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陳登的抉擇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524
  陳登除了紅臉,就是苦笑。

  糜竺被陶謙選為使者,很重要的原因是曾從鄭玄讀過書,看在給老師的孝敬上,勉強算得上是鄭玄的記名弟子,與青州許多人有同學的香火之情。劉備初為黔陬縣令,糜竺就與劉備有了商業上聯係,這幾年也給劉備幫了不少忙,也獲得了大量利益,算是過往緊密。

  糜家就算敢投靠曹操,曹操敢信麽?

  可他徐州陳氏不一樣,

  陳家家主,乃是伯父陳瑀,那個與袁術合作,被任命為揚州刺史,而後又因為反抗袁術被趕走的陳瑀,陳氏乃三公之家,即使陳瑀失了揚州刺史卻獲得吳郡太守之位做補償,六百石升兩千石,雖有算明升暗降之嫌疑,亦可見陳家在朝中、徐州地方的巨大影響力。

  就反抗袁術一條,淮浦陳氏就是袁紹、曹操絕對的拉攏對象,陳氏為何要在陶謙這艘垂垂老矣的舊船上一起沉沒!

  更何況,揚州刺史劉繇,繼妻是淮浦陳氏女,青州黃巾大起,劉繇等大批北士長期在淮浦避難,劉繇南下揚州,也沒有少依靠陳家資助船隻、糧食、財物、兵器、壯丁。

  陳氏力量和影響力不減反增。

  曹操與袁術、陶謙為敵,同時交好陳氏、劉繇,豈非遠交近攻之良策!

  “茲事體大,非小子能決斷,當快馬回淮浦,請伯父(陳瑀)做主。”陳登思來想去,找不到理由拒絕,便打算使“拖”字訣。

  陶商一把抓住陳登肩膀:“不必了,令伯父之父太尉陳公(陳球),昔日為中常侍曹節所害,陳氏因此沉浮十餘年。曹操之父曹嵩與曹節約為兄弟、同黨,令伯父之死,曹嵩亦脫不了幹係。父債子償,如今有機會報仇,令伯父至孝之人,必然拍掌讚同。”

  反過來理解,陳瑀要倒向曹操,就是不孝!

  陶商是陶謙的二兒子,此子也非不聰明,但與其大哥陶應一般,對經營治政之事情在意,對軍事卻不太關心,更無用兵之能。陶謙本人一直對身邊的人表示兩個兒子,除了相貌,一點都不像自己,百年之後不會傳位於兩個兒子,已經是人人皆知的公開秘密。

  陳登氣得幾乎吐血,仿佛今天才第一次正眼認識陶商,這樣一個不學無術、好逸惡勞的草包,怎的突然開竅?怎的不停用大義、大局、孝義擠兌得生意場上的老手糜竺,擠兌得他陳登這般世家子弟的翹楚無處可逃?!

  “你們好狠!”

  陳登自視甚高,又哪會想到劉備不出馬,隻被邴原、陶商就擠兌得如此困難,不由又氣又怒又急,忽一下站起,卻隻覺得腦袋一昏、呼吸不暢,一口氣提不起來,哐當一聲。

  痛!耳邊隻聽見眾人驚呼,便失去知覺。

  ……

  陶謙,字恭祖,丹陽郡人……

  次子商,少不為人所知,唯昭武帝隻其敏於行訥於言,常稱善於謙前。

  及曹操入侵徐州,圍謙於郯城,徐州、泰山、丹陽之士並束手無策。

  商獨與糜竺北上青州求救於昭武帝,曰:“救徐州者,非劉青州不可。”青州援兵出,商前後奔走,供應軍需,無使有缺。

  及曹兵敗卻,商散財貨,訪豪族,購布、糧,恤百姓,徐州之安,商疊有功勞,聞名東土,昭武帝親舉茂才。

  ——《後漢書.諸陶列傳》

  ……

  “終於醒了。”

  陳登:“你們把我怎麽樣了?”

  醫士:“不是我們怎樣了,而是你的身體怎樣,你有病!”

  陳登:“你才有病!我年輕力壯身體好得很。”

  醫士卻不生氣:“平日你是不是有吃魚生的習慣?”

  “你怎知道?”

  “當然知道,因我是華佗!”

  陳登才知道麵前這個其貌不揚的醫士乃是豫州有名的怪醫:“怪哉,怪哉,先生是沛國譙人,怎不投靠曹操,卻在劉備軍中?”

  華佗:“醫者父母心,天下人皆平等,豈會因同郡就離開劉青州投靠曹操。”

  陳登得一愣一愣的,哪裏知道華佗曾經投靠過曹家,隻被當成一個地位不高的醫生。到青州之後,劉備在感情上親近,在學術上尊重,職務上傾斜,經濟上滿足,並專門設立醫學院供其傳道授業開宗立派之誌向。

  如今華佗圖紙徒孫滿地跑,走到哪裏都有人接待,端的是大宗師氣派。

  這是其他諸侯學不來的。

  曹操怎麽吼著唯才是舉,終究跳不出獨尊儒術的框框,不過禮賢下士那一套,提拔人才於草莽之間。

  唯有劉備穿越前親身體驗過幾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社會變革,才能從心底下將雜學放到極高的位置--劉洪、徐嶽師徒因數學、土木而尊崇,畢嵐一名宦官因物理、機械名於世,左伯因造紙、印刷術而提拔,國淵因農業而居顯位

  ……

  下邳、淮浦

  陳瑀:“陶方伯關東名將,為幽州刺史,打得烏桓鮮卑不敢犯邊,北上參與剿滅檀石槐之役,萬裏封侯;西征東羌,七軍入隴,六軍戰敗,亦能平安返回;徐州黃巾複起,而陶方伯數月即平定。

  可惜,陶方伯如此人物都不是曹公對手,劉青州算是陶方伯徒弟,又豈能是曹公對手?”

  劉備嗤笑著:“男子漢以剛健為榮,將軍士卒要是無剛毅之血性,無犧牲之心,如何與狡猾凶殘的敵人戰鬥?徐州人就是這樣,失了膽氣,陶方伯等守城不戰,呂由戰敗無蹤,臧霸逃竄山中避戰,苲融守住河流,不敢北上援助。

  而你首鼠兩端!”

  除了袁術,還沒人敢當麵直斥其非,陳瑀氣的臉色通紅:“你…血口烹人。”

  劉備:“將帥守令要都如你一般無膽量,何論黔首?

  大批士人百姓,沒接仗就跑了,一些往北從琅琊郡逃亡青州,更多的逃向南方的廣陵、下邳郡,還有些做了帶路黨。如此徐州還有未來麽?”

  麵對作惡的敵人,正常人的心理都是幹!

  但當敵人過分凶狠殘暴,己方傷亡率過高,許多人就會失去勇氣,奪路逃避。

  以為隻要跑得比其他人快就行,

  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死道友不死貧道嘛!NJ大屠殺30萬軍民死難,要能齊心協力,怎可能發生?或多或少因為存在類似的反抗必死,投降、不反抗還有活路的的僥幸心態,變身鴕鳥、羊群,結果卻成為砧板上任人切割的肉,一批批被殺掉。

  劉備:“你等徐州人膽破至此,已無敢死之將,無能戰之兵!不服從本侯的將略,你還想做什麽,投靠仇敵曹操?”

  “絕無此事!”陳瑀雖然有此打算,還真不敢公開說,否則陳氏的臉往哪裏擱?而且劉備大軍就在淮浦,隨時可以平掉陳氏。

  劉備:“既無此事,那你就簽了此檄文!”

  陳瑀與陳登對視一眼,幾乎哭了,陳氏要同陶商、糜氏等一樣,在討曹操檄文最末簽字按手印,那就下不了陶謙這艘破船。

  這既是檄文,更是投名狀!更是催命符!

  誰說投名狀要殺人,簽個字也可要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