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勿謂言之不預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427
  劉備打開地圖,指著遼西、遼東郡之間:“靜海換臨榆!”

  公孫瓚呆住了:“臨榆!豈能是臨榆?你真敢要臨榆?”

  臨榆又稱榆關,控扼遼西走廊的碣石道。秦始皇巡察天下,至碣石,刻賦而返,不再繼續向東北,碣石山就位於臨榆以西。山海關(此時沒有)、秦皇島位於臨榆以東。

  秦、西漢之長城在青龍、朝陽以北,年久失修,防禦麵積又過大。到了東漢初年,因人口太少,國力衰弱,長城就從防禦設施退化為警戒線。繼而內遷烏桓,為漢偵騎,以補邊軍數量不足,長城作用進一步弱化。之後東漢國力逐漸恢複,在長城內山口、水邊要隘逐步修複和新建塞垣,設塞障尉,秩比縣長,實施軍管。

  故有秦築長城,漢起塞垣之說。實際是從全麵防禦變為重點防禦策略。

  臨榆就是屏蔽燕趙東麵的要塞: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東通遼西,西接燕薊。處燕遼之分界,界山海之要塞。

  如果說靜海是冀州、幽州間的水陸交通樞紐,超過十條河流注入之地,與薊縣(天津與北京)一起構成了整個燕趙之地的心髒。

  公孫瓚要劉備讓靜海,不是強人所難,是奪人所愛!等同於迫使劉備放棄對整個燕趙之地的企圖心!

  可臨榆何嚐不是燕趙與遼西、遼東之間的水、陸樞紐?!

  換臨榆,就意味著公孫瓚與公孫度分割開來,意味著與烏桓屬國分割開來!

  公孫瓚苦著臉:“你這是將我軍!割公孫家之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你要的不是一縣,而是遼東、烏桓屬國、半個遼西,共兩個半郡國…”

  ……

  劉虞屯兵靜海城外,懼怕劉備在幽州之威望,派遣張逸、鮮於中優入靜海求和。

  張逸:“亂國家者,袁紹是也,君候切不可使親者痛,仇者快!”

  劉虞手書更加嚴厲,寫者什麽靜海興廢,大漢存亡在君一念之間…務必顧全大局…切不可做鄭莊公…一失足成千古恨…開城投降,依舊令劉備屬下為靜海令。否則兩軍交戰,玉石俱焚,勿謂言之不預!

  勿謂言之不預?!顧全大局?!

  劉備幾乎被這句話氣瘋掉。

  就算劉備不想做鄭莊公,劉虞就算是上公太傅也不能自比周桓王!兩人哪有什麽主從之分!他劉虞隻是半州之主,又憑什麽說勿謂言之不預!憑什麽要求占據更多人口,麾下更多謀臣良將的劉備顧全大局?!

  張逸:“太傅所言,盡在簡中,劉青州可仔細斟酌,勿做鄭莊公!”

  要不是張逸與公孫瓚不和,還以為是公孫瓚的間諜,有這麽當說客的嗎!劉備冷了臉:“此事大事,容我考慮。”

  送張逸、鮮於中優去驛館,急招荀攸與叔父劉子玉商議。

  劉子玉:“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國破家人亡,身死名仇。其子姬宜臼東遷洛陽,史稱周平王東遷。

  東遷後,周王室處處依賴鄭國,鄭國本就是姬姓諸侯,鄭桓公、鄭武公、鄭莊公三代擔任周王的公卿,到鄭莊公時逐步強大。鄭莊公“以王命討不廷”,聯合齊、魯,進攻宋、陳等十幾個諸侯國,並積極擴張勢力,打敗了北戎,頗有小霸之姿。”

  正因如此,引起了周桓王的記恨,今天你割我的麥,明天我搶你的財,周、鄭越發不信任,先是周鄭交質,最後發展為周鄭交惡,進行戰爭!

  劉子玉:“雖然鄭莊公贏得了與周王室的戰爭,搶奪了一定利益,卻使得王室顏麵掃地!鄭莊公本人就陷入道德譴責,失去公信力,其手中的“王命”也缺乏權威性,反倒是被周邊諸侯國圍攻!”

  荀攸說:“鄭莊為周上卿,然治鄭43年,也沒能真正實現挾天子以令諸侯!鄭莊公死後,周、鄭更是一起衰弱下去,為晉國、楚國等諸侯所乘!其成敗足以為鑒!”

  劉備:“鄭莊公貪圖小利而忘大義,我不學他!可當今皇帝乃先帝之子,劉虞想做周桓王也沒那麽簡單!”

  再招張逸、鮮於中優過來,大擺晚宴。

  劉備忍住厭惡,屢次勸酒:“太傅與我,皆高祖子孫。

  合和則強,和平則兩利,分開則兩弱,相爭則必為人所趁,死鬥必共滅,如周鄭!

  隻是我所憂慮,在恩師盧公,若太傅能放了盧公,劉備不僅開門下拜,行後輩之禮,還願意將徐州襄賁之族人送還太傅,以助天倫之樂。”

  …

  張逸一走

  劉備就對荀攸、劉子玉說:“做什麽鄭莊公!要做就做齊桓公、晉文公!

  荀攸大喜:“恭喜兄長!劉虞隻有名義而無治軍才,在亂世必然落敗。隻有兄長才能尊王室、合諸侯、討不臣、伐不義、救危亡、開疆土,終至王霸之業!”

  當領導者做出正確抉擇,就輪到智謀之士出謀劃策、能臣良吏有效執行,驍將強兵奮其武勇。

  荀攸說:“如今有幾件要緊之事,可如此…隻是需要有人取信於劉虞。”

  劉子玉神色激動:“我去,我老了,腿腳不方便,樓桑劉家就靠你們了!老夫今日留發一發少年狂。”

  劉備猶豫了一下,料想不會太過危險,重重的點了點頭:“叔父保重。”

  他沒想過主動打劉虞,至少去年之前沒想過攻擊故主,但劉虞想過,並已經派遣數萬士卒將靜海團團圍住攻打十數次!

  劉虞手書中出現“勿謂言之不預”時,劉備就已經知道,沒法跟他交流。對一個已經無限膨脹的人,任何勸告都是無力的,隻有現實狠狠的打擊,才能扭轉固有認識。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別說劉虞手中還沒有皇帝,就算劉虞真挾天子以討不臣,劉備就不能掀桌子?

  要沒有足夠的實力和才幹,皇帝豈是想扶就能扶的?掀了桌子,看劉虞憑什麽實力挾天子!

  叫的狗不咬,咬的狗不叫。

  劉子玉、荀攸、祁胭脂等著手搬遷、移民工作,百姓安土重遷,百姓哭聲滿城,劉備臉色也陰沉的快要滴出水來。

  劉虞本不願意接受互換人質的條件,但見探子回報,又親眼所見劉備真的裝載大批百姓、輜重上船,倒是信了七八分。

  鮮於輔:“劉備莫不是有詐?”

  劉虞:“劉備一向多謀多慮,要是他不搬財物、不遷人口,我倒是不信,如今嘛…嗬嗬。”

  待到第三日下午,劉虞接管士卒入了靜海城,長出一口氣:“至此,靜海定則漁陽已定,你等駐守此處,本公當回薊縣以續發糧餉。”

  鮮於輔也不在憂心忡忡,望著劉虞漸漸遠去的身影,登上城樓看東邊蔚藍的大海,西邊火紅夕陽,南麵平緩的河水,北麵綠油油的農田:“靜海,真是一塊寶地!劉太傅真是有如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