口,與趙雲一道突襲了李整軍,拿下乘氏縣。

  而後回擊曹操,與袁術一同大敗曹操於昌邑。繼而引兵北上,圍困程昱、樂進於東平,擊朱靈、顏良於濟北…

  ……

  一番相持,各有勝負,時已入秋

  袁紹、袁譚這才認識到後路被抄、發現曹操窘迫之嚴重性,急忙回軍南下,劉備又南撤,恢複龜縮姿態,使袁紹無從下手。

  劉備龜縮之後,荀攸就不斷攻擊袁譚、顏良,諸葛瑾、昌霸不斷在袁紹側後方運動,打擊袁軍士氣。

  袁紹左右為難,又收到公孫瓚在燕趙大局反攻,鞠義屢戰不利、一退再退,劉和、鮮於輔兵敗如山之消息,前後反側。

  袁紹長歎息:“敗我者,非劉備、荀攸,實公孫瓚是也!”

  袁紹遂放棄東平陵,引一半兵力北上,袁譚隻能徹底退出濟南國,隻擁有黃河以北的平原半郡,徹底淪為偽青州刺史。

  袁紹的最低目的是營救袁譚,劉備最低目的是拿下濟南國,兩者並未十分矛盾。

  收複濟南後,劉備也無與袁紹、曹操鬥下去欲望,隻是斂兵固守。

  秋天到了,安東軍所控地區多種稻穀,正需要人收割,長期作戰,士卒心態也會浮動思歸。降低戰爭烈度,輪換大批士卒,減少前線人數,才有利於節約民力,持(下)續(次)發(征)展(調)。

  …

  呂布丟了夫人又折兵失地,疼惜貂蟬,左右反側,委實氣不過,急欲托庇強者,逃離劉備“魔抓”。呂布被袁紹刺殺過,和曹操有奪地之仇,這兩個都不敢投靠,於是南奔袁術。

  袁術給呂布增兵,派張勳、張邈與之協同,共救張超於陳留雍丘。此時曹操被袁術、劉備打得焦頭爛額,無暇顧及,圍雍丘的夏侯惇缺乏支援便後退。

  考慮到陳留是前線,張超留下守雍丘,張邈帥一應家眷分做兩半,一般質於九江,一半安頓在徐州。

  這時候樊稠投靠了劉表,劉表應袁紹所請,向南陽北部、潁川南部出兵,攻擊袁術之後。

  袁術即派遣呂布、張邈屯西境,抵抗劉表、樊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