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萬民的憤怒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291
  大河滔滔,渚清沙白,鳥飛競自由。

  一艘接一艘木船,停靠在大河北岸。清越悠揚的琴音,極富穿透力,配合不時響起笑聲,清冷而不單調。

  要不是河中幾艘沉船,下遊不遠處的的零散的木塊,仿佛以為這是和平年代。

  一位中年將軍,臉色和善,一臉笑容:“這一杯,祝方伯旗開得勝!這一杯,祝方伯早日抱得美人歸!”

  劉備:“嗬嗬,張府君說笑了。”

  斟酒的宮裝蘿莉手一抖,浸濕了中年將軍的衣袖,連連抱歉。這中年將軍就是張楊,追究也不是不追究也不是,隻能尷尬地起身到船艙換衣服。

  劉備對宮裝蘿莉露出一個怪異地笑容:“璿兒,捉弄人可不好。”

  蔡璿吐著舌頭:“沒有啦,人家是真不小心嘛。”

  劉備:“再調皮就把你嫁出去。”

  蔡璿:“不要,我哪裏都不去。”

  蔡璿羞射地低著頭看腳尖,心裏蹦蹦的跳著,好半天抬頭看了一眼,才發現劉備的眼神早就越過她,落到姐姐身上。

  蔡璿不到十五歲,是一朵還沒有綻開的花骨朵,遠沒有不遠處彈琴自娛的蔡琰冷靜和美麗,想到這裏,不禁有些氣餒,低著頭隻顧打掃剩酒殘羹。

  蔡琰卻看也不看一眼劉備,抱著琴回屋去了。

  張楊更衣回來,在劉備身側坐下,小聲商量著下一步計劃。蔡璿知道不適合留下,心裏特別擔心在長安的父親和叔父,見劉備不趕她走,也就施施然坐下。

  張楊:“這些日子多虧方伯大力支持,要不然我這河內太守也坐不穩。隻是方伯終究要回青州,不知日後如何是好?”

  劉備:“如今之天下,袁紹、袁術風頭最勁,河內郡位於兩者間的要衝,張兄心中必然已有定計,何必問我。”

  張楊心思被猜中,老臉一紅,雙手一攤:“我非不願支持袁公路,實在是袁紹、袁術難分難解,交替領先,處於兩者之間,不得不朝秦暮楚。”

  張楊不知道二袁誰更勝一籌,天下大多數人也不同樣不清楚。

  真正的袁術,與“塚中枯骨”的形容毫不相幹,此時此刻,控製範圍、兵力、盟友數量都在袁紹之上,看上去遠比其兄袁紹更有統一天下的跡象。

  作為袁術的朋友之一,劉備卻無比清楚其弱點:

  袁紹不僅有明確的戰略目標,經過近二十年準備,還有著實現戰略目標的具體計劃和充足人才。

  相反,袁術雖然最終目標一樣是統一天下,卻並不知道如何實現,在戰略上隻是在袁紹身後模仿追趕而已。

  袁紹養士,袁術就養士;袁紹折節下士,袁術跟著折節下士;袁紹組織黨人俱樂部,袁術也親近黨人;袁紹為何進效力、討伐董卓,袁術也一一照做,甚至在討伐董卓一事上做得比袁紹更好!

  袁術的戰略,簡而言之,可稱之為“追隨者戰略”!

  袁紹是戰略領先者,袁術是戰略追隨者,而劉備就是戰略補缺者!

  。。。

  鴻門

  “他鄉遇故人,人生樂事!不歡迎我?”

  來人乃是劉備從兄弟劉朗、別部司馬傅士仁,舉著白旗,小心翼翼來到徐榮麵前,湊著耳邊說了幾句。

  徐榮:“劉刺史在哪裏?”

  劉朗:“就在雒陽。”

  在見到劉朗取出的一份信後,徐榮的一絲猶豫徹底消失,激動地說:“本以為必死之局,沒想到有劉刺史卻拿出大批錢糧向李傕換我。如此大恩,必肝腦塗地以報!”

  劉朗:“玄德原話‘得徐將軍一人,勝過千軍萬馬’!今日就帶著你的部下,向東去吧!”

  徐榮:“不,現在我不能走!”

  劉朗:“不走就來不及了!北有袁紹曹操,南有劉岱張邈,玄德不可能停留雒陽過久。”

  徐榮:“長安傳聞劉青州喜歡蔡中郎將兩個女兒,我無功於劉青州,當救出蔡中郎將以為報答。我在長安活動比李傕等涼州人更容易。”

  。。。

  徐榮敗退回長安,向王允稟告:“屬下無能,胡軫臨戰叛亂,以至於眾軍潰退。”

  王允大怒:“敗了就是敗了,押下去問斬!”

  黃琬、鍾繇等皆勸告:“用人之際而斬大將,不可!”

  士孫瑞:“胡軫叛亂,此敗非徐榮之過!”

  王允這才同意徐榮戴罪立功,並急匆匆請皇甫嵩出山。

  皇甫嵩已經不在長安城中,回望壯麗的古城,長歎一聲:“城外兵勢已成,人心已齊,一不做二不休,便是我曾做過不少人的故主,也無法更改。”

  李傕、郭汜趕到長安城下,已聚合胡軫、楊定、張濟、樊稠、李蒙、馬騰、韓遂等十餘萬之眾。

  圍攻長安城,因城防堅固攻而不克。後由城內叛變士兵引導涼州軍入城,與守將呂布展開巷戰,呂布兵敗,僅率百餘騎出逃。李傕等縱兵擄掠,吏民死者萬餘人,屍積滿道。

  王允被俘虜後依然嘴硬:“你等亂漢,必然成為大漢的罪人,定在曆史的恥辱架上!”

  賈詡:“恰恰相反,涼州人口不過四十萬,女多男少,壯丁不過十餘萬,還有數郡在馬騰、韓遂麾下。難道絕大多數涼州男人都是罪犯?

  這是萬民的憤怒!”

  王允:“你們涼州人,都不可信,段熲一個阿臾宦官,董卓一個亂朝政,胡軫、楊定毫無廉恥之心。皇甫嵩更是以保身為要,無為國之心!”

  賈詡:“就算董公有罪,我等涼州十萬男子又有何辜?如果你能早早任用皇甫公,將查抄郿塢的錢糧拿出少許做遣散費,我等豈會引兵相向?

  你的末路,因你自身的偏執、狹隘導致,但凡你有一點寬容之心,絕不會走到如此地步!”

  王允仰頭看天:“本公沒錯!”

  。。。

  王允死後,賈詡為左馮翊,李傕等人想封賈詡為為侯

  “這是保命的計謀,哪有什麽功勞?要不是王允屢出昏招,此計亦無用。”賈詡堅決不受。

  李傕:“卿為尚書仆射,即尚書令之副,統領尚書台!”

  賈詡:“尚書仆射是百官的師長,是天下的榜樣,我賈詡一向沒有什麽名望,難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貪享虛榮,對國家又有什麽好處?”

  李傕:“我等涼州人中,除了卿和李儒,沒有其他可以信任的文士,六曹尚書之中,吏曹為重,那你就掌管選拔人才吧!”