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拔劍四顧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387
  興平二年,夏

  回到青州,劉備召集眾親信相聚,曰:

  “大爭之世,不進則退。

  之前修兵力田,如今揚州徐州已初定,當以有為矣!

  曹操、呂布、袁術爭奪兗州、豫州,袁紹與公孫兄爭燕趙,袁譚攻我青州…

  形勢不等人,兵事急如火。我方下一步重點在豫州、兗州,還是青州,幽州冀州?”

  眾人都在思索,

  夏侯博資曆極老,搶先道:“幽州,根本之地,諸多將士之鄉裏,多騎兵、強弓士,平原作戰,以騎為強,攻守城池,弓弩為佳,故幽州不可舍棄。”

  田豫附和:“若是袁紹擊敗公孫瓚,取冀、並、幽州之地,成光武之勢,則天下之士怕會紛紛投靠。必然不利於大事”

  劉備、夏侯博、張飛、田豫、徐榮等皆幽州人,很難放任故鄉不管。

  邴原道:“當然是青州!

  袁譚有平原、濟南全郡,樂安、齊國一半,常常騷擾我方,使青州士民不能安。

  民不安則難附,久而久之就會使青州不少人投靠袁氏。”

  都尉昌霸道:“如今我方有泰山郡,琅琊郡,可憑險固守,青州的威脅隻有西麵、北麵。

  若能集中兵力,攻下濟南國曆城(濟南),派強將駐守,可成關門打狗之勢,袁譚必然隻能退回平原郡黃河以北。

  以青州水軍之強,黃河不冰封則袁譚不能越河以犯我!”

  陳群認為:“徐州、青州位居下流,昔日曹操攻徐州走泗水,令陶公措手不及。臧洪袁譚攻青州,走濟水黃河,水陸並進,速度亦極快。

  推演幾次戰役,與未能占據沛縣、定陶,曆城等水陸要衝不無關係。

  兗州,居河濟之地,乃河北河南間之要地,關東之要衝,不可放任於敵…”

  “要是在山水要地加固或建築城池要塞,即使敵方能夠暫且越過,也如鯁在喉,能夠大量牽製其兵力,為下遊防禦爭取時間、減少損失…”邴原並未提出爭奪哪裏,而是從技術角度加以分析。

  “打仗關鍵在於削弱敵人強大自身,觀以往戰例,要地、要塞、山嶺、溝壑長期在以弱勝強,反敗為勝中出現…”

  …

  眾人議論了半天,各執一詞,而荀攸沉默少言語。

  待眾人皆走,荀攸留了下來。

  劉備問當如何決斷

  荀攸說:“袁紹擁冀州之富,並州與匈奴之騎,而幽州人少地廣,公孫瓚內有劉虞、鮮於輔為患,外有鮮卑、烏桓犯邊,久之必不能敵。

  不可不早做準備。”

  卻不說打算,隻論形勢。

  劉備點頭言是:“是出重兵,輕兵,還是隻給物資支援?”

  荀攸:“需要看形勢具體分析。”

  兩人相視而笑。

  結合之前眾人所言,對著地圖又推演幾種可能,設計幾套預案的框架。

  之後荀攸還會帶幾個謀士令吏再對細節做推演完善。完整的方案是機密大事,必須控製知曉範圍。

  太多數人隻能管窺蠡豹,各自推演、知曉或者實踐一部分。

  如調兵多少,兵從哪幾處來何,兵器鎧甲如何保障,糧草如何運輸…這些都要一一做準備。

  如哪些地方需要守衛,哪些可能成為戰場,其間的山丘、森林、平原、沼澤、城池、鄉裏如何分布,敵人可能會有什麽反應,怎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消弱敵人並發揮出自己的戰鬥力…這些都要一一核實情報,作出打算。

  如果可能,把部隊拿去拉練演習,或者找類似的地方、環境演習:圍城,圍城打援,山道狙擊、深林伏擊,登陸搶灘、背水列陣,守橋守河、平原遭遇,雨天雪天、夜間黎明…

  練習陣法和識別旗幟隻是最低級、最基本的要求,用實戰來淘汰將士又太過殘酷、損失太大。

  劉備主張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更多、更專業的練習、演習也就順理成章推廣開來,從幽州帶到青州,又擴展到整個安東軍地區。

  要實在情況緊急,缺乏準備時間,也要到讓一些官將到實地去走一走。

  人對於完全不熟悉的情況環境,容易產生畏懼,提前經曆、過偵查過就能在心理上和具體措施上早做準備,搶先對手一步。

  …

  幽州、豫州的問題,與其說是軍事上的,不如說是與公孫瓚、袁術的外交問題。

  兩人不點頭或者不主動要求援助,劉備插手就會造成芥蒂,給原本就脆弱的同盟關係造成新的裂痕。

  況且,劉備還有一層考慮:

  呂布、曹操爭奪兗州,兩人都是不擇手段,沒太多節操的人,幫了哪一個都有可能被反咬一口。

  而更多占據兗州,就可能被袁紹、袁術、曹操、呂布嫉妒,幾人兩兩聯合轉而共同針對劉備,造成渾水摸魚反被咬。

  要對曹操打擊過重,就可能造成呂布的崛起,或者導致袁術勢力大漲。

  與荀攸討論一個大概方略,就已經到了深夜,兩人草草吃了些東西,荀攸就已疲倦非常,在書房中同榻而眠。

  去年青州眾人與王榮母子鬧矛盾,王榮、劉業主動南下,青州之事,便決策於邴原、任旐、酈炎、荀攸、孔融、孫嵩等人。

  荀攸雖然是劉備的長史,代理人,很多時候也受製於青州本地人,既要統和眾人為徐州重建,為揚州前線供應兵丁錢糧,又要治理青州,還要時刻防備袁譚。

  可謂重任在身,極為繁忙

  論聰明才幹,荀攸足以勝任,論資曆,任旐、邴原、孫嵩都在之上,更別說陳紀、孔融…這些一方太守。

  統籌協調、步調一致、同心合力就變得十分困難,耗費了荀攸大量的精力。

  這幾個月,原本風姿俊朗的荀攸,明顯地廋了,還起了深深地黑眼圈。

  從妹劉玖玖也多次來信,對劉備發牢騷,說像使喚牛一樣使喚,吃進去的是草,卻要耕一州田地。

  想著這些事情,劉備有些愧疚,更加睡不著。荀攸豈止是牛,做的事就是千裏馬也不及。

  幹大事,

  千頭萬緒,方方麵麵,走南闖北,加班加點,再正常不過。

  劉備驅使眾官、將奮力向前,不可能像草創之初那樣隻依靠感情和個人魅力使他們團結在身邊,而是越來越多地用美好的願景,共同的誌向,官職俸祿,錢財女色,封地封戶…

  問題是,荀攸、邴原、魯肅這些人,久在中樞,工作量比郡守國相都尉們繁雜,卻既沒有地方官的油水,也沒有前呼後擁、言出人隨的地位,還因為功勞看不見而無法給予封侯的獎勵…

  真真是虧欠愧對不已,

  共富貴說起來容易,具體操作如何章程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