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劉表黃祖入甕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879
  江夏郡

  諸葛玄一行十餘人,快馬西行,出使劉表。

  一群山賊見他們衣衫鎧甲華麗、馬匹高大,攔住搶劫,將諸葛玄從騎一一殺死。

  諸葛玄身邊隻剩下二人,沒想到出使未捷身先死,仰天長嘯,痛哭於地,好說歹說,又拿出所有十金路費賄賂,山賊才未傷他性命。

  被關了幾日,諸葛玄說:“隻要你們把我放了,一定送給你們更多贖金!亂世金錢不如糧食,還可給你們糧食一千石,還可請江夏太守、廬江太守給封官!”

  好話說盡,總算說動其幾名山賊,領著諸葛玄三人一同逃亡。

  駐守在蘄春江夏太守黃祖之子黃射倒是有些見識,立即帶諸葛玄前往三百裏外的江夏郡治西陵。

  黃祖:“來者何人,見本府如何不拜?”

  “我非黃府君治下,為何要拜?”諸葛玄此時早已重新梳洗,身高近八尺,人靠衣裝,馬靠鞍,氣度雍容,居高臨下盯著黃祖。

  黃祖大怒:“來人把這看不起人的東西綁了!”

  諸葛玄大笑,卻向屏風一拜:“故人相見,何故不肯露麵?卻讓他人來試?”

  “你怎知道是我?”劉表從屏風後走出。

  諸葛玄:“要不是方伯在西陵,黃府君父子早打到尋陽,圖謀皖城,豈會僅屯兵邊境!”

  劉表:“果然才幹過人!”

  黃祖:“打仗,要靠武勇,隻懂動嘴皮子的儒生有何用!”

  諸葛玄這下反而不急了,坐下與劉表敘別情、論儒學、談風土、品士人、下圍棋。

  黃祖急的抓耳撓腮:“諸葛。。那個。。君,你們不是來求我們援助廬江嗎?為何安坐於此?”

  諸葛玄與劉表相視而笑:“劉兄,這次是你輸了一局。”

  劉表:“黃太守且安坐。我倒是想知道,你們劉青州就算真不著急,陸太守也不急求援?”

  諸葛玄:“錯,我們不是來求援,而是奉命送一寶物給方伯、黃太守。”

  劉表:“什麽寶物?”

  諸葛玄從鞋底取出一信,聞了聞:“都怪黃太守管不住盜匪,外麵有些臭了,可裏麵真香!”

  “黃太守,速遣士卒剿滅山賊,為諸葛賢弟出氣。”劉表接過信嚇了一跳,反複看了幾遍才遞給黃祖,“果然真香”

  黃祖:“咦,啊,盡然把廬江太守送給我們!”

  黃射接過信:“如何能相信你們所言不虛?”

  諸葛玄:“作為友好的證明,劉青州、陸太守先遣玄將尋陽縣印綬奉上,荊州大軍到了皖城,再獻廬江太守、皖城等縣印綬!”

  黃祖有些遲疑,不相信從天而降的餡餅

  劉表:“我信你,可尋陽縣印綬在何處?咦,被山賊搶了?黃射,還不快去奪回。”

  。。。

  廬江郡

  劉良自從得了縣長許諾,如同打了雞血,牽頭說動五千餘戶、兩萬餘口一同南下。劉良卻不滿足:“萬戶以上為縣令,萬戶以下為縣長,前者秩千石,後者三四百石。五千戶隻算個小縣,非得能說動上萬戶才顯本事!”

  長子劉乾;“這有何難,這幾天孩兒編戶齊民,得八百人,以之驅趕百姓不願離鄉者,必能成功。”

  劉良:“不可,鄉人非指著我們脊梁骨罵,或等我們走後燒了房子、壞我墳墓,豈不悲憤。”

  劉智:“山中頗有蠻人,分為生蠻、熟蠻,有一人名叫多同,自稱麋鹿王,最慕漢人生活,器物。隻要能為其請得官職,必能帶動數千上萬蠻人一齊去江東、廣陵!”

  “大善!”

  廬江劉氏說動廬江、江夏蠻王多同來降,多同卻有些神奇,麾下一群騎兵,不騎馬,都騎著麋鹿,還獻上一對肩高六尺、五尺的麋鹿王、妃給劉備。

  劉備好奇,試了試。結果大出意外,任他騎術高超摔得鼻青臉腫。這些掩飾不住興奮:“南方多丘陵,麋鹿爬山涉水如履平地,勝過馬匹!”

  這邊劉備浩浩蕩蕩遷移民眾,陸康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不由鬱結:“袁術打不下來的皖城,卻要拱手送人。”

  陸駿好生安慰:“成敗都守不住皖城,不如做個人情給劉表、黃祖,還能多接盟友,少生敵手。”

  ……

  《續漢書諸陸列傳》: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春),帝與陸康、諸葛玄等遷廬江漢人、蠻人萬戶,轉進廣陵、吳郡,以廬江人劉良為海陵(泰州)令,良淮南萬之後,屯田安民,編練士卒,自此廣陵民眾日繁,郡日強,而袁術不敢犯。

  同時,袁術的部下閻象在筆記中寫道:“興平元年,袁公遣劉勳、張勳、孫策等破劉備、陸康於皖城,以劉勳為廬江太守、孫策懷義校尉。

  備遂求救於劉表,表遣江夏太守黃祖爭廬江。”

  ……

  劉表知道這兩縣難以守住,黃祖也知道這是坑。

  但黃祖父子對數縣的貪婪,不是黃祖自己可以控製的,

  整個荊州團體對廬江的貪婪,也不是劉表可以控製的。

  劉備、陸駿與劉勳、張勳、孫策對峙皖城、安慶一線之時,黃祖、黃射父子帶領萬人東下,攻擊了劉勳軍側翼,大破之,一戰斬首三千,襲奪得居巢縣。

  臨走前劉備走前不忘做好事,給黃祖留下書信,說居巢、皖城靠近舒縣,不易防守,建議以這兩處為前線,而屯田於黃梅、太湖、安慶,借彭澤湖、大別山之險以阻敵。

  果然,袁術軍雖然被重創,但其精銳的孫策部,並未受到重大的影響。

  劉備走後,沒人襲擊運輸線,劉璿、張勳、孫策壓力輕了很多,兵力和糧草輜重能得到補充。於是黃祖和劉勳、張勳再戰於居巢,而孫策從側麵擊黃射守衛的樅陽、安慶之地。

  黃射不敵,堅守一段時間後,退入樅陽湖中,再退回安慶。黃祖和孫策,仇人見麵份外眼紅,黃祖、劉勳軍在皖城、皖城南的王河鄉(河水匯流處)、安慶北的山上等地連續大戰,孫策每次都自請為前部都。

  在黃祖看來,尋陽周邊的平原,是他向揚州擴張勢力的後盾支撐,而皖城、王河鎮、安慶是橋頭堡!望江、宿鬆是第二道防線!

  在袁術看來,廬江南部多山,而北部中部多平原,皖城、居巢北有大山,南有湖、水,是控製中部平原的南端堡壘,舒縣是控製中部平原的北端堡壘。若不能取得皖城、居巢作為支撐,廬江中部平原就不完整,人民會逃離,兵源、糧食和稅收大量減少,不能作為內線和提供糧餉的大後方。

  在孫策看來,黃祖與他有殺父之仇,從感情上,他不可能麵對黃祖不打。更何況袁術答應,若孫策打下皖城,便以他為廬江太守。雖然袁術最終任命了劉勳,孫策知道隻是自己資格淺薄,過幾次袁術重要兌現!同時,孫策必須抓住這個機會,才能成為孫、吳兩家和自己父親舊部共同認可的核心。即使因此將屠刀砍向同樣是吳郡人的老鄉陸康,即使陸氏和孫氏本來還有恩義,背離恩德亦在所不惜!

  雙方戰爭十分激烈,沒有一方肯後退。

  黃祖、黃射父子的能力,十年之後或許不如孫策、周瑜等人。但現在,黃祖好歹是多年的江夏太守,正當壯年,又曾經率部擊殺孫堅,威望高、底子厚,精銳多。尤其是江夏多山、多水,又靠近廬江,他對廬江的影響力很大,對廬江豪族們拉攏早就開始了,兵力上並不太吃虧。

  對黃射來說,被同時年輕人的孫策逼著退出樅陽,相當於赤裸裸地打臉,是自詡為荊州青年一代才俊的他所不能接受!所以黃射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竭盡勇氣和智慧,鼓舞士氣,大把大把地撒錢,招募部眾,鼓舞士氣,發誓與孫策為敵。

  袁術與劉表本就有奪取南陽和攻擊襄陽的仇怨,也不顧一切的,將更多的援軍投入到這一線戰場,反倒是東麵對下邳、廣陵的侵略暫時停滯。

  劉表出於遏製袁術的目的,也不停派出援軍、增發物資,支持黃祖。

  戰爭的序幕在揚州、荊州之間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