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何人與我共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417
  屯田都尉國淵親自奔馳數百裏送來荀攸的書信

  劉備看了,交給劉曄:“公達與你判斷一致。”

  劉曄矜持一笑:“屬下隻是說了君侯心中之思。”

  真·會說話!一旁顧雍暗自記下,卻見劉備臉上無一絲喜悅。

  劉曄也納悶,我莫非我拍馬屁拍到馬腿上?

  原來國淵還遞上一份聯名表章,末尾留下北海太守孔融、安東將軍左長史邴原、樂安太守陳紀、郗慮、王修、孫嵩、國淵…

  數十個名字,無一不是青州此時棟梁之官吏

  足夠令人震撼

  表章在眾人手中傳閱,每一個人看了,無不麵色凝重。

  兩個意思:

  其一,堅決支持劉備,打倒袁紹、趕走袁譚。

  其二,希望以收複濟南國為第一目標,青州攻、兗州守,為此表態捐獻三個月俸祿以實軍資。

  趙雲接過第二份表章,一個個名字看下去,越看越皺眉:“這是…”

  陳群有些不知所措,搞不懂為何一向謹慎的父親也署名其中,並且排名前列,心髒狂跳,豆大汗珠滴滴落下。

  “以捐獻俸祿為名,聯合署名,建議大政方針…這種風氣…”劉曄不敢再說下去,這些人職務大都比他高。

  “沒錯,與上次要求娶青州女子一樣,又一次聯合行動。”劉備右手握拳,不斷拍擊桌案。

  劉曄聽到,碰!碰!的響聲,一下比一下更重,直到一聲巨響,桌案四分五裂。

  劉曄時長以文士示人,其實也是劍術高手,等閑十人之內不放在眼裏。此時不禁雙腿顫抖,這可是頗厚的實木!而非薄板或竹子,若是一人之肩膀,怕是碎了!

  可想而知主公之憤怒,武力之強悍。

  旁邊的顧雍更是張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人力居然能一拳拍斷厚實木,怪不得主公少年時就能因殺敵立功,一路從士卒升伍長、什長,隊率,軍候、司馬。力量之恐怖若斯,即使一人身穿重鎧,亦要被這一拳打斷數根肋骨!

  劉備:“混賬,一群混賬!”

  眾人屏息,夾緊尾巴,準備迎接接下來滔天怒火。

  送信的國淵更是想死的心都有了,欺負我是老實人,給了這麽個棘手任務。

  “混賬就是混賬!”

  劉備卻突然笑了:“本侯有說過把兗州放在青州前麵嗎?本侯與荀公達、邴根矩一月前早就商量一致,不打下濟南國,誓不搬師。

  國淵,你是屯田都尉,你自己說,該不該受罰!

  身為臣下,不會揣摩維護上意,反而把軍國機要大事鬧得沸沸揚揚,要是被袁軍識破計策,打不下東平陵,皆你等之罪。”

  國淵傻眼了:“君侯在兗州,主攻方向自然是兗州,莫非我等錯了?”

  劉備:“沒有本侯親自為你等做側翼吸引敵軍,袁紹、顏良、文醜、朱靈…十萬大軍皆已到青州,你等如何打東平陵?

  你等捐獻的三月俸祿,本侯準了,要是半個月內拿不下東平陵,再加罰俸三月!”

  國淵一張臉黑囧得如同表情包:“半年,豈不是吃糠喝稀。”

  劉備笑了笑:“混賬,少來哭窮,且不說官員帶頭向州郡買了戰爭券,向靜海商社出借之糧食、錢財皆大賺。

  就說你負責屯田幾年,流民遇到風雨不調、擴大生產皆舉債,你不知道向靜海商社舉債?”

  國淵這下臉紅了,越發不好意思,作為屯田都尉,這些事情他最清楚不過:他所直接負責的軍屯、民屯,每月都有百姓舉債。每月舉債總數,靜海商社不得百姓本人畫押、不得他國淵簽字背書不放款。

  青州士民,先是青徐黃巾複起,第二次一部分投靠了臧洪、袁譚、曹操,第三次逼迫劉備父子娶青州人,要求擔任更重要職務,第四次又來一出聯名幹涉軍事機要…

  第一次、第二次,劉備始終反省自身,或是回憶前世所記得古今中外之治國經驗

  到三次,就暗暗感覺不對,青州人出現的這一係列衝突、矛盾,絕不是偶然。

  劉備:“莫非是本侯德行不彰恩義未遍,威信不夠,士人百姓不信服?”

  觀徐州士民,因劉備安置災民、兩次救援徐州於水火,故而視劉備如同再生父母,除了感激,就是愛戴、仰視、忠誠……用什麽好詞形容也不為過。

  劉備提議陶商接替陶謙為徐州刺史,即使大部分徐州士人都不認為陶商有足夠的才幹、威望,也很少明麵上反對。

  就算是王朗這般有宿怨之士,陳珪、陳登這般利益受壓製的地方實權派,也認可劉備保全徐州之功,極(不)少(敢)在公開場合聚眾反對。

  可青州士人,卻一次次…這種要挾上官的做法,實在讓人一言難盡。

  糜竺道:“要說主公對徐州百姓之恩義重於青州,那無可辯駁。

  要說主公對徐州世家豪族、官吏將士之恩義重於青州,那,決計是無稽之談!

  鄭玄、劉繇身居尊位,太史慈、徐嶽、王翁、管承手掌重兵,邴原、任旐、孫邵、孫嵩位兼中樞,管寧、左伯、郗慮…各處顯職…

  此皆青州之名臣重將,幽州、徐州、揚州、冀州所不及

  主公對青州士人之恩義,遠過他州,誤絕不在主公!

  以竺觀之,青州士人如此是性格風氣使然,無需太過計較。”

  劉備:“此話怎講?”

  糜竺:“魯國、泰山、琅琊人忠誠直爽,外粗內秀,講義氣、守禮儀、重教育,然而保守…那個吝嗇。孔夫子崇尚周禮,就是典型。

  齊地沐浴海風,商業繁榮,思想自由,重人脈,講禮儀,愛出風頭。故而不時顯得散漫,動輒抱團行出人意料之事。管仲設官妓充實府庫,齊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都是前人未行之事…”

  糜竺:“青州士人一麵聯名上書,一麵自請捐俸,就體現其他們性格--既愛出風頭,又講究禮儀,知道適可而止!”

  國淵:“善,糜君之言大善!

  君侯,我等隻為收複濟南國才出此下策。

  絕無二心!”

  糜竺的話,卻讓劉備想起另一個問題。

  一直以來,邴原、任旐、管寧、國淵…這些青州人,尊稱劉備“君侯”或“方伯”“府君”,因為齊魯重禮、守禮,他們心底下認為劉備有齊主之實而無齊主之名,故不稱“主”,而以官場慣例稱之。

  徐州、揚州人卻不一樣,譬如魯肅、劉曄、顧雍等,雖投靠更晚,卻多尊劉備一聲“主公”,陸康這種老者也敢冒著天下大不諱接受安東將軍幕府之封侯

  相比青士,徐士、揚士更敢冒險更敢下注!

  何人與我共大事?想到此處,青州人抱團要挾的陰霾一掃而空,劉備就有決斷:“傳本侯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