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戲誌才之謀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202
  黑山軍、青州黃巾的進攻,使得袁紹焦頭爛額,一時間無力統一整個冀州,如同也沒有太多力量支持兗州。

  劉備屬下田豫占據東郡東武陽,配合大批船隻,更如一根刺卡在袁紹喉嚨裏,卡在冀州、兗州之間,起到了分割清河國、平原、東平、濟北國、濟南國,屏蔽青州、渤海的作用。

  袁紹為此給曹操增兵到萬人,並指示曹操:想盡一切辦法,定要攻下東武陽!即使東郡男人死一半,也在所不惜!攻不下就別回來了!

  東武陽原本不是郡治,城不大,可攻擊麵狹窄,又靠近黃河,田豫在畢嵐(製作引水翻車那個中常侍)的協助下,通過開挖溝渠、建設圍牆將碼頭與城市緊密聯係在一起,又建設水寨,構成水城防禦體係,水軍不足的曹軍根本沒辦法達到四麵合圍。

  曹操不得不強攻,一直攻打了一個多月,付出近5千人陣亡,數量更多的傷病,依然無能為力。田豫居高臨下,傷亡隻有不到一半,還利用騎兵出城打了幾個偷襲。

  曹操軍此時士氣低落,士兵不再願意蟻蟻附攻城,仰頭麵對城頭不斷的箭雨,好在近十條攻城漫道全部建成,又在城外設土堆,居高臨下射擊,挖壕溝防止騎兵出擊,極力扭轉形勢。

  田豫則依樣畫葫蘆,將城內民居拆卸,用以加高加固城牆。東漢的大規模建設並不多,幾乎都集中在雒陽和邊關,畢嵐的工程建設經驗和水平遠在曹操軍之上。

  雙反你來我往,曹操在東郡不斷征兵,幾乎將整個東郡的民力傾注到攻城上,使得大批百姓逃亡,田豫則通過水路不斷得到補充,依靠有利地形輪番訓練新兵。

  眼看王允被李傕消滅,怒氣勃發的袁紹命令袁譚、臧洪沿黃河下遊堅壁清野,設立烽火台,限製青州艦隊來援。曹操又向東武陽水寨投放浮木、火船,鑿沉船、扔石頭堵塞水道,並不斷勸降。

  畢嵐大懼:“無必救之軍者,則無必守之城!如今曹操的攻城漫道已經都建好,地利已無,水道要是被堵塞,就外援斷絕,想走也走不了!”

  “君候還在雒陽未歸,哪裏會沒有援軍!再等等吧!”田豫作為劉備的女婿,有不得不堅持的理由,從破落小吏之家,到如今地位,多少人都認為是劉備栽培。田豫心中一直憋著一股氣,竭力想證明自己,這次駐守東武陽就是正名之機!在軍隊裏隻有資曆和戰功才能讓人信服!

  。。。

  劉備自上遊而來,準備大掠東郡,將糧食、數萬百姓能帶走的統統帶走,與其讓他們成為袁紹、曹操軍的打手、資糧,強迫遷移是不得已的方案。

  出乎意料好事,不少百姓主動投靠,聲稱是被幾年來的戰爭打怕了。劉備當然擔心其中有間諜,卻不能因為極少數間諜而疏遠百姓,隻能日後慢慢甄別。

  同時也有不走運,圍攻東郡濮陽時,劉岱屬下太守王肱極為懼怕,任由劉備軍如何辱罵挑逗,堅決不出城,讓劉備碰了一鼻子灰。

  劉備隻能轉頭偷襲東武陽城外曹操軍。

  曹操軍有士卒超過萬人、民夫超過兩萬人。然而圍城月餘,兵力幾乎都以攻城戰方式配備,分散在數裏範圍內,急忙之中根本來不及聚集。曹操隻好派大將樂進率兵三千,拖延時間。

  劉備遣名將徐榮出戰、從兄弟劉朗率騎兵為側翼。結果毫無懸念,疲憊的樂進軍不是養精蓄銳青州軍對手,樂進負傷而逃。

  徐榮遣兵追趕,夏侯惇、夏侯淵援軍急忙救援,將樂進搶回。

  雙方一陣混戰,曹操放棄西營,集中兵力固守北營。

  劉備隻有不到萬人,後繼無援,也不敢過分深入,趁機將東武陽中田豫、畢嵐部數千人全部救出。此前田豫也多次將東郡人口遷走,也算得人失地。

  曹操收複一座廢城,大為惱怒,對劉備越發恨之入骨。曹操腦筋一動,砍下己方陣亡士卒之頭兩千餘,上報袁紹,對外宣稱大獲全勝,收複東武陽。

  袁紹也能猜到曹操的把戲,可他現在周邊都敵人不少,需要這次勝利來穩定人心,反而賜給曹操大批黃金、錢幣。

  。。。

  曹操痛定思痛,訪問求取人才。

  荀彧舉薦的潁川人戲誌才,與曹操交談十分愉快,兩人一談就是一夜,倦極同床共枕而眠。

  第二天一早,戲誌才出門笑道:“曹府君真明主!”

  曹操亦道:“我得戲誌才如魚得水!”

  這個時代,魚、水之間的關係還可以比喻上下級,還沒到後世一聽就會產生曖昧聯想。

  幾日來,兩人談天說地,從桓靈兩帝之得失,到何進、董卓之成敗,到黃巾之戰、袁紹圍雒陽戰略、孫堅入雒之戰,到袁紹公孫瓚爭奪常山,黑山軍、黃巾軍入侵冀州東郡,到袁術劉表爭奪荊州。

  作為寒門士子,戲誌才與世家豪族在立場上有著先天不同,在很多問題上與出生宦官的曹操達成共識,得出了共同結論:

  後漢之政失之於寬!

  必須用嚴刑峻法打擊那一部分藏匿人口、巧取豪奪的世家豪族,才能真正掌握東郡所有的人口、物資,用之發展勢力,進而有所為,決不能出現世家豪族把架空、趕走郡守的事。

  曹操因此進一步堅定了重用寒門的決心,從政治上逐步與依靠大家族的袁紹漸行漸遠。

  戲誌才天馬行空的思維,也給了曹操極大的震撼,填補了他頭腦中的思維死角,打破了原有條框桎梏。

  可是,戲誌才給出得第一大計謀,就特別令曹操躊躇難斷,猶豫了一整天,多次召見戲誌才,反複分析、盤算。

  戲誌才:“《尚書》有言:‘兼弱攻昧,取亂侮亡’,昔日商湯周武無不如此,主公勿疑!

  袁紹奪韓馥之冀州,可曾考慮到盟友之義,仁者之心?

  然而冀州士民大多支持袁紹,可見亂世之中有誌之士都望得明主而效命!”

  曹操:“懼天下悠悠之口!”

  戲誌才:“隻有活下來,才能書寫曆史,死者沒有說話的權力!”

  曹操:“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